-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漫游日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5625
- 條形碼:9787515825625 ; 978-7-5158-256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漫游日記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文學類圖書,主要是作者舒新成所著的旅游雜記,所到之處包括日本、北京、天津、杭州、南京、香港等地。在這些游記中,作者透過對景色、見聞的描寫,反映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的認識。全書有紀實、有風景、有人文、有感悟。
漫游日記 內容簡介
此冊《漫游日記》共分四編:一為扶桑紀游,記民國十九年秋奉公司命赴日本考察出版業及教育的情形,二為北游雜記,述民國十年及二十年赴平津豫魯考察教育的狀況,三為江浙漫游記,述十九年至二十六年休假期中之遠足與旅行的情形,四為香港六度行,則述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困居上海因事不得不去香港的旅途概況。
漫游日記 目錄
扶桑紀游
扶桑紀游
北游雜記
北游雜記一
北游雜記二
江浙漫游記
從上海經杭州到南京
青陽港及昆山
常熟
蘇州
無錫
宜興
瘦西湖里三小時
崇明
佘山
嘉興
杭州
奉化
香港六度行
一
二
四
五
六
漫游日記 節選
扶桑紀游 民國十九年九月十二日 星期五 晴,今日起行去日本。 早七時,公司卡車即來車行李,因系短期考察,故僅攜衣物數件,裝成兩箱。 七時三刻錢歌川夫婦來寓,同去虹口匯山碼頭。此行共七人:陸費伯鴻夫婦及其公子銘中與王瑾士、李暮、歌川及我;李與歌川均任翻譯,歌川夫人為送行也。八時由家出發,妻亦陪送至碼頭,八時二十分到,當為攝電影數呎;八時三刻伯鴻等始到,九時開行。 船起碇時,留聲機奏西洋樂曲,用無線電放音。送者、行者各持彩紙,紙長數丈至十余丈,直至船行紙盡,再揚巾揚帽各與親友道別,以至于彼此形影不見而后已。此情此境,日日演于黃浦江頭,但我尚為初嘗也。 船名上海丸,與長崎丸同為日本郵船會社航行神戶上海間*速之二船,載重五千余噸,今日午前九時起行,明日午前十二時可到長崎,后日下午三時半可到神戶。 船雖不大,設備還好:頭二兩等艙在第二層,每室一、二、三、四、五人不等,三等自十人至三十余人;第三層少數客室外,為吸煙室、交際室,均有書報紙筆;食堂在第二層,可容百數十人。此次客人不多,全船不過百余人。每日西餐三頓、午茶一次,小孩則由保姆照料沐浴飲食等事。三等艙日人占十之九以上。 船出長江口后,風浪漸大,十二時后,西風迎面而來,船頗顛簸,同行者均未晚餐,瑾士、伯鴻夫人并嘔吐。六時半見海上落日甚美,起而攝影數張。夜雖就睡,但又熱又蕩,頗不舒服;不過在同行中,尚以我為*好。 十三日 星期六 晴 早六時,伯鴻即來室催起床,謂海景甚好。起至休息室稍坐,即早餐。飯后眺望海景,略似舟山:蓋群島隱現,石礁矗立,已人日本海了。自長崎海口至門司,均為日本要塞地帶,不許攝影,故僅能眺望而已。 從上海至日本內海后,即用日本標準時而提早一小時,故早起看表為六時,船上已為七時了。內海多港,故船行平穩,有如在長江河中。照常例,午前十一時半可到長崎,因昨夜逆風,故下午一時半始到。同人均上岸乘人力車閑游,至四時半方返。 長崎依山開埠,蜿蜒如蛇,其形勢赴日游歷指 南錄賴山陽一詩,很能描繪逼真,轉錄如下: “一分是海二分山,夾海山為碧塊灣。 官樓蠻館家萬戶,高低山色海光間。” 人力車在日本惟鄉間及小埠有之;長崎商業雖很發達,但不能列于日本大都市之林,所以人力車還是與汽車同時通行,車輪大而車身高,較上海者至少高大三分之一,故推行甚慢。取價一定,每小時日金八角。故我們七人游三小時,共車費十五元,合國幣近三十元矣。 初到大德寺,寺依山建立,已數百年。頂禮者不少,惟僅行禮布施,不燒香燭。寺外有通天閣,日人而營中國料理(菜館)之商店。瑾士因病未午餐,趨人小食,久候彼不出,乃并上樓,叫數菜共食之。則一切均日本式,惟菜味略似我國,食時每人予新筷一雙,每筷之中藏一牙簽,以紙裹之,紙上有箴語一,以卜吉兇。二時去崇福寺,寺為我國人所修,內有施粥大鐵鍋一,直徑近丈。三時去諏訪神社,為日本國家神社之一,依山延半里。旁有公園及圖書館,我們飲茶其問,遠眺海景山色,風光極好,只惜不能攝影。四時下山,在輪埠購現成照片數十張。五時起碇赴神戶,伯鴻之帽在岸遺忘,以其頭特大,無處可購(所失系由德國友人在德特制者)故起碇后,特電長崎警察代尋。此行有數事可記: 一、車夫七人,每游一處,有一人為向導,對于各處情形,指示甚詳,而態度極謙遜,對于各地之歷史與特點尤能提綱挈領,擇要說明。到諏訪神社,由前門進,后門出,引導者之空車由其同伴代為拉去,我們雜物也由他們代為保管。且在途中休息,有兩人手不釋卷,閱覽晚報及雜志,教育之普及,可以想見。 二、在諏訪神社下,見一乘腳踏車者,因讓我們的人力車,駛向學生群中,將一年約十五六歲之學生撞著;該生衣服雖被污,但并不生氣,只回頭望著;乘車者則依車向之行禮,該生答之,略無爭執,各自前行。 P1-5
漫游日記 作者簡介
舒新城(1893—1960),中國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辭書編纂家,現代教育奠基人之一,1936年版《辭海》主編。先后擔任過中學教員和大學教授,從事教育研究,撰寫有多種教育著作;后擔任中華書局編輯所所長,長期從事出版工作。曾任1954年、1959年兩屆全國人大代表,1958年當選為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其一生著述頗豐,僅2013年上海辭書版的《舒新城日記》影印本就達34卷,500萬字,是目前所見我國出版界所存篇幅zui長的一部日記,對中國近現代教育史、出版史的研究及相關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