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北極海冰遙感反演方法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006698
- 條形碼:9787521006698 ; 978-7-5210-066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極海冰遙感反演方法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緒論、海冰遙感原理、北極海冰分類研究、北極海冰密集度遙感反演研究、北極海冰表面積雪深度遙感反演研究、北極海冰厚度遙感反演研究等。
北極海冰遙感反演方法及應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海冰研究的意義
1.2 海冰遙感的現狀及趨勢
1.2.1 海冰密集度和范圍
1.2.2 海冰厚度
1.2.3 海冰漂移
1.2.4 海冰冰齡
1.2.5 海冰表面融化與凍結
1.2.6 海冰反照率與冰面融池
1.2.7 海冰表面溫度
1.2.8 冰間水道
1.2.9 小結
1.3 海冰遙感發展簡史
1.4 海冰遙感常用衛星平臺及傳感器
1.4.1 可見光/紅外傳感器
1.4.2 被動微波輻射計
1.4.3 主動微波散射計
1.4.4 合成孔徑雷達
1.4.5 衛星高度計
參考文獻
第2章 海冰遙感原理
2.1 海冰物理特性
2.1.1 海冰發育過程
2.1.2 海冰熱力學性質
2.1.3 海冰電學性質
2.1.4 海冰光學性質
2.2 海冰遙感原理
2.2.1 遙感電磁輻射原理
2.2.2 光學遙感
2.2.3 熱紅外遙感
2.2.4 微波遙感
2.2.5 衛星高度計
2.2.6 冰雷達
2.2.7 重力衛星
參考文獻
第3章 北極海冰分類研究
3.1 北極海冰類型研究進展
3.1.1 北極海冰類型及變化趨勢
3.1.2 海冰分類研究進展
3.1.3 現有大尺度海冰分類產品對比
3.2 海冰分類研究數據
3.2.1 后向散射數據
3.2.2 亮溫數據
3.3 海冰分類研究方法
3.3.1 基于閾值分割的冰水分離
3.3.2 基于K-means聚類的海冰分類
3.3.3 基于多年冰運動范圍和海冰邊緣帶的分類結果優化
3.4 產品生成與結果驗證
3.4.1 基于SAR人工解譯的精度驗證
3.4.2 現有主流海冰分類產品與本產品的對比分析
3.5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時空變化分析
3.5.1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的時序變化分析
3.5.2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的空間變化分析
3.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北極海冰密集度遙感反演研究
4.1 研究意義與進展
4.2 研究數據介紹
4.3 海冰密集度反演方法
4.4 研究結果
4.5 空間分析與討論
4.5.1 海冰變化的季節差異
4.5.2 海冰變化的區域差異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北極海冰表面積雪深度遙感反演研究
5.1 研究意義與進展
5.2 積雪深度反演算法及數據產品
5.2.1 反演算法
5.2.2 數據產品
5.3 研究數據介紹
5.3.1 FY3B/MWRI數據
5.3.2 Aqua/AMSR-E數據
5.3.3 海冰密集度印證數據
5.3.4 積雪深度印證數據
5.3.5 輔助數據
5.4 北極一年冰表面積雪深度反演
5.4.1 衛星數據交叉定標
5.4.2 計算海冰密集度
5.4.3 計算單日積雪深度
5.4.4 計算周平均積雪深度
5.4.5 對比印證
5.4.6 討論
5.5 北極一年冰上積雪深度變化分析
5.5.1 積雪深度的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5.5.2 周平均積雪深度的時間序列分析
5.5.3 積雪深度的月際和年際變化分析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北極海冰厚度遙感反演研究
6.1 研究現狀
6.1.1 衛星測高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1.2 熱紅外遙感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1.3 被動微波遙感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2 衛星測高及遙感數據
6.2.1 衛星測高數據
6.2.2 MODIS表面溫度數據
6.2.3 SMOS遙感數據
6.2.4 被動微波遙感數據
6.3 海冰厚度反演原理與方法
6.3.1 衛星測高薄冰冰厚反演
6.3.2 熱力學薄冰冰厚反演
6.3.3 被動微波遙感薄冰冰厚反演
6.4 結果驗證與產品生成
6.4.1 衛星反演海冰厚度結果驗證
6.4.2 被動微波遙感數據反演海冰厚度結果驗證
6.4.3 產品生成
6.5 北極海冰厚度變化分析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北極冰間水道遙感反演研究
7.1 研究背景和意義
7.2 基于衛星數據的北極冰間水道提取方法和產品
7.2.1 北極冰間水道的提取方法
7.2.2 現有全北極尺度北極冰間水道產品介紹
7.3 北極冰間水道時空變化特征與預報能力評估
7.3.1 北極冰間水道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7.3.2 北極冰間水道預報能力評估
7.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北極海冰冰面融池遙感反演研究
8.1 融池發育
8.2 研究意義
8.3 研究進展
8.3.1 融池的發育機制
8.3.2 融池的觀測及反演
8.3.3 融池的模擬
8.3.4 融池對北極生態環境的影響
8.3.5 融池對北極海冰的影響
8.3.6 融池研究主要問題
8.4 融池反演方法
8.4.1 衛星數據
8.4.2 實測融池數據
8.4.3 神經網絡訓練
8.5 產品驗證
8.6 融池時空變化分析
