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6925
- 條形碼:9787547616925 ; 978-7-5476-16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本書重點比較分析了全球有關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出臺的公共政策,為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的創新和重構提供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和分析了優選進入21世紀以來的將近20年間,從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出臺的公共政策,進行了細致的對比分析,總結了各地區公共政策的經驗和教訓,并探討了公共政策的創新。書稿內容涵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經濟增長、就業和收入;民眾的影響及公共政策;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政策;稅收政策;養老保障政策;醫療保障政策;就業促進政策;社會救助政策;工傷認定政策;損害補償與行為激勵政策;個人風險保障政策;工傷責任風險轉移政策;住房保障政策;公共福利與激勵政策;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的比較與創新研究,并為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的創新和重構提供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目錄
目錄
**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經濟增長、就業和收入的影響分析1
**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1
一、 我國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速分析1
二、 2003年SARS事件對當年經濟增速的影響4
三、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6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分析9
一、 2003年SARS事件對當年勞動就業的影響9
二、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12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勞動者收入的影響分析17
一、 2003年SARS事件對當年勞動者收入的影響17
二、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勞動者收入的影響18
第二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民眾的影響及公共政策創新的迫切性22
**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民眾的影響調查分析22
一、 調查設計22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民眾的影響調查結果分析23
第二節創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促進社會平穩發展分析49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顯現的突出特征49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亟需進行公共政策創新50
第三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53
**節我國財政政策體系現狀53
一、 財政政策概述53
二、 我國財政政策體系概述53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個人的轉移支付的政策比較和啟示56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個人的轉移支付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56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個人的轉移支付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59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64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64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國內比較和啟示66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政策創新71
一、 國內外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政策創新的啟示71
二、 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政策設計73
第四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稅收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75
**節我國稅收制度現狀介紹75
一、 我國稅收制度體系75
二、 所得稅類及其稅率介紹76
三、 商品稅類及其稅率介紹77
四、 房產稅類及其稅率介紹79
五、 其他稅類介紹79
第二節國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稅收政策比較和創新80
一、 國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稅收政策的經驗80
二、 國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稅收政策創新介紹81
第三節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稅收政策比較和創新82
一、 我國應對SARS事件的稅收政策介紹82
二、 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稅收政策介紹83
三、 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稅收政策建議86
第五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保障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87
**節我國養老保障政策現狀介紹87
一、 養老保險87
二、 養老服務88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保險政策比較和創新91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保險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91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內養老保險政策比較和創新92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服務政策比較和創新93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服務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93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服務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96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養老保障政策創新98
一、 國內外政策總結98
二、 政策建議98
第六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保障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101
**節我國醫療保障政策現狀介紹101
一、 醫療保障政策演進101
二、 醫療保障政策現狀102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保險政策比較和創新103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保險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104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保險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105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服務政策比較和創新109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服務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109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服務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111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保障政策創新117
一、 國內外醫療保障政策創新的啟示117
二、 我國醫療保障政策設計120
第七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就業促進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124
**節我國現有就業促進政策體系124
一、 就業服務和管理政策125
二、 職業培訓和教育政策126
三、 失業保險政策127
四、 就業援助政策128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就業促進政策比較和創新130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我國失業保險政策比較和創新130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際失業保險政策比較和創新133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就業促進服務政策比較和創新134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我國就業促進服務政策比較和創新134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際就業促進服務政策比較和創新138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就業促進政策創新140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內外就業促進政策總結140
二、 我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業促進政策的啟示141
