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時間與自由意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05173
- 條形碼:9787100005173 ; 978-7-100-00517-3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間與自由意志 本書特色
原書在法國已出到第七版。柏格森教授在這本書里首先討論意識狀態的強度。他指出數量上的差異只適用于有大小的東西,就是說,在*后的分析里,只適用于空間;他又指出強度自身完全是質量性的。在討論個別意識狀態之后,他研究它們所構成的眾多體;他發現眾多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數量性的,或無連續性的,它意味著人們對于空間有了直覺;一種是意識所構成的,而它完全是質量性的。這個在開展著的眾多體就是綿延;綿延是先后無別的陸續出現,是一堆因素的互相滲透,而這些因素是那樣地各式各樣,以致過去的狀態無法重新出現。他指出純一性的、可被測量的時間是人為的一個概念,這概念的構成乃是由于空間這個觀念侵犯到純綿延的領域里。
時間與自由意志 內容簡介
本書對自由意識問題進行了研究。作者首先討論了意識狀態的強度,指出強度自身完全是質量性的;在討論了個別意識狀態之后,他研究了它們所構成的眾多體及綿延等。
時間與自由意志 目錄
英譯者序言
作者序言
**章 心理狀態的強度
第二章 意識狀態的眾多性 關于綿延的觀念
第三章 意識狀態的組織 自由意志
結論
時間與自由意志 節選
3.在廣度性大小和強度性大小這兩種數量之間.有人認為有區別。 人們通常辨別兩種數量:一種是廣度性的和可測量的;一種是強度性的和不可測量的。但人們又認為對于第二種數量可以談論其強度上的大小。這種做法只是逃避困難而已。因為這兩種數量既然都被稱為大小,又被認為同樣地可增可減,人們就從而承認二者之間有些共同的地方。但從大小這個角度來看,在廣度性的和強度性的之間,在占空間的和不占空間的之間,能夠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倘若我們在廣度性的、可測量的事物方面,把容者稱為較大,被容者稱為較小,那么當沒有容者與被容者的時候,為什么還說什么數量與大小呢?倘若數量可增可減,倘若我們在數量中看見(比方說)少的在多的之內,那么這樣的數量豈不是正由于這個緣故才成為可分的,因而成為占空間的嗎?豈不是我們一談起非廣度性的數量,就是自相矛盾嗎?但是對于把純粹強度當作大小,當作一種好像占空間的東西,常識的看法同哲學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們不僅使用相同的字眼,而且不管我們想起較大的強度或想起較大的廣度,我們在兩種情況下所得到的印象是類似的;“多些”、“少些”這些字眼在兩種情況下都引起相同的觀念。如果我們要問這個觀念的內容是什么,我們在意識中所得到的仍是一個有關容者和被容者的影像。我們在自己的意識中把一種在強度上較大的努力想象為(比方說)一卷較長的線,或一根在放松時會占較多空間的發條。在強度這個觀念里,甚至在用以表達強廣的字眼里,我們會發現一個影像,它有關一種起先收縮而后來開展的東西;會發現一種影像,它有關某種在實際上占有空間的東西,并且有關(若可這樣說的話)一種被壓縮了的空間。這種種使得我們相信,我們在把強度性的東西翻譯為廣度性的東西;使得我們相信,我們對于兩種廣度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模糊的直覺,.并且使用這直覺來比較兩種強度,或者至少使用這直覺來把這番比較表達出來。可是難于確定的恰恰是這種心理過程的性質。 ……
時間與自由意志 作者簡介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自小便接受典型的法國式教育,對文學、哲學、數學、心理學、生物學有濃厚興趣。柏格森曾任巴黎高等師范學校講師、倫理政治科學院主席等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