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走向懷特海世紀:紀念懷特海《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出版一百周年學術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4333
- 條形碼:9787542674333 ; 978-7-5426-743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懷特海世紀:紀念懷特海《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出版一百周年學術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觀為指導思想,以懷特海于1919年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知識原理研究》一書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這本書的主題以及懷特海自然哲學后來的發展及其影響,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學術探討。各篇論文雖相對獨立,其內容則有內在的關聯性,所研究的主題均是關于懷特海自然哲學相關問題的探討。有的論文側重于考察懷特海自然哲學的創立過程及其發展歷程;有的論文重點探討懷特海在《自然知識原理研究》中提出的新觀點,并與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其他自然哲學或科學哲學觀點作比較。有的論文探討了懷特海自然哲學對古代和近代西方自然哲學的繼承和發展,尤其是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哲學概括和總結。還有的論文對懷特海自然哲學與中國哲學中的自然哲學思想作對比研究。還有的論文探討了懷特海自然哲學與其后期的形而上學思想的關系,側重研究作為生態哲學和環境哲學的懷特海有機哲學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還有的論文根據懷特海自然哲學的基本觀點,對現代科學中蘊含的實體自然觀、事實與價值相對立的二元論觀點等進行了分析和批判。各篇論文作者均是國內相關高校教師。同時還有外國學者撰寫的幾篇論文的譯文。
走向懷特海世紀:紀念懷特海《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出版一百周年學術論文集 目錄
目錄
序言 走向懷特海世紀
一、 社會、政治和經濟界的狀況
二、 學術界的狀況
三、 歐洲與中國的情況
**章 懷特海自然哲學轉向的動因及其意義
一、 懷特海思想發展的三個時期
二、 懷特海緣何轉向自然哲學研究
三、 自然哲學轉向在懷特海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第二章 作為數學物理學家的懷特海
一、 懷特海自然哲學研究的學術背景
二、 《普遍代數論》在懷特海思想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論物質世界的數學概念”的開創性意義
四、 《投射幾何公理》和《描述幾何公理》
五、 《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和《自然的概念》
第三章 懷特海自然哲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
前言
一、 懷特海生平與哲學發展
二、 懷特海哲學要旨
三、 懷特海哲學的時代意義
四、 結語
第四章 《自然知識原理研究》的開創性貢獻
一、 《自然知識原理研究》的寫作背景
二、 《自然知識原理研究》的研究主題
三、 《自然知識原理研究》的創新性觀點
四、 簡單評析
第五章 懷特海宇宙論思維方式的思想特質與價值意蘊
一、 懷特海宇宙論對實體觀念的超越
二、 懷特海宇宙論具有經驗價值的形而上學期待
三、 懷特海宇宙論內生于過程性認知
四、 懷特海宇宙論建構的生態倫理圖景
第六章 懷特海的事件哲學及其生態和文化蘊含
一、 事件世界的基本概念
二、 事件世界的哲學建構
三、 事件世界與中國文化
第七章 真正的哲學令我們的愛拓展到他者
一、 格里芬*重要的一部著作
二、 科學和信仰一定沖突嗎?
三、 過程哲學是一種道德哲學
四、 廣義經驗論
第八章 建設性后現代主義能拯救世界嗎?
一、 現代哲學與環境危機
二、 事件哲學的生態意蘊
三、 抓住機會: 走向生態文明
四、 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和生態文明
五、 結論
第九章 建設性后現代科學觀述評
一、 “現代科學”及其基本特征
二、 “后現代科學”及其基本特征
三、 “后現代精神”及其基本特征
四、 對后現代科學觀的批判性反思
跋: 從牛頓、愛因斯坦到懷特海: 思辨之美
一、 從哥白尼到牛頓是現代科學的**次偉大綜合
二、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是現代科學的第二次偉大綜合
三、 從量子學說到懷特海事件學說及其科學和哲學價值
四、 啟示: 思辨之美
走向懷特海世紀:紀念懷特海《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出版一百周年學術論文集 作者簡介
楊富斌,男,1958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過程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院常務理事、人的發展研究會執行會長,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特聘教授、榮譽學院執行院長、生態文明拓展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主研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西方哲學、過程哲學等,懷特海《過程與實在》、《懷特海傳》等著作譯者,《懷特海過程哲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作者。 郭海鵬,男,1973年生,2003 年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計算與信息科學博士(人工智能),現為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教授、全人教育辦公室主任。2006年起開始關注和進入全人教育的哲學基礎懷特海過程哲學研究領域,撰寫相關學術論文若干,重點關注過程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通及其與全人教育的關系。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