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行政管理學(第5版數字教材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4605
- 條形碼:9787300294605 ; 978-7-300-294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管理學(第5版數字教材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系列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郭小聰教授主編的《行政管理學》一書是一部暢銷不衰的經典教材。全書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背景,分五篇系統闡述了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篇闡釋行政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及研究方法,以及作為行政主體的政府及其行政職能;第2篇論述行政管理活動的主體,即行政組織及人事行政與公務員制度;第3篇分析行政領導、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公共關系等行政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活動;第4篇研究財務行政與機關行政;第5篇重點論述行政績效、行政責任、行政監督、行政法制、行政文化等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
本書有兩個方面的特點:,本土化特色更加鮮明。與上一版相比,教材內容更多地聚焦于中國政府的行政管理實踐活動,系統反映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作者將十九大報告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等相關內容,以及《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相關思想和觀點融入教材的相關章節中,體現了近年來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進展,尤其是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特點和效果。第二,配套教學資源豐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通過旗下的人大蕓窗(www.rdyc.cn)數字教材平臺為讀者提供本書的數字教材,以及教材補充案例、延伸閱讀、PPT課件、測試題及參考答案等配套教學資源。讀者可通過本書所附的數字教材卡登錄數字教材平臺,獲取相關教學資源。
本書適合作為高校行政管理學、公共行政學、行政學原理及相關課程的教材,也是和企*單位工作人員系統學習行政管理理論的理想參考書。
行政管理學(第5版數字教材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系列 目錄
第1章 行政管理學概說
1.1 行政管理與行政管理學
1.2 行政管理學的歷史演變
1.3 學習行政管理學的意義與方法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2章 行政主體與行政職能
2.1 行政主體:政府
2.2 政府行政的權力基礎
2.3 政府的行政職能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2篇 行政組織及其人員管理
第3章 行政組織
3.1 行政組織概述
3.2 行政組織目標體系
3.3 行政組織結構與編制
3.4 行政組織變革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4章 人事行政與公務員制度
4.1 人事行政的含義與任務
4.2 西方國家的公務員制度
4.3 我國的公務員制度
4.4 行政機關人員管理的基本內容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3篇 行政運行管理
第5章 行政領導
5.1 行政領導與行政領導者
5.2 行政領導制度
5.3 行政領導的方法與藝術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6章 行政決策
6.1 行政決策的概念和種類
6.2 行政決策科學化和行政決策程序
6.3 行政決策技術與體制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7章 行政執行
7.1 行政執行概述
7.2 行政執行的前提和手段
7.3 行政執行的過程
7.4 行政執行中的障礙及解決對策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8章 行政公共關系
8.1 行政公共關系概述
8.2 行政溝通
8.3 行政協調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4篇 財務行政與機關行政
第9章 財務行政
9.1 財務行政概述
9.2 國家稅收制度與預算制度
9.3 其他財務行政制度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10章 機關行政
10.1 行政機關與機關行政
10.2 機關行政的主要內容
10.3 機關行政制度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5篇 行政績效及其保障
第11章 行政績效
11.1 行政績效概述
11.2 行政績效評估
11.3 行政績效的提高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12章 行政責任
12.1 行政責任概述
12.2 行政責任制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13章 行政監督
13.1 行政監督概述
13.2 行政監督的類型
13.3 行政監督制度的完善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14章 行政法制
14.1 行政法制概述
14.2 行政立法
14.3 行政執法
14.4 行政司法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15章 行政文化
15.1 行政文化概述
15.2 行政心理
15.3 行政道德
15.4 行政精神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版后記
行政管理學(第5版數字教材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系列 節選
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幾乎都與行政管理分不開。正如米切爾?B?蒂茨所描述的:“現代的人是在政府資助的醫院里出生的,是在公立的中小學、大學中接受教育的;他的很多旅行時間是在公共交通設施中度過的,他與外面的聯系則是通過郵局或半公共性質的電話系統進行的;他喝的是公共生產的飲用水,讀的是公共圖書館里的書;他用公共排污系統處置垃圾,他在公園中野餐,他受公共治安、消防、衛生部門的保護;*終,他又在醫院里離開人世,甚至被埋葬在公共墓地。總之,不管人們在意識形態上多么守舊,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總是同政府關于提供上述和許多其他方面服務的決策聯系在一起,這種聯系是掙不脫、割不斷的。”蒂茨.關于城市公共設施定位的理論.地區科學協會刊物,1967(11). 那么,什么是行政管理呢?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的中文翻譯,也有人將其翻譯成“公共行政”或“行政學”。有關這個詞的內涵的表述至今仍然沒有統一,有的側重從其與政治的關系來表述,有的則從“三權(立法、司法、行政)分立”的角度來說明,有的注重從國家職能及其組織活動的角度來下定義,還有的從管理的角度來表述。