第八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救助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144
**節我國現有社會救助政策體系144
一、 社會救助體系的發展歷程144
二、 社會救助體系的基本內容146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家救助政策比較和創新146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家救助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146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家救助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155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救助政策創新157
一、 國內外的創新做法157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啟示158
第九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因工外出感染的工傷認定政策國別比較與
借鑒162
**節因工外出工傷認定的歷史緣由162
第二節典型國家因工外出工傷認定的標準164
一、 美國164
二、 歐盟165
三、 德國167
四、 日本168
第三節國內地方規定與法院判決169
一、 地方規定169
二、 法院判決171
第四節借鑒與分析174
一、 地方規定與法院判決分析174
二、 國外工傷認定標準借鑒178
第五節結論180
一、 因工外出感染的工傷認定中“工作原因”的判斷理論180
二、 因工外出感染的工傷認定標準182
第十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抗疫人員的損害補償與行為激勵政策研究185
**節抗疫人員構成185
第二節損害風險及損害補償分析186
一、 損害風險類型186
二、 履職傷害補償分析189
三、 非履職傷害補償分析191
第三節抗疫行為激勵政策192
一、 中央激勵政策192
二、 地方激勵政策193
第四節見義勇為獎勵分析200
第五節補償與激勵政策問題與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201
一、 補償政策問題與原因分析201
二、 激勵政策問題與原因分析203
三、 政策建議205
第十一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保障政策研究208
**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及其特征208
一、 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8
二、 傳染病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的定義、內容及特征208
第二節傳染病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的轉移和保障機制210
一、 COVID19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的轉移和保障機制的分類211
二、 COVID19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的轉移和保障機制的具體
細節212
第三節傳染病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轉移和保障機制存在的問題及
原因分析215
一、 部分個人風險項目缺乏相應轉移和保障機制215
二、 購買相關商業保險轉移風險力度不大及居民總體負擔率較高217
三、 以政府救助責任保險為例的試點險種精準化、規范化、規;
問題待考驗218
第四節傳染病疫情感染損害的個人風險轉移和保障機制的政策
建議218
第十二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務及相關人員履職感染的工傷責任風險
轉移政策研究220
**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及風險特性220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220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特性221
第二節履職感染的雇主歸責222
一、 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履職感染認定工傷223
二、 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履職感染是否認定工傷223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雇主責任風險轉移機制存在的問題及
原因分析225
一、 雇主責任風險轉移機制存在的問題225
二、 雇主責任風險轉移機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26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雇主責任風險轉移機制完善建議227
一、 完善工傷保險制度227
二、 建立工傷雇主責任的經紀機構,為企業搭配不同險種,實現風險的
全轉移228
三、 完善雇主責任險發展,發揮商業責任保險的互補作用228
四、 設立賠償基金作為直接賠償的替代方式228
第十三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保障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229
**節我國住房保障政策內容體系現狀229
一、 我國住房保障政策的歷史變遷229
二、 我國現行的住房保障體系232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公積金政策比較和創新233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公積金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33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公積金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234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租房補貼政策比較和創新239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租房補貼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39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租房補貼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240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保障政策創新242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內外住房保障政策小結242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住房保障政策創新對策242第十四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福利與激勵政策比較與創新研究245
**節我國公共福利政策體系245
一、 研究目的和意義245
二、 我國公共福利政策體系的歷史變遷245
三、 我國公共福利現有政策體系框架247
第二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福利政策比較和創新248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福利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48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福利國內比較和創新250
第三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獎勵激勵政策比較和創新252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獎勵激勵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52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獎勵激勵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253
第四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福利與激勵政策創新254
一、 運用適當的獎勵方案254
二、 完善的事前準備策略255
三、 及時靈活的應急手段255
四、 有效的事后恢復機制255
五、 完善的事后再防御機制255
第十五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比較與創新研究257
**節我國當前慈善制度以及社會組織參與慈善的情況257
一、 慈善事業257
二、 慈善制度257
三、 社會組織參與慈善的情況258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政策比較和創新259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59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260
第三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慈善事業管理和激勵政策比較和創新263
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慈善事業管理和激勵政策國際比較和創新263
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慈善事業管理和激勵政策國內比較和創新266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政策創新269
一、 國內外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創新政策269
二、 我國社會組織參與慈善事業創新政策271第十六章基本收入托底保障的理論邏輯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各國政策
實踐研究273
**節基于權利的福利的理論邏輯273
一、 社會保障的本質是福利交換暴力273
二、 基于福利的權利競奪機制會忽視*弱勢者的利益275
第二節協商民主——權利機制的改良及其局限276
第三節基于同情的基本收入279
一、 基本收入: 福利的獲取基于同情而非競奪279
二、 同情的培育機制280
三、 基本收入無法實現的政治基礎281
第四節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臨時性基本收入政策283
一、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83
二、 各國臨時基本收入計劃286
第五節臨時性基本收入政策會長久化嗎?308
一、 臨時性基本收入政策過程中民意的變化308
