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17975
- 條形碼:9787100117975 ; 978-7-100-1179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研究者一部簡要而經典的中國通史 在民族危亡的抗戰時期 用以喚醒國魂、御敵救國的佳作。
《失落的天書》可謂是一個異類,顛覆了很多對《山海經》的傳統論斷,讀后確實讓人有耳目一新,乾坤朗朗之感。閱讀此書,猶如在荒誕的神話故事中去穿梭遠古的時空,正如作者所言:“透過關于天地、日月、山川的記載,我們仍能與古時候人們的精神遙相往來,心領神會”。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內容簡介
《山海經》,這本上古奇書,究竟是實錄山川的博物志,還是憑空杜撰的妖怪譜?書中那些奇禽異獸,是棲息于遠古山川中的實有之物,還是浮游于古人夢魘中的精魅幻影?……諸如此類的問題,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要穿行于天荒地遠、山靈水怪的《山海經》世界而不迷失,要穿越訓詁注疏、異說怪譚的文字密林回到《山海經》本身,讀者需要一幅指點迷津的路線圖。《失落的天書》便是為這本難解之書特別繪制的一幅“思想地圖”。 “山川之精,上為列星”,這幅地圖引導讀者將視線從人煙交織的大地山川,移向星轉斗移、萬象森羅的蒼穹之上。“天垂象,圣人則之”,蕓蕓眾生的命運、世間生活的節律皆離不開星空的昭示和指引,《山海經》所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幅天地相映、人神交通的古老“天書”。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目錄
導言 《山海經》:一個未解之謎
上編 歲月圖畫:《山海經》中的時間觀
**章 仰觀俯察:《大荒經》與原始天文學
**節 前人對《大荒經》與天文歷法關系的認識
第二節 《大荒經》與華夏上古歷法諸環節
第二章 四時晷影:《海外經》與上古歷法制度
**節 《海外經》四方神與《月令》四時神
第二節 《海外經》四方神木與四時測影之表
第三章 儒家經典與“小說之祖”:《堯典》和《海經》歷法制度之對比
**節 羲和“歷象日月星辰”與四時之神
第二節 舜“巡守四岳”與“日月出入之山”
第三節 “璇璣玉衡”、蓋天說與《大荒經》
第四章 飛龍在天:《海經》中的龍星紀時
**節 上古天文學中的龍星紀時
第二節 《海經》中的“燭龍”與龍星紀時
第三節 華夏龍崇拜與龍星紀時
第四節 伏羲、女媧、共工神話與龍星紀時
第五章 天書遺篇:古代文獻和文物中的“歷法圖”
**節 《管子·幼官篇》所述之古代月令圖
第二節 子彈庫戰國楚帛書
第六章 天書之晦:《海經》作者對月令古圖的誤解
**節 對月令古圖的“地理學誤解”
第二節 對月令古圖的“神話學誤解”
第七章 圖畫月令:《海外經》月令考
**節 《海經》中的物候事象
第二節 《海經》中的歲時民俗場景
下篇 天下意象:《山海經》中的空間觀
第八章 《大荒經》和《海外經》的地域和年代考
**節 《大荒經》和《海外經》的地域范圍
第二節 《大荒經》和《海外經》與東方民族
第三節 《大荒經》和《海外經》與大汶口文化
第九章 《大荒經》與封禪
**節 封禪與巡守
第二節 泰山封壇與明堂
第十章 昆侖考
**節 《山海經》中的昆侖
第二節 昆侖與明堂
第十一章 西王母考
**節 西王母“西方說”的來歷
第二節 西王母神話的民俗文化淵源
第十二章 《山海經》與戰國稷下學術
**節 五行說與月令之學
第二節 《海經》與鄒子“大九州”說
第三節 《山經》與《管子》的地理學
結語
一、《山海經》與華夏世界的時間傳統
二、《山海經》與華夏世界的地理想象
三、《山海經》與華夏上古學術史
附錄一:《山海經》古本流變考
附錄二:《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結構示意圖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增訂后記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節選
《失落的天書: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增訂本)》: 《海外經》和《大荒經》緣圖以為文,故只有依據《海外經》和《大荒經》其圖,才能真正理解《海外經》和《大荒經》其文,但《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已亡,我們已無緣得睹其真容。不過,《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雖亡,記載古代物候和歲時習俗的古代月令文獻猶存,它們與《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是同一文化傳統和知識范疇的文獻,《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就是用圖畫形式描繪的月令。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在如下幾個方面,《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與現存月令文獻是一脈相承的: **,兩者都是以空間的四方結構表示時間的四時歷序,以東、西、南、北四方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時。 第二,兩者都以四時和四方之神,作為四個季節的標志,在《海外經》圖中是句芒、祝融、蓐收、禺疆,在《大荒經》中是禺貌、不廷胡余、弁茲、禺疆,在《月令》中是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二者大同小異。 第三,兩者都體現了陰陽合歷制度,都是依據太陽周而復始的運動劃分晝夜和季節,并依據月亮陰晴圓缺的變化劃分月份,都是根據月相變化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并用閏年調節月份與季節的盈虛。 第四,《月令》將四時配四方,將一年十二個月分布四方,每方三個月,從東北隅開始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依次敘述每個月的月令行事,《海外經》和《大荒經》雖然沒有明言其所據古月令圖的十二個月排列順序,但必和《月令》一樣,是從東北隅開始按順時針方向排列十二個月,并于每月描繪其月令行事場面。 總之,《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與月令文獻有著相同的文化功能和內容結構,這種古圖就是圖畫形式的《月令》,因此,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將兩者進行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具體地揭示出《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的原始風貌。 要將《海外經》和《大荒經》與月令文獻對比,從理論上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卻難,其困難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時代懸隔,文獻荒散,《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的起源非常古老,與之同時代的文獻無傳世者,或許當時還根本沒有書面文字文獻。沒有旁證材料,可為那個時代的歲時制度做見證的惟有《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一書而已,而此圖的真相又被《海外經》和<> 其次,《海外經》和《大荒經》與月令文獻雖屬同一范疇,皆源自上古歲時月令制度,但兩者不可能對每一種歲時行事和儀式都面面俱到,其記載的詳略取舍或有不同,因此,兩者雖同一淵源,但內容卻可能并不周延,《海外經》和《大荒經》圖所寫照的,或許月令文獻不載,而月令文獻記載的,又可能不見于《海外經》和《大荒經》古圖,因此,雖說兩者在整體上無疑是可比的,但具體到個別的內容,兩者是否可比就很成問題了。 ……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增訂本) 作者簡介
劉宗迪,1963年生于山東即墨,先后就讀于南京大學氣象系、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職于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民俗學、神話學、口頭詩學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古典的草根》、《七夕》等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