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2687
- 條形碼:9787568072687 ; 978-7-5680-726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華中科技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團隊多年學術成果結晶之一。團隊中譚詩斌教授為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是國家扶貧領域*高層級專家。本書成稿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之際,也是我國扶貧事業從解決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的戰略轉移節點。本書覆蓋了自習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方略以來我國減貧工作的主要領域,而且收錄的不少調研報告、案例研究、扶貧機制創新研究等得到了包括中央領導的各級領導肯定批示,也是經各地扶貧地區驗證過的*佳實踐。本書是研究絕對貧困問題一本不可多得的專著和參考書。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以農村精準扶貧政策實踐為背景,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戶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手調查資料為依據,運用大量實地考察與實證研究方法,從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東西協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考察當前這些領域的精準扶貧政策在實踐中的運行狀況,并對其運行效果進行評價,總結相關的經驗與模式,發現存在的困難與問題;進一步就精準脫貧狀況與貧困特點的變化進行評價,就反貧困政策優化進行研究,就精準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問題進行探討。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目錄
02?迤那鎮精準識貧“四看法”研究
17?井岡山“三卡分類”精準施策研究
31?鎮安縣“戶分三類”精準幫扶案例
49專題二產業扶貧
50?“三變”改革激發產業扶貧發展活力
——貴州省盤州市娘娘山地區聯村開發抱團攻堅案例
64?大別山“牧羊女”產業扶貧案例
72?古石橋茶葉生產扶貧合作社調查
82?產業扶貧的稅收激勵機制研究
105專題三致富帶頭人培育
106?“兩培兩帶兩促”的實踐與創新
——廣西上林縣粵桂協作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模式調查
124?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與建強基層黨組織有效融合
——江西省石城縣“黨建+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案例
143?李寨村“四村推進”脫貧發展之路
——民營企業家李士強返鄉創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案例
157專題四鄉村脫貧攻堅
158?推進“五項工程”實現“五個同步”
——井岡山革命老區茅坪鄉脫貧攻堅案例
173?“直過民族”村寨精準扶貧的實踐樣本
——云南省勐海縣拉祜族曼班三隊調查
183?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成功探索
——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案例
197?走“稻米新種、田園再造、農旅結合”發展路子
——陜西省富縣胡家坡村精準脫貧案例
213專題五東西部扶貧協作
214?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成功典范
——山海與共:閩寧鎮“干沙灘變金沙灘”調查
234?探索東西部協作致富帶頭人培育長效機制
——江蘇省張家港市善港培育模式調查
251專題六激發內生動力
252?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
——云南省西疇縣弘揚“西疇精神”決戰脫貧攻堅調查
268?“三新扶志”有效破解精神貧困難題
——陜西省旬陽縣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實踐創新調查
281?“八星勵志”激發內生動力助脫貧
——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道東村扶貧扶志案例
295專題七鞏固脫貧成果
296?湖北省通城縣減貧防貧長效機制案例研究
304?“防貧保”編織防止返貧致貧保障網
——河北省魏縣“臨貧設防、返貧即保”案例
315專題八廣東“雙到”扶貧研究
316?貧困治理“靶向療法”的探索與創新
——廣東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模式研究
336?破解貧困戶貸款難的有益探索
——廣東省郁南縣扶貧小額信貸模式調查
350?貧困縣如何加強駐村幫扶干部能力建設
——廣東省連南縣扶貧培訓孵化中心案例
360后記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節選
四、完善到戶到人精準幫扶政策 在建檔立卡基礎上實行“戶分三類六檔”,是為了更好地落實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因戶因人對癥下藥,實行精準幫扶、精準施策。為此,鎮安縣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到戶到人政策措施,與“戶分三類六檔”相配套,實行分類施策。這些到戶到人精準扶貧政策,主要包括產業發展扶持到戶、就業創業扶持到人、教育扶貧資助、健康扶貧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到戶、農村低保與特困供養制度等。 (一) 產業發展扶持到戶政策 這幾年,鎮安縣除了出臺針對全體農戶發展蠶桑、茶葉、中藥材、油用牡丹等普惠性產業扶持政策以外,還出臺了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特惠性扶持政策。主要有: (1) 鼓勵和支持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政策。鎮安縣規定,對于貧困戶發展袋料栽培食用菌,規模在5000袋以上的,每袋補助1.5元,其中菌棒補助1元,大棚設施補助0.5元。 (2) 鼓勵和支持貧困戶發展畜牧養殖業政策。鎮安縣規定,對于貧困戶養黑豬2頭以上的,每頭補助300元;養牛每頭補助600元;養羊5只以上的,每只補助200元;養土雞20只以上的,每只補助10元。