本書采用管理取向的定義,并注重其與工商管理的區別。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如下三本書:一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理查德? J? 斯蒂爾曼二世2004年修訂出版的《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第七版)》,作者在**章列舉了12種表述。二是我國臺灣學者張潤書的《行政學》(三民書局印行),作者在**章有較為詳細的介紹。三是彭和平編著的《公共行政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作者除了介紹西方學者的看法外,對我國部分學者的表述也有集中列舉。是一種以國家權力為基礎,以國家組織主要是政府機關為管理主體,以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以及政府機關內部事務為管理對象的管理活動。 行政管理作為人類社會的管理現象,與其他管理活動一樣,是人類社會的必然產物。人類為了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物質生活條件,就必須共同生活,以一定的生產方式相互結合起來,建立一定的社會秩序,保證整個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只要存在人類群體的共同生活,就有管理問題,正如馬克思所言:“一切……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37.行政管理*早萌芽于原始氏族和部落公共事務的管理。關于這一點,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考察和論述。他在考察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臘人的氏族、羅馬的氏族、凱爾特人的氏族、德意志人的氏族的生活和歷史之后,發現原始氏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設有氏族機構,如“議事會”、“聯盟議事會”、“人民大會”和“巴賽勒斯”(軍事首長)等,以及有相應的人員來管理原始氏族和部落的公共事務,如保護共同財產、指揮協作勞動、管理共同的墓地、宣布對外戰爭、解決內部爭端、監督用水、主持祭祀活動等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這些氏族機構及其人員可以說是行政管理機構及其管理人員的萌芽。 但文明時代的行政管理是從有了國家組織才開始的,而國家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以及階級的出現而產生的。由于階級的出現和財富的迅速集中,“氏族團體的成員再也不能集會來處理自己的共同事務了;只有不重要的事情,例如宗教節日,還勉強能夠安排。除了氏族團體有責任并且能夠予以保證的需要和利益以外,由于謀生條件的變革及其所引起的社會結構的變化,又產生了新的需要和利益,這些新的需要和利益不僅同舊的氏族制度格格不入,而且還千方百計在破壞它”同②185.。于是,氏族制度被國家代替了。 國家的產生標志著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行政管理正式產生。在國家產生以前,氏族機構對公共事務的管理還只是一種社會職能。國家產生以后,國家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運用國家機器這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強制力量,按照本階級的意志支配社會生產和生活,對社會公共事務實行管理。自此以后,行政管理既是國家實施管理的一種社會職能,也是一種政治職能;作為行政管理對象的社會公共事務,既有公共性的一面,也有階級性的一面。而且,隨著社會組織要素、經濟結構、政治權力結構以及社會溝通網絡的變化,各個社會階段的行政管理有著不同的內容和特點。美國行政管理學家弗雷德?W?里格斯(Fred W?Riggs)在其《公共行政生態學》一書中分三種形態來對此進行考察。這三種形態分別是:融合型――農業社會的行政管理模式;衍射型――工業社會的行政管理模式;棱柱型――過渡社會的行政管理模式里格斯.行政生態學.金耀基,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融合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農業生產力為經濟基礎,經濟結構與行政結構重疊,行政制度同時也是一種分配制度,土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大事務,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心;在社會結構方面,以家庭主義為基礎,裙帶風盛行,個人才能和社團利益微不足道;在權力結構方面,一切權力來自君王,君權至上,政治與行政不分;社會的溝通渠道不暢通,行政權威主要來自武力的強制,而不是人民的認同,實行專制集權統治。 衍射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工業生產力為經濟基礎,整個行政管理制度市場化,行政官員通過出售“服務”來換取“職位”;在社會結構方面,不再以家庭為主,而以次級組織如各種職業社團、經濟社團為基礎,社團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重要影響;在權力結構方面,貫徹分權與制衡原則,行政官僚的權力受到限制;社會的溝通渠道暢通,公民參政意識濃厚,公民的利益要求可以轉化為政府政策;行政管理專業化、職業化、法制化,行政管理的價值觀是追求較高的行政效率。 棱柱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既具有農業社會行政管理的一些特征,也具有工業社會行政管理的一些特征;社會經濟雖然有了市場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非經濟因素仍然對行政管理產生較大影響;傳統社會的行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被拋棄,但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不同的體制、習俗和觀點同時并存,家族、裙帶關系和社會背景還在影響行政官員的升遷,政府的制度、法規發揮不了應有的約束和規范作用;政治權力與行政權力尚未完全分離,行政管理的專業化、職業化和法制化程度不是很高。上述三種行政管理模式大體上反映了人類社會行政管理活動的三個發展階段。當然,即使在同一階段,不同的國家由于具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不同的行政管理價值觀,其行政管理活動也有不同的特點。
行政管理學(第5版數字教材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系列 作者簡介
郭小聰 管理學博士,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此外,還曾訪問過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法國艾克斯-馬賽第二大學、瑞士洛桑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高校。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管理學、政府經濟學、政治學等。出版《中西古代政府制度及其近代轉型路徑約束比較》《地方政府與失業治理》《政府經濟職能與宏觀管理》《行政管理學》《政府經濟學》《官僚制內幕》等學術專著、教材和譯著多部,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專著《中西古代政府制度及其近代轉型路徑約束比較》獲得第二屆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政府經濟學》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