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423038
- 條形碼:9787520423038 ; 978-7-5204-230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本書特色
觸摸歷代王朝興亡脈搏,解讀中國大一統歷史密碼,大運河如何影響中華歷代王朝? 20萬字,百余張圖片,還原大運河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 70多張大運河歷史地圖,跟隨作者徜徉在運河歷史的長河中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內容簡介
大運河是世界上專享一個為確保糧食運輸(漕運)安全,以達到穩定政權、維持政權統一的目的,由國家投資開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體系。它是解決中國南北社會和自然資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見的時間與空間尺度,展現了農業文明時期人工運河發展的悠久歷史階段,代表了工業革命前水利水運工程的杰出成就。它實現了在廣大國土范圍內南北資源和物產的大跨度調配,溝通了國家的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促進了不同地域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在國家統一、政權穩定、經濟繁榮、文化交流和科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運河由于其廣闊的時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遠的影響而成為文明的搖籃,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目錄
目錄
前 言????大運河與歷代王朝??
序 章??大運河的時空演變
**節????大運河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大運河的開鑿歷史
第三節????大運河的空間分布
**章 諸侯爭霸的水利大戰
**節????從“泛舟之役”說起
第二節????陳蔡運河與江漢運河
第三節????邗溝:夫差北上爭霸的水道
第四節????鴻溝:魏惠王在中原的擴張
第五節 ??都江堰:秦國的圖強工程
第六節????鄭國渠:韓國的疲秦之計
第七節????靈渠:秦征百越的運兵通道
第二章????秦漢王朝的糧道
**節????秦朝大一統與漕運
第二節????秦王朝的糧食調配
第三節????西漢定都與經略西北
第四節????西漢糧食貢賦的調配
第五節????東漢以洛陽為中心的運河
第三章????曹魏運河與晉室南渡
**節????曹魏運河與晉的統一
第二節????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
第三節????向南方的人口大遷移
第四節????南方經濟大發展
第五節????南北朝區間運河的發展
第四章????隋煬帝的眼界與魄力
**節????滅陳戰爭與開山陽瀆
第二節????繁華的揚州與南方的士族
第三節????三征高句麗與開永濟渠
第四節????東都就食與營建洛陽城
第五節????運河**次大溝通
第六節????隋代糧倉與運河城市
第七節????三下江都與隋朝滅亡
第五章 大唐王朝的生命線
**節????唐代運河水利工程與經濟區
第二節????廣運潭盛會與盛世長安
第三節????運河上的洛陽及揚州
第四節????連接陸海絲路的橋梁
第五節????安史之亂與南方的發展
第六節????運河保衛戰和唐朝的滅亡
第六章????清明上河圖的繁華
**節????定都汴梁的無奈
第二節????汴梁的繁華世界
第三節????宋代的漕運改革
第四節????靖康之變與重心南移
第五節????南宋的運河治理
第六節????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七節????海上貿易與交流
第七章 忽必烈的征服野心
**節????元王朝建都北京城
第二節????大運河的截彎取直
第三節????水上漂來的元大都
第四節????馬可·波羅與大運河
第五節????江淮起義與元朝滅亡
第八章 南京到北京的距離
**節????從南京遷都北京
第二節????南旺樞紐工程
第三節????明朝的漕運制度
第四節????運河上的商幫
第五節????蘇祿王長眠運河畔
第六節????正德皇帝運河落水
第九章 滿漢一統的權杖
**節????康熙、乾隆的運河南巡
第二節????清口樞紐工程
第三節????滿漢文化的融合通道
第四節????清末戰爭與運河漕運
第五節????洋務運動與漕運終結
附 錄 大運河申遺與運河文化復興
**節????大運河的整治與現狀
第二節????大運河保護與申遺
第三節????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后 記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節選