同年度每戶產業補助總額不超過5000元。 (3) 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缺資金且有貸款需求的,在符合扶貧小額貸款授信用信條件情況下,金融機構給予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的免抵押、免擔保、執行基準利率的扶貧貼息貸款扶持,財政按基準利率給予貼息。縣里建立風險補償金制度。扶貧小額信貸主要用于支持貧困戶發展林果、茶葉、蠶桑、畜牧、煙葉、中藥材、魔芋等特色產業。 (二) 就業創業扶持到人政策 (1) 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對有轉移就業愿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男性16歲以上、60歲以下,女性16歲以上、50歲以下,且身體健康,可免費獲得一次職業技能培訓機會。參加培訓80課時以上的,可享受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補助和交通補貼,且每人每年享受一次。 (2) 免費職業介紹、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和求職補貼政策。①有轉移就業愿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可享受就業服務機構免費介紹就業崗位機會。②轉移縣外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具體分檔補貼如下:在縣外且安康市內就業的,補150元以下交通費;在安康市外且陜西省內就業的,補300元以下交通費;在陜西省外就業的,補500元以下交通費。③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縣外就業、向用人單位求職,并與用人單位簽訂期限不低于1年勞動合同(或就業協議或用人單位出具的就業證明)的,財政給予一次性獲得求職補貼,標準為每人補貼500元。 (3) 公益崗位就業扶持政策。一是生態護林員崗位。鎮安縣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擇優選用年齡在18~60歲之間且身體健康的,優先安排擔任生態護林員,月報酬417元。二是特設農村基層扶貧公益崗位。在全縣148個行政村(含96個貧困村)設立“就業扶貧信息員崗位”148個,每個村1個;在96個貧困村設立“后勤服務員崗位”96個,每個村1個。重點安置“戶分三類”中“弱能戶”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信息員崗位”每月補貼800元,“后勤服務員崗位”每月補貼500元。三是設立機關單位公益專崗。在全縣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財政撥款社會組織的編制外,新增或退出補充的服務性、輔助性就業崗位,擇優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其崗位包括保潔員、炊事員、管理員、打字員、后勤服務員、協警、保安、門衛等服務性、輔助性就業崗位。其公益專崗就業人員工資由用人單位負擔,其中全日制用工人員的月工資不低于鎮安縣*低工資標準,非全日制用工人員的月工資不低于500元。 (4) 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對參加創業培訓并成功創辦經濟實體的貧困勞動力,在其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后依法經營6個月以上,可提出申請獲得一次性創業補貼3000元。 (三) 教育扶貧資助政策 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各教育階段就讀,給予以下資助: (1) 學前教育資助。貧困戶子女在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免除學前一年幼兒保教費,按每生每年75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 (2) 義務教育資助。實施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3) 普通高中教育資助。貧困戶子女就讀高中免除學雜費;按每生每學年2500元(特困生)、1500元(貧困生)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 (4) 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貧困戶子女就讀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并取得正式學籍,一、二年級每生每學年給予國家助學金補助3000元;此外,對一年級建檔立卡貧困戶新生,一次性給予生活補助每生3000元。 (5) 普通高等教育資助。對考入全日制專科以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提供每生每年*高不超過8000元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并實行在校期間國家財政貼息的優惠政策。按照陜西省規定,對就讀省內地方高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每生每年可享受6000元的生活補助。 (四) 健康扶貧保障政策 (1)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資助。2017—2018年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其中2017年資助150元/人,2018年資助190元/人。2019年實行部分資助政策,省、市、縣三級財政共給予每人120元補助,貧困人口個人繳納100元。 (2) 醫療保障支付傾斜。①門診報銷。免除鎮村門診一般診療費,參保貧困人口門診統籌中的一般診療費,由基本醫保全額納入報銷。②住院報銷。鎮衛生院參保貧困人口住院不設起付線,合規費用全額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報銷比例為90%;在縣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住院,對于符合分級診療規范執行的參保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在現有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均提高10個百分點,縣級二級醫院、市級二級醫院、市級三級醫院、省級二級醫院、省級三級醫院分別執行85%、75%、70%、75%、65%的標準。嚴格實施控費措施,鎮衛生院全部為合規費用,二、三級醫療機構非合規費用分別控制在5%和8%以內,確保住院患者合規住院費用經基本醫療、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障報銷后,不低于80%。