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38619
- 條形碼:9787531738619 ; 978-7-5317-386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本書特色
它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好萊塢大片里,顛覆、暗殺是它的拿手好戲,影響世界政壇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它是美國能花錢的部門之一,但燒錢的結果往往是無功而返,遭盡恥笑; 天才?白癡?無限可能!大名鼎鼎,無所不在,這就是它——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通過翔實的資料、生動的敘述,全景展現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發展歷程,重點描寫了其在二戰期間的獨特作用,為讀者揭秘世界上zui精銳zui神秘的情報組織的真實情況,通過對其經典諜報案例,天才諜報人物的介紹,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央情報局的興衰,和其在為保衛國家利益方面做出的非同尋常的貢獻。本書圖文并茂,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再現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傳奇歷史。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目錄
**章
獨立戰爭,華盛頓首創諾爾頓 \1
“諾爾頓”開創美國情報史 \1
“親英奸商”霍尼曼 \3
反間諜高手 \4
偽造了一張完整的波士頓報紙 \6
黑奴間諜詹姆斯 \7
多諾萬的情報協調局 \8
“珍珠港事件”催生了美國戰略情報局 \14
第二章 冷戰初開,中情組改成中情局 \17
帕克上校的報告宣判了戰略情報局的死刑 \17
杜魯門終于同意成立中央情報組 \21
中央情報局成立 \27
第三章 鐵幕重重,組織嚴密嘆為觀止 \30
“中央情報局——右轉彎;非經許可,車輛不得
入內” \30
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機構 \34
公開招聘 \37
“魔鬼訓練” \40
第四章 美蘇爭鋒,兩大陣營暗戰烽煙不斷 \48
效仿“白銀行動” \48
U-2飛機的飛行員被帶上被告席 \55
“美國之音”每隔一小時廣播一次赫魯曉夫的
秘密報告 \62
“杰尼弗行動”花費3.5億美元 \66
第五章 “肅鼠行動”,安格爾頓成了“瘟神” \68
羅森堡原子彈間諜案 \68
神秘的斯尼帕拉開了“肅鼠行動”的序幕 \70
安格爾頓成了中情局的“瘟神” \75
第六章 “鼴鼠”現形,美蘇諜戰何時了 \88
特大“鼴鼠”埃姆斯現出了原形 \88
又一大“鼴鼠”羅伯特 漢森落網 \95
2010年美俄雙方的“間諜”交易 \97
第七章 美元開道,中情局陰影籠罩世界 \99
“馬歇爾計劃”就是“燒錢” \99
“匈牙利事件”中的難堪表現 \103
“在我的任內,盧蒙巴終于死了” \108
對卡扎菲的第8次謀殺計劃出臺了 \113
第八章 秘密行動,拉美后院永無寧日 \118
“幸福計劃”和“死亡名單” \118
顛覆巴西、海地和圭亞那 \125
中情局在智利得逞的“三點式”計劃 \129
第九章 顛覆古巴,卡斯特羅歷盡劫難 \136
組成了一支500多人的“古巴旅” \136
“豬灣登陸”計劃開始實施 \139
成立“推土機換取自由委員會” \143
謀殺行動達638次之多 \145
“古巴導彈危機” \152
第十章 英雄末路,切 格瓦拉叢林殞命 \155
出生在阿根廷的“紅色羅賓漢” \155
假護照被跟蹤追擊的中情局特工識破 \159
“不要開槍,我是切 格瓦拉” \162
永遠的格瓦拉 \166
第十一章 染指朝鮮,藍鳥工程禍及蕭墻 \170
中情局獲悉中國軍隊進入北朝鮮 \170
麥克阿瑟對“準軍事行動”感興趣 \174
“藍鳥工程”和“洋薊工程” \180
第十二章 打壓伊朗,恩怨情仇半個世紀 \186
英國秘密情報局*早提出“阿賈克斯”行動 \186
打手制造群眾事件 \193
伊朗再次發生政變 \195
“藍光”行動弄得沸反盈天 \200
“伊朗門”事件 \203
第十三章 兵犯越南,玩火自焚終無贏家 \206
中情局說“美國不應放棄越南” \206
中情局在“胡志明小道”上空播撒碘化銀 \215
中情局和“鳳凰計劃” \219
尼克松撤了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職 \221
第十四章 大兵壓境,巴拿馬司令成囚犯 \225
都是巴拿馬運河惹的禍 \225
推翻諾列加的政變鬧劇 \230
中情局局長曾經吹捧諾列加是“中美洲的
反共堡壘” \235
諾列加逃進了梵蒂岡大使館 \240
諾列加被判處145年監禁并且終生不得保釋 \245
第十五章 “斬首行動”,伊拉克總統被判絞刑 \247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被美國人處以絞刑 \247
“海灣戰爭”結束后中情局局長被迫辭職 \250