河流是人類古代文明的搖籃。河流兩岸土地肥沃,水中有大量水產,河水可以用于飲用和灌溉,河流便于交通往來,因此,靠近河流有利于農耕、畜牧、漁獵和交通。于是,人們紛紛在河流邊定居下來,進而形成一個個傍水而居的文明。中華文明就是一個傍水而居的文明。華夏兒女與水的故事,*著名的就是大禹治水,面對滔天的洪水,西方人寄托于上帝的諾亞方舟,而華夏兒女卻在大禹的帶領下,勇敢地與洪水斗爭,疏通河道,并*終治水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之后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史詩般的水利工程,都是這種偉大斗爭精神的延續和傳承。 河道與桴舟 華夏兒女利用河道進行交通運輸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使用水上交通工具。古籍中就有黃帝作舟車的記載。商代甲骨文中的“舟”字,像極了由多塊木板拼成的船。目前發現的*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桴和舟。在新石器時代的許多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陶制的船模型。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船槳,在浙江蕭山的跨湖橋遺址中發現了堪稱“中華**舟”的獨木舟,經碳-14測定,距今已有7000多年,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年代*早的獨木舟。 泛舟之役的背景 遠古時的先祖曾利用哪些水道行船已無法考據。但據相關記載,春秋早期先祖已在黃河及其支流中行船。《左傳》記載的秦晉“泛舟之役”,是中國歷史上**次有明確歷史記載的長里程內陸河道運輸。 春秋時期,秦穆公和晉文公都曾登上過春秋霸主之位。秦國地處現在的陜西一帶,晉國地處現在的山西一帶。秦國的祖先原是給西周王室養馬的官員,不算諸侯。秦襄公時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而晉國的首任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是傳統的大國。從地理上看,兩國互為鄰國,以黃河為界。秦襄公征討西北戎狄,占領了渭水流域的大片土地,兵強馬壯后,就謀求向東方的中原發展。而秦國要想向東發展,就必須經過晉國的勢力范圍。因此,秦穆公在位時,為了東出大計,與晉國聯姻,娶了晉獻公的大女兒伯姬,這便是“秦晉之好”這個成語的由來。后來,秦穆公又將自己的女兒懷嬴先后嫁給晉懷公、晉文公,這是秦晉之好的后續。 晉獻公之后,晉國發生內亂,秦國看到了機會,于是幫助流亡在外的晉公子夷吾回國登上王位,這就是晉惠公。晉惠公原本承諾在登上君位后將河西地區的5座城池送給秦國,但回國后就反悔了。不巧的是,晉惠公即位后,接連幾年都遇到災荒,五谷歉收。 惠公四年(前647年),晉國又發生饑荒,倉廩空虛,只好向外國買糧。向誰買呢?思來想去,秦國離晉國*近,兩國之間又有姻親,于是晉惠公厚著臉皮向秦國買糧。秦穆公考慮再三,*終還是答應了晉國的請求。他說的一番話很有王者風范:“有負于我的,是夷吾。受到饑荒威脅的,卻是晉國百姓。我不忍心因為晉國的國君有負于我而讓百姓受災。”當然,其中肯定有秦穆公更長遠的戰略考慮。 泛舟之役的路線 據史書上記載,秦國向晉國運輸糧食的場景相當壯觀。秦國派了大量的船只運載了數萬斛糧食,由秦都雍城(今陜西省鳳翔縣)出發,沿渭水自西向東行了五百里水路,隨后借道黃河,再由山西汾水北上,直達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新絳縣)。運糧的白帆從秦都雍城到晉都絳城,八百里路途首尾相連,絡繹不絕。其過程艱險絲毫不亞于勞師遠征,史稱“泛舟之役”。 巧合的是,第二年秦國發生災荒,晉國卻糧食大豐收。因此,秦國向晉國提出買糧。晉國大臣虢射說,早先晉國不履行割讓五城給秦的諾言,已經得罪了秦國,借糧也不能改善關系。晉國大荒,秦國不乘機攻晉,卻賣糧給晉國是秦國犯傻。上天又給了晉國機會,晉國不能像秦國一樣傻,應該借機滅秦。愚蠢而又小氣的晉惠公采納了虢射支的昏招,不但不賣糧給秦國,反而趁機攻打秦國。大怒之下,秦穆公派兵攻打晉國,并活捉了晉惠公。這場戰役史稱“韓原之戰”,以晉國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晉派世子圉到秦國當人質,秦國送晉惠公歸國復位收場。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作者簡介
姜師立,揚州大學兼職教授、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研究員、揚州大學蘇中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委會副秘書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揚州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曾任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專職副主任、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長期從事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及運河文化推廣工作,對運河文化有較深的研究,出版作品有:《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活在大運河:大運河如何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京杭大運河歷史文化及發展》《京杭大運河遺產監測技術與應用》《中國大運河百問》《中國大運河遺產》《中國大運河文化》《中國大運河·揚州》《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