③門診慢病報銷。參合貧困人口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門診報銷限額較非貧困人口提高20%。④大病保險報銷。參合貧困人口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1萬元降低為3000元。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房間隔缺損、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29種大病的貧困人口患者報銷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⑤大病救治。對符合大病集中救治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落實大病救治報銷政策。 (3) 醫療費用救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由民政部門(醫療保障部門)給予救助。特困供養人員合規醫療費用按100%比例救助;低保戶合規醫療費用按70%比例救助,其他貧困戶合規醫療費用按30%比例救助。 (4) 補充醫療保障。對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后,合規醫療費用報銷不足80%的,由政府補充醫療保險予以填平補齊。 (5) 費用結算辦理傾斜。參保貧困人口在縣域內縣、鎮兩級醫療機構辦理入院手續,不收取押金,實行“先診療、后付費”。貧困患者出院,醫療機構實行“一站式”結算。基本醫療、大病保險、民政救助、補充醫療保障報銷金額,由醫療機構先行墊付,然后與相關管理經辦部門結算,*大限度地方便貧困患者。 (6)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由家庭醫生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隨訪服務,每季度一次。 (五) 住房安全保障到戶政策 (1) 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政策。對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且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對于集中安置貧困戶,以戶為單位,人均補助2.5萬元,基礎設施人均補助2萬元;對于分散安置貧困戶建房,人均補助1.5萬元。易地扶貧搬遷人均住房建設面積原則上不超過25平方米。 (2) 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等4類重點對象,實行C級和D級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對于C級危房修繕加固的,給予不高于1.8萬元的補助;對于D級危房除險加固或拆除新建的,給予不高于2.2萬元的補助。拆除新建的,原則上1~3人戶,建房面積控制在40~60平方米,且1人戶原則上控制在25平方米以內;3人以上戶,人均建房面積不低于13平方米,不高于18平方米。廚房、衛生間、雜物間等附屬用房不計入建房控制面積,且面積控制在總建筑面積的30%以內。 (六) 農村低保與特困供養制度 (1) 農村低保制度。根據陜西省商洛市文件精神,鎮安縣逐年提高農村*低生活保障標準,2016—2017年為每人每年3015元,2017—2018年為每人每年3470元,2018—2019年為每人每年3990元。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應保盡保”,并兌現落實三檔補貼標準政策。如鎮安縣2017—2018年低保三檔補貼標準為:A檔每人每月289元,B檔每人每月245元,C檔每人每月130元。鎮安縣2018—2019年低保三檔補貼標準為:A檔每人每月330元,B檔每人每月290元,C檔每人每月170元。 (2) 農村特困供養制度。對符合條件的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特困供養救助。鎮安縣現行供養救助標準是,集中供養每人每年600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5500元。 鎮安縣將上述到戶到人精準扶持政策,通過地方媒體、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村務公開欄、扶貧手冊、政策圖解等多種形式,向社會、農戶、貧困人口全面公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接受社會和基層群眾監督。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培訓,努力提高基層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政策水平,確保精準扶貧政策按照“戶分三類六檔”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落實到戶,兌現到人。
精準扶貧實踐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1980年大學本科畢業于武漢工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1999年于華中師范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至2012年,在湖北省扶貧辦工作,先后任《脫貧與致富》雜志社社長、湖北省扶貧培訓中心主任、湖北省扶貧辦政策法規處調研員。2012年至今,任華中科技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2013年至今,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20多年來,長期從事反貧困基礎理論、扶貧開發政策、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和扶貧教育培訓研究,發表論文、研究報告數十篇。脫貧攻堅以來,主持并承擔國家和國務院扶貧辦研究課題10多項,出版扶貧學術專著《現代貧困學導論》(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自然貧困線原理、方法與實證研究》(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主編全國扶貧培訓教材《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優秀案例》(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編著“新時代中國縣域脫貧攻堅研究”之一《井岡山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