中央情報局成了布什政府的“替罪羊” \259
第十六章 養虎成患,本 拉登在劫難逃 \265
成立“拉登處” \265
本 拉登終于被擊斃 \274
第十七章 反恐無期,阿富汗戰亂何時了 \278
每年耗費100億美元的戰爭 \278
中情局成了美國政府的“紅人” \279
中情局的“影子戰爭”和“黑水公司” \283
“搞笑”的事件和“18支秘密部隊” \286
第十八章 走馬換將,奧巴馬看好帕內塔 \290
中情局成了美國的“文化部” \290
萊昂 帕內塔當上中情局局長 \291
本 拉登和伊朗“鈾濃縮” \295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節選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反間諜高手 華盛頓時代除了有一批優秀的間諜之外,還有一批反間諜的高手。后來成為美國聯邦法院**任首席大法官的約翰·杰伊就是其中之一。 1776年夏,紐約地區的托利黨人(親英的保皇派)策劃了一個陰謀,企圖破壞紐約城的防御設施和軍事建筑,迎接英國占領軍的到來。在英國總督和紐約市長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他們有恃無恐、氣焰囂張,甚至設法策反了華盛頓的衛兵。幸運的是,這個陰謀很及時地被察覺到。在杰伊的主持下,革命黨人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調查這一陰謀。杰伊四處布滿眼線,從嫌疑*大的人著手,絕不輕易打草驚蛇,一個個順藤摸瓜,*終將陰謀分子一網打盡,華盛頓的衛兵托馬斯。希克伊因涉案被處決。那位英國總督一直逃到紐約港的英艦上,才保住了一條性命。 杰伊轄下的“紐約調查委員會”專管反情報事務,搜捕英國間諜、親英派托利黨人、陰謀和破壞分子。這是一件讓人頭疼的差事。在戰爭初期,支持獨立的北美人并不是很多,英軍的節節勝利使一些本來同情和中立的人也對革命失去了信心,英國人乘機以土地和金錢為誘餌,招募了大量的親英分子刺探情報,其中有不少是頗有影響的社會名流和富商。同時,由于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和缺乏管理,起義軍*初的反間諜活動也是一片混亂,該抓的不抓,不該抓的亂抓,還有人乘機公報私仇。 正是杰伊改變了這種現狀。他不斷使人們明白反間諜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下屬的組織和管理,同時還培養了相當數量的精干的反情報特工。一個叫科勞斯比的特工就是杰伊手下*為成功的反情報人員之一。他的故事至今還在哈得遜河流域流傳。很多人相信,著名作家詹姆斯·F.庫伯的小說《間諜》主人公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科勞斯比原來是個鞋匠。戰爭爆發后,他采用多個化名,混進了不同的托利黨組織,搜集他們的活動情報并及時向杰伊匯報。他每隔一段時間就以不同的身份出現,他使用的化名之多,有時連杰伊都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科勞斯比*大的本事就是,總能在自己參加的組織被圍捕時設法逃脫,除了杰伊等少數高級反間諜官員,不明真相的革命者完全可能將他誤作托利黨人逮捕和擊斃。更麻煩的是,哈得遜河地區如此狹小,居民住得密集,幾次大難不死的科勞斯比到處竄來竄去,很快就成了當地的名人,很多人對他的面容都熟悉。這讓他不得不減少用化名的次數,并且為其找到充分的理由,來“躲避革命黨人的追捕”。 1777年10月,他去哈得遜河北岸的馬爾伯羅執行任務,裝成一個被革命黨人追捕和迫害的親英派人士,在一個小酒館里“不經意”地透露自己在紐約城等地搞破壞的經歷,并“驚喜”地結交在這里“偶然”結識的托利黨“朋友”。這個酒館本來就是親英分子經常聚會的地方,這位極端“崇拜和忠誠”的“史密斯”先生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他順利地混入了一支由英國人指揮的、由當地托利黨人組成的武裝部隊。 有一天,科勞斯比得知,部隊將在第二天晚上突襲革命軍,便以“史密斯”的名義巧妙地把這個情報發給了杰伊。革命軍的一支突擊隊早早埋伏好,把前來進攻的托利黨人打得無還手之力。科勞斯比本來準備偷偷躲進一堆干草垛,事后再爬出來,假裝又一次“死里逃生”。但突擊隊員用明晃晃的刺刀對著他,他不得不舉起雙手以示投降。執行任務的突擊隊長并不知道科勞斯比的真實身份,科勞斯比也絕不能告訴他。于是他與所有的“同黨”一起,都被押回了杰伊的住處。這一下科勞斯比就滿懷希望了。可是杰伊恰好在這個時候外出了,他的戰友在外面拿著槍商量如何處置他們這些“敵人”。 萬幸的是,杰伊的女仆認出了科勞斯比。聰明又好心的女仆想法讓那些看守科勞斯比的衛兵去喝白蘭地,于是巧妙地放走了科勞斯比。這次可是驚心動魄的冒險。“史密斯”先生死里逃生的消息傳遍了托利黨分子社團,“勇敢而機智”的他很快又加入了新的托利黨組織,同時收獲的還有信任和欽佩。 ……
美國中央情報局絕密行動 作者簡介
詹靜芳,江西都昌中學老師,在雜志上包括發表過散文詩歌等。詹幼鵬,畢業于江西師大中文系,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紅船》《邵逸夫傳》《美國五大黑手黨家族傳》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