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影視鑒賞(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1669
- 條形碼:9787301321669 ; 978-7-301-3216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視鑒賞(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長銷多年,既有基本的理論知識,又有具體作品的賞析,既涉及電影藝術,也囊括了電視藝術,內容豐富全面。此次修訂,增補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性內容,借此,讀者可以更好地領略影視藝術的風采,提升自身的鑒賞水平。
影視鑒賞(第2版) 內容簡介
學習電影、電視劇基礎知識的通識教育讀本,揭示影視藝術奧妙的專業手冊,解讀很好影視劇作品的鑒賞指南。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修訂,增補了很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和作品賞析。作者將影視藝術置于廣闊的文化背景中深入探析,涉及影視藝術的誕生和發展流變、語言的自覺、與其他藝術的關系、自身的獨特性及其創作、生產和接受、批評等重要知識點。在此基礎上,作者具體賞析了三十余部經典影視作品,在經典個案的讀解中以點帶面地呈現出中外影視藝術的發展脈絡和獨特風采,借此讀者可以更為充分地領略光影世界的魅力和奧妙。
影視鑒賞(第2版) 目錄
**章 導論:影視藝術概說 1
一、什么是電影 什么是電視 1
二、影視作為藝術的復雜性 4
三、影視文化之反思 9
**編 電影藝術論 13
第二章 “第七藝術”的誕生與語言的自覺 14
一、 電影:“第七藝術”的命名 14
二、電影藝術的語言自覺 17
三、電影藝術自覺的歷程 20
第三章 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 28
一、電影與戲劇 29
二、電影與文學 33
三、電影與造型藝術 38
四、電影藝術的綜合性 41
第四章 電影文化的廣闊空間 44
一、電影藝術的“文化革命” 45
二、電影文化與公共文化空間的誕生 49
三、電影藝術的多元文化性 50
第五章 電影藝術的創造與生產 64
一、電影藝術的創作過程和集體創造性 64
二、編劇:“一劇之本”的創作 69
三、導演:藝術創作的中心 77
四、演員:表演的藝術 85
第六章 影視藝術的語言 92
一、攝影機的創造 92
二、影視藝術語言要素:鏡頭與畫面、色彩與光、聲音 101
三、影視藝術語言的辯證法:蒙太奇與長鏡頭 108
第七章 影視藝術的接受 114
一、格式塔心理學 114
二、關于銀幕的譬喻:窗戶 畫框 夢 鏡子 116
三、影視藝術接受的心理特點 119
第八章 影視批評 124
一、影視批評的角度 124
二、影視批評的方法與流派 127
三、影視文化批評及實踐:《電影傳奇》 132
第二編 電視劇藝術論 136
第九章 電視劇藝術的特性與發展 137
一、電視藝術形態 137
二、電視劇藝術的特性 139
三、電視劇的發展流變 143
四、電視劇的創作、制作與管理 157
第十章 電視劇的鏡語追求 168
一、用鏡語表情達意 168
二、“情節中心論”及其鏡語追求 177
三、類型化的鏡語基調 182
四、以電視、網絡視頻為媒介的鏡語特質 186
第十一章 電視劇的敘事藝術 193
一、敘事結構 195
二、敘事時空 201
三、人物塑造 211
第三編 影視作品鑒賞 221
第十二章 “元電影”:關于電影的電影 222
一、《天堂影院》:我們在電影中長大 222
二、《后窗》:“窺視”的“合法化” 225
三、《開羅的紫玫瑰》: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由穿行 227
四、《雨果》:機械背后的造夢家 229
第十三章 心靈的歷史與文化的象征 233
一、《戰艦波將金號》:沖突的張力,理性的激情 233
二、《公民凱恩》:現代性的深遠指向 237
三、《偷自行車的人》:“還我普通人” 241
四、《鐵皮鼓》:“小人兒”看到的壁畫,“鐵皮鼓”敲出的歷史與人生 245
五、《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簡單,但淳厚、深刻 249
六、《千與千尋》:東方魔幻動畫經典 252
第十四章 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浪潮 255
一、《四百下》:特呂弗的“胡作非為” 255
二、《廣島之戀》:記憶的夢魘,意識的流動 258
三、《筋疲力盡》:新浪潮電影美學的宣言書 261
四、《第七封印》:銀幕上的哲學 263
五、《羅生門》:“非確定性”的深度與魅力 267
六、《飛越瘋人院》:關于“瘋狂”的話語權力 270
七、《疾走羅拉》:時間的“后現代”游戲與“新人類”一族之“酷” 274
八、《頭號玩家》:影游融合下的互動娛樂體驗 277
第十五章 中國的道路 280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家庭為載體的民族心靈史詩 280
二、《小城之春》:“家”的寓言和心理的寫實 283
三、《早春二月》:中國知識分子的“早春憂郁”與“多余人”形象 286
四、《黃土地》:“文化尋根”的世紀悲涼與影像美學的崛起 290
五、《紅高粱》:生命的勁舞,感官的盛宴 293
六、《重慶森林》:迷失在都市叢林中 296
七、《陽光燦爛的日子》:成長的煩惱與青春的詩意 301
八、《集結號》: 雙重突破與“平民的勝利” 304
九、《建國大業》:創意制勝與“國家形象”重建 308
十、《白日焰火》:“作者類型性”與中國式的“心理現實主義” 311
十一、《流浪地球》:科幻大片的創生與文化意義 314
第十六章 電視劇佳作賞析 318
一、現實題材反腐、涉案劇 318
二、軍旅題材電視劇 323
三、家庭倫理劇、都市情感劇 330
四、歷史劇 335
五、諜戰劇 341
六、仙俠奇幻劇 347
主要參考書目 354
后記 357
影視鑒賞(第2版) 作者簡介
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影視藝術教學與研究,著有《藝術的意蘊》《當代中國影視文化研究》《影像當代中國》《華語電影大片研究》《藝術的本體與維度》《電影工業美學研究》等。 戴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視聽專委會秘書長,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評議專家,全國廣播影視“十佳百優”理論人才,曾受邀擔任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大獎終評委。主要從事電視劇藝術研究、教學與影視評論,著有《家的影像》《中國電視劇理論批評發展流變》《劇變之思——戴清劇評》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