8.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北極冰區航行風險量化與通航能力變化研究
9.1 北極航道通航能力變化研究現狀
9.1.1 北極航道概述
9.1.2 研究背景
9.1.3 研究意義
9.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9.2 北極航道通航能力變化研究方法
9.2.1 冰區航行
1.1 海冰研究的意義
1.2 海冰遙感的現狀及趨勢
1.2.1 海冰密集度和范圍
1.2.2 海冰厚度
1.2.3 海冰漂移
1.2.4 海冰冰齡
1.2.5 海冰表面融化與凍結
1.2.6 海冰反照率與冰面融池
1.2.7 海冰表面溫度
1.2.8 冰間水道
1.2.9 小結
1.3 海冰遙感發展簡史
1.4 海冰遙感常用衛星平臺及傳感器
1.4.1 可見光/紅外傳感器
1.4.2 被動微波輻射計
1.4.3 主動微波散射計
1.4.4 合成孔徑雷達
1.4.5 衛星高度計
參考文獻
第2章 海冰遙感原理
2.1 海冰物理特性
2.1.1 海冰發育過程
2.1.2 海冰熱力學性質
2.1.3 海冰電學性質
2.1.4 海冰光學性質
2.2 海冰遙感原理
2.2.1 遙感電磁輻射原理
2.2.2 光學遙感
2.2.3 熱紅外遙感
2.2.4 微波遙感
2.2.5 衛星高度計
2.2.6 冰雷達
2.2.7 重力衛星
參考文獻
第3章 北極海冰分類研究
3.1 北極海冰類型研究進展
3.1.1 北極海冰類型及變化趨勢
3.1.2 海冰分類研究進展
3.1.3 現有大尺度海冰分類產品對比
3.2 海冰分類研究數據
3.2.1 后向散射數據
3.2.2 亮溫數據
3.3 海冰分類研究方法
3.3.1 基于閾值分割的冰水分離
3.3.2 基于K-means聚類的海冰分類
3.3.3 基于多年冰運動范圍和海冰邊緣帶的分類結果優化
3.4 產品生成與結果驗證
3.4.1 基于SAR人工解譯的精度驗證
3.4.2 現有主流海冰分類產品與本產品的對比分析
3.5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時空變化分析
3.5.1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的時序變化分析
3.5.2 北極多年冰與一年冰的空間變化分析
3.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北極海冰密集度遙感反演研究
4.1 研究意義與進展
4.2 研究數據介紹
4.3 海冰密集度反演方法
4.4 研究結果
4.5 空間分析與討論
4.5.1 海冰變化的季節差異
4.5.2 海冰變化的區域差異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北極海冰表面積雪深度遙感反演研究
5.1 研究意義與進展
5.2 積雪深度反演算法及數據產品
5.2.1 反演算法
5.2.2 數據產品
5.3 研究數據介紹
5.3.1 FY3B/MWRI數據
5.3.2 Aqua/AMSR-E數據
5.3.3 海冰密集度印證數據
5.3.4 積雪深度印證數據
5.3.5 輔助數據
5.4 北極一年冰表面積雪深度反演
5.4.1 衛星數據交叉定標
5.4.2 計算海冰密集度
5.4.3 計算單日積雪深度
5.4.4 計算周平均積雪深度
5.4.5 對比印證
5.4.6 討論
5.5 北極一年冰上積雪深度變化分析
5.5.1 積雪深度的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5.5.2 周平均積雪深度的時間序列分析
5.5.3 積雪深度的月際和年際變化分析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北極海冰厚度遙感反演研究
6.1 研究現狀
6.1.1 衛星測高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1.2 熱紅外遙感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1.3 被動微波遙感反演冰厚研究現狀
6.2 衛星測高及遙感數據
6.2.1 衛星測高數據
6.2.2 MODIS表面溫度數據
6.2.3 SMOS遙感數據
6.2.4 被動微波遙感數據
6.3 海冰厚度反演原理與方法
6.3.1 衛星測高薄冰冰厚反演
6.3.2 熱力學薄冰冰厚反演
6.3.3 被動微波遙感薄冰冰厚反演
6.4 結果驗證與產品生成
6.4.1 衛星反演海冰厚度結果驗證
6.4.2 被動微波遙感數據反演海冰厚度結果驗證
6.4.3 產品生成
6.5 北極海冰厚度變化分析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北極冰間水道遙感反演研究
7.1 研究背景和意義
7.2 基于衛星數據的北極冰間水道提取方法和產品
7.2.1 北極冰間水道的提取方法
7.2.2 現有全北極尺度北極冰間水道產品介紹
7.3 北極冰間水道時空變化特征與預報能力評估
7.3.1 北極冰間水道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7.3.2 北極冰間水道預報能力評估
7.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北極海冰冰面融池遙感反演研究
8.1 融池發育
8.2 研究意義
8.3 研究進展
8.3.1 融池的發育機制
8.3.2 融池的觀測及反演
8.3.3 融池的模擬
8.3.4 融池對北極生態環境的影響
8.3.5 融池對北極海冰的影響
8.3.6 融池研究主要問題
8.4 融池反演方法
8.4.1 衛星數據
8.4.2 實測融池數據
8.4.3 神經網絡訓練
8.5 產品驗證
8.6 融池時空變化分析
8.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北極冰區航行風險量化與通航能力變化研究
9.1 北極航道通航能力變化研究現狀
9.1.1 北極航道概述
9.1.2 研究背景
9.1.3 研究意義
9.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9.2 北極航道通航能力變化研究方法
9.2.1 冰區航行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