二、 疊加高福利的弊端309
后記31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節選
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勞動者收入的影響 (一)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企業利潤直接影響勞動者就業情況和收入,企業利潤變化總體上反映了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人群的收入。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內對企業經營狀況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疫情暴發后,清華大學學者王勇等發布了對212家知名大中型企業的調研報告,超過四分之三的被調研企業家認為疫情對我國經濟影響嚴重。關于疫情對企業本身的影響,近六成企業家認為自己所在企業受到了嚴重影響,約三成企業家認為受到了輕微影響,主要表現在限制開工、訂單下降、人工成本高、資金短缺等問題。盡管有極少數企業家認為疫情會提升其當年營業收入,但大多數企業家認為疫情會給企業收入帶來一定幅度的負面影響。其中,35.85%的企業家預計疫情會造成企業全年營業收入下降超過10%—20%, 18.4%的企業家預計下降20%—50%。 從具體數據看,疫情之后我國企業利潤普遍低于2019年同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8.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達87.0%,汽車制造業下降79.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68.2%;在41個工業大類中,僅煙草和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他企業利潤持續走低。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5 823.4億元,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首次實現了2020年的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月單月利潤總額6 665.5億元,同比增長11.5%,比5月加快5.5個百分點,大多數行業回暖。 除了工業企業外,出于防疫需要,演唱會、電影院等文化產業長期停滯,文化企業明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季度文化營業收入大幅度下降,下滑*嚴重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業同比下降59.1%;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文化新業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5.5%,如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6%。 總之,疫情影響下我國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在短期內都有比較明顯的下降,但同我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就業發展趨勢相似,第二季度后企業營收和利潤明顯好轉,但較往年仍不景氣。訂單減少且成本上升,企業經營收入和利潤下降迫使企業采取裁員或降薪等行動以控制成本,很多勞動者因此失業,勞動群體整體收入下降。 (二)對居民收入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2020年上半年居民整體收入的負面影響十分明顯。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 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比上年同期下降3.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7 109元,下降0.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691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641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實際下降4.7%。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短期內對農村居民收入的負面影響比城市居民更大。與企業員工有勞動合同保障不同的是,農民工的工資幾乎按照工時支付。因疫情導致的工時縮短、收入下降會給農民工本就不很寬裕的生活帶來負擔。隨著疫情防控規范化,多數企業重新投入常態化生產,人員流動逐步正常化,第二季度居民收入情況較**季度有所好轉,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相對較多。在未扣除價格因素的情況下,人均經營凈收入下降5.1%。盡管經營性收入仍是下降*多的收入來源,但第二季度居民經營性收入情況好于**季度。在國家政策利好和市場恢復的情況下,個體經營戶和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降低,經營情況有所好轉。 居民收入的整體下降也體現在居民消費水平的降低上。2020年**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 08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實際下降12.5%。除了食品和居住等剛性消費較前一年同期名義增長外,其余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具有較大幅度跌落。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 718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實際下降9.3%,消費結構和**季度相似,消費水平略高于**季度,其中生活用品和交通通信消費的增長較為明顯。無論從收入還是消費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內對勞動者收入,尤其是農村勞動者、農民工等低收入人群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依然處于增長的態勢,勞動者收入也會增長,但疫情對不同行業發展的影響差異化更大,可能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間接影響不同勞動群體的收入。 (三)總結 無論是2003年SARS事件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增長、勞動就業和勞動者收入都產生了一定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盡管SARS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防控難度等不同,但都屬于傳染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伴隨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影響呈現出一些特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短期內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應,在疫情暴發期間影響*明顯。2003年第二季度SARS暴發,當季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環比跌落2個百分點;2020年**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多地暴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環比下滑9.8個百分點。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隨著人口流動限制放松、企業生產逐漸恢復,經濟增長復蘇。SARS疫情后,2003年第三季度經濟明顯恢復;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但我國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情況已經有所好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短期不利于經濟增長,但不會長期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向好的勢頭。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就業的影響可能超過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加劇現存就業困難人群的就業難度,可能會帶來產業結構調整。無論是SARS疫情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由于限制人口流動和聚集等防控措施,對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等第三產業產生直接沖擊,造成農民工群體的就業困難;疫情對制造業等其他產業的影響也會造成企業招聘收縮,在較長時間內增加高校畢業生和其他群體就業的困難程度。疫情期間逆勢發展的互聯網、云服務等新興產業在短期內容納更多就業人員,長期可能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等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勞動者收入的影響和經濟增長以及勞動就業情況密切相關。短期內勞動者收入會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對低收入人群的影響相對更大,同時城鄉收入差距和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有加大的趨勢。國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性支持,為短期內受影響的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疫情消退后,勞動收入將會隨著經濟增長和勞動就業的恢復而穩步提升。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共政策比較與創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藍皮書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曹艷春,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保障學研究所所長,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主任助理,碩士生導師。美國杜克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5項、橫向課題15項。出版教材和專著8部,發表SSCI論文2篇、CSSCI論文50多篇,獲得省部級獎5項。余飛躍,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公共政策分析、社會保障理論、職業傷害預防與保險。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