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114055
- 條形碼:9787555114055 ; 978-7-5551-140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本書特色
馬蹄原產于我國南部及印度, 現廣布于全球,在我國栽培歷史,我國各地都有栽培,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本書稿以桂林市的馬蹄種植現狀為基礎,主要介紹了馬蹄的生物特征、食療價值及經濟效益,并著重對馬蹄種植過程中的套種模式、土壤培養、選種、培育、定植、管理及疾病災害,以及馬蹄種植采收與儲藏加工、馬蹄培苗育苗技術行科學全面的介紹,內容實用性強,可操作性高。它的出版可有效滿足有志于馬蹄種植及加工者的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分五章, 概述、生物學特征與生長環境條件、栽培與管理、馬蹄組培苗栽培、馬蹄采收、貯藏與加工。內容包括: 歷史與分布 ; 營養價值與用途 ; 生產現狀與市場前景等。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前言
馬蹄原產自中國南方和印度,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現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廣西、廣東、福建等省(自治區)的水澤地區。其地下球莖為食用器官,因其營養豐富,味甜汁多,自古有“江南人參”“地下雪梨”等美譽,是廣西桂林等地的地方農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馬蹄產業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之一。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桂林市農業農村局、荔浦市農業農村局、臨桂區農業農村局樂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并獲得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由于編者有限,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目錄
節歷史與分布/1一、馬蹄歷史/1
二、馬蹄分布/2
第二節營養價值與用途/3一、馬蹄營養價值/3二、馬蹄用途/5
第三節生產現狀與市場前景/5一、生產現狀/5二、市場前景/6
第四節分類和品種/7一、馬蹄分類/7
二、馬蹄品種/8
第二章生物學特征與生長環境條件節生物學特征/10一、馬蹄根/10二、馬蹄莖/10三、馬蹄葉/11四、馬蹄花/11
五、馬蹄種子/11第二節生長環境條件 /12
一、溫度/12
二、光照/12
三、水分/12
四、肥料/13
五、土壤/13
六、土壤酸堿度/14第三節育特性/14一、幼苗期/14二、營養生長期/15
三、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期/1、結薺期/16
第四節需肥特性與合理施肥/17一、需肥特性/17
二、合理施肥/18第五節產量的形成/21
一、馬蹄產量的形成特性/21二、產量形成的生理基礎/22
第三章栽培與管理
節 輪作模式及茬口安排 /25一、“稻+馬蹄”輪作模式/26二、“蓮藕+馬蹄”輪作模式/27
三、“春白菜+無籽西瓜+馬蹄”輪作模式/28四、“西瓜+馬蹄”輪作模式/29五、“菜用大豆+馬蹄”輪作模式/30六、“青花菜+馬蹄”輪作模式/31七、“薄皮甜瓜+馬蹄”輪作模式/32八、“油菜+西瓜+馬蹄”輪作模式/32九、“地膜花生+馬蹄”輪作模式/33十、“南瓜+馬蹄”輪作模式/34
十一、“早春大棚茄果類蔬菜+馬蹄”輪作模式/35第二節選種/36一、品種選擇/36二、栽植種苗選擇/37
第三節球莖苗培育/39
一、嚴格選種,保全苗/39二、藥劑浸種,育無病苗/40三、假植促根,育壯苗/40四、淺水薄肥,育大苗/40第四節定植/41一、田塊選擇/41二、栽培季節選擇/42三、整地施肥/43
四、適時定植/44五、定植方法/46第五節田間管理/49一、科學追肥/49
二、合理灌溉/50
三、中耕除草/51
第六節馬蹄主要病蟲害的綜合/53一、主要病害及其/53二、主要蟲害及其/68
第四章馬蹄組培苗栽培節組培苗育苗技術/72一、一段田育苗/72二、二段田育苗/76
第二節馬蹄組培苗大田栽培技術 /86一、輪作/86
二、田塊選擇/87
三、定植/88
四、田間管理/91
第三節馬蹄組培苗病蟲害/94一、稈枯病/94二、病/97
三、枯萎病/98
四、馬蹄要害——花心/99第五章馬蹄采收、貯藏與加工
節采收/101
一、采收時間/101二、采收方法/101三、采收工具/102第二節貯藏/106
一、自然堆放貯藏/106二、常溫袋藏/10、低溫貯藏/108
第三節加工/108
一、清洗/108
二、去皮/109第四節加工產品/111
一、馬蹄糕/111
二、清水馬蹄罐頭/113三、馬蹄脯/114
馬蹄實用栽培和加工技術 節選
節歷史與分布
一、馬蹄歷史
馬蹄,學名為荸薺,又名水栗、烏芋、鳧茈、馬薯、通天草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生塊莖。早在公元前1世紀,古籍《爾雅》一書中就有馬蹄的記載,稱之為“鳧茈”。到公元6世紀,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已有關于馬蹄栽培方法的記述。及至明代鄺璠所撰,1502年出版的《便民圖纂》一書中,對馬蹄的栽培技術更是有了比較系統的記載,云:“正月留種,種取大而正者,待芽生,埋泥缸內。二三月間,復移水田中,至茂盛,于小暑前分種,每科離五尺許,冬至前后起之,耘蕩與種稻同,豆餅或糞皆可壅之。”書中對于馬蹄的選留種、育苗、移栽、栽植密度、田間管理、施肥和采收等均做了簡要的記述,至今仍可供參考。清代汪灝等編著,1708年出版的《廣群芳譜》中,對馬蹄的生物學特性也有描述,云:“生淺水中,其苗三四月出土,一莖直立,上無枝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