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哥倫比亞的倒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8950
- 條形碼:9787542668950 ; 978-7-5426-689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哥倫比亞的倒影 本書特色
★ 木心親自編訂的首部簡體中文版作品—— 越來越多的人在讀木心,就是從這一本書的誕生開始的。“如果不滿懷希望,那么滿懷什么呢……”《哥倫比亞的倒影》是木心編訂的首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內中選編《九月初九》《竹秀》《空房》《哥倫比亞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賦》等*能表現木心行文風格的散文十三篇。 ★ 木心定稿×首次布面精裝—— 木心手寫文章,就像手工一樣,看上去一氣呵成,其實通常改六七次,好文章是磨出來的。甚至從1986年《散文一集》在臺北出版,這是木心開山之作,到2006年修訂為《哥倫比亞的倒影》在中國大陸亮相,也還在推敲字句。此后,木心系列出版由理想國完成委托。今理想國“木心全集”匯齊15種文字著作(包括講稿《文學回憶錄》《木心談木心》),一字一句,悉從木心生前的定稿(及陳丹青聽課筆記),素雅設計,由設計師陸智昌擔綱,均首次布面精裝。
哥倫比亞的倒影 內容簡介
“如果不滿懷希望,那么滿懷什么呢……” 《哥倫比亞的倒影》是木心編訂的**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內中選編《九月初九》《竹秀》《空房》《哥倫比亞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賦》等*能表現木心行文風格的散文十三篇。
哥倫比亞的倒影 目錄
【上輯】 十二篇
九月初九
童年隨之而去
竹秀
空房
論美貌
遺狂篇
同車人的啜泣
帶根的流浪人
兩個朔拿梯那
林肯中心的鼓聲
哥倫比亞的倒影
明天不散步了
【下輯】 上海賦
從前的從前
繁華巔峰期
弄堂風光
亭子間才情
吃出名堂來
只認衣衫不認人
后記
哥倫比亞的倒影 節選
◎ 陳丹青《我的師尊木心先生》選摘 今天,我一再提醒我的陳述必須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學生,不是一位有資格評價文學的人。當此向大家介紹先生,我實在做不到像他的文字那樣精確而恰如其分。我不敢說在座的朋友中沒有一位讀過先生的文章。人不能單憑一篇文章認識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這樣豐富、深沉而多變的作者;然而有時一段詞語、一句話,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這樣的作家。前天,當我接到印刷廠送來的**冊木心散文集,翻閱那些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閱讀過無數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個無解的謎——他來路寬闊,但沒有師承,他秉承內在的意志,但沒有同志,他與文學團體和世俗地位絕緣,他曾經長期沒有讀者,沒有知音,沒有掌聲……這是他所追求的嗎?多年來龐大的中國文學群體之外,我看見,這個人自始至終單獨守護著、同時從不受制于五四開啟的價值、精神與世界觀,憑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續回應并超越五四那代人遠未展開的被中斷的命題——譬如白話文如何成熟?譬如傳統漢語在當代文學的命運與可能性,譬如中文寫作與世界文學的關系,譬如在世態與時代的種種變幻中怎樣以文學挽救文學……我們或許會說,幾代文學家都在尋索實踐同樣的命題,但現在有了比較的機緣:一端,是我們歷來所見的龐大的中文寫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書。我們會看見,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點無有,前者所無有的,請在木心先生書中見——我所謂的“有”與“無有”,是指什么呢? 這一層意思,在諸位閱讀木心之前,在諸位獲得各自的心得——或沒有心得——之前,我應該緘默……
哥倫比亞的倒影 作者簡介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1982年定居紐約,晚年歸根故里烏鎮。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種著作,即散文小說系列6種《哥倫比亞的倒影》《瓊美卡隨想錄》《溫莎墓園日記》《即興判斷》《素履之往》《愛默生家的惡客》,詩歌系列6種《西班牙三棵樹》《我紛紛的情欲》《詩經演》《巴瓏》《偽所羅門書》《云雀叫了一整天》,包括答問錄1種《魚麗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學史講座”整理成書《文學回憶錄》(即聽課學生陳丹青筆記),及作為《文學回憶錄》補遺的《木心談木心》。陳丹青說,《文學回憶錄》布滿木心始終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數家珍的文學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樣持久地影響了這個人。 英國BBC制作大型文獻紀錄片《世界文明》(20世紀以來的公眾藝術教育電視片經典),中國部分,擬拍攝宋元以降的山水畫。這部電影將探討逾千年的中國山水畫歷程,但需要一個作為開場的故事,以便詮釋山水畫藝術的力量,以及描繪山水畫的理由,攝制組找來,“木心可能是這部關于山水畫電影的第一個故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