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銀幕旁白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3513
- 條形碼:9787807683513 ; 978-7-80768-351-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幕旁白 本書特色
◆文學評論家、“跨界”影評人周澤雄突破自我的嘗試!以筆為刀,剖析電影藝術,雕刻人性塑像 ◆24次穿越銀幕與現實的邊界,旁征博引,自由來去 ◆他站在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討論士兵的恐懼、街痞的善、孩子的謊言、私仇的正義性、新聞人的職業道德,但并不作出居高臨下的審判 ◆避開輕巧淺薄的話術,轉身向沒有答案的山谷走去,執著于追問復雜且本真的問題,在探尋的過程中不斷刷新觀影體驗和人生體悟 ◆兼具慧眼與魔筆,于得體幽默之中盡顯機鋒,金句頻出,隨處可見讓人會心一笑的靈光時刻 ◆如果你喜愛電影,無論是“專業影迷”還是“業余影評人”,只要你想收獲獨特的觀影角度、思考快感和閱讀驚喜,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銀幕旁白 內容簡介
《銀幕旁白》是文學評論家周澤雄的**部影評集,共包含24篇文章。作者以筆為刀,剖析電影的藝術審美肌理,及鼓動心臟的現實血脈。他關注宏大敘事中被遮蔽的個體,凝視隱藏在戲劇情節之下的人性幽微處,從銀幕之中到銀幕之外,探尋電影藝術對現實的映照之法。他不僅談論電影本身,如為人做嫁衣的職業編劇,歷史人物的虛實演繹,電影與文學間的差別與聯系,電影在政治正確與藝術正確之間的抉擇;他還借電影探討正義、人性、善惡等話題,如真實戰爭中士兵的恐懼,處于灰色地帶的正義的多重面向,司法與人情的糾葛,以及瘟疫災難中的個體苦難……作者兼具慧眼與魔筆,以蘊含能量的智性表達和豐富的語言修辭,綴以恰到好處的幽默調侃,呈現了一場閱讀盛宴,讓我們在凝神思考時亦能會心一笑。
銀幕旁白 目錄
自序/IV
編劇多是憋屈人/2
“請不要透露影片的結局”/16
好電影值得看三遍/28
丘吉爾的扮相/42
士兵的悲歌/56
戰火中的荒誕與詩意/70
一戰的秘密:人類不配發動戰爭/84
間諜的道德底色/98
彈道里的正義/112
良知英雄/126
律師:銀幕贏家/140
法官:自帶神性的凡人/154
消化生鐵/168
福兮禍兮的未來/182
公民社區的有罪推定/196
先知與鄉人/208
銀幕上的文學像素/220
加減之道/232
街痞的詩情/246
虛實奸雄/260
從勞倫斯到丘克/274
凱和她的新聞戰士/288
槍管發燙的影壇老兵/302
一個人、一座山與一萬張面孔/316
銀幕旁白 節選
“請不要透露影片的結局”(節選) “請不要透露影片的結局”作為一項禁令,不僅對《控方證人》有效,也對大多數新上映的電影生效。所以,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寫電影評論的人很多,出色的電影批評家卻相對罕見。影評家受困于劇透禁令的同時,也會因情緒低落,造成別種精神狀態的流失,而倘若他們無須顧慮電影公司和觀眾的臉色,就會大有不同。 比例上說,一部新書獲得的評論,平均只及一部電影的百分之一。國產影片《我不是藥神》(2018年)上線不久,豆瓣網上即出現一萬多篇評論,短評更是達到20余萬條。 不值得評論的書,一般也就不值得謾罵,它就像一艘失去打撈價值的沉船。而不值得贊美的電影,卻非常值得承受海量唾沫,因為相比讀者,觀眾總是更喜歡行使消費者的監督權。這是電影特有的兩極放大現象,而電影評論者廁身其間,必須對自己“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身份有一份自覺和警覺,他們必須想到影迷和影星一樣不好惹。如果因疏忽而過度劇透,他們很可能會葬送自己的影評前程。而在獲得這份職業的過程中,他們一般也缺乏文學評論者的自在性和獨立性。喬治?奧威爾作為分別為報刊寫過書評和影評的作家,他的比較令人傷心!案鶕业慕涷,”他說,“書評者要比電影評論者強得多,因為,電影評論者連在自己家里干活都做不到,他得在上午參加電影展,除了個別例外,他們都會為了一杯劣等雪利酒而出賣自己的尊嚴! 讀電影評論,觀眾較難知曉完整劇情,情節介紹往往點到即止,省略號和問號潛伏在文字中;或者,評論者干脆假定讀者都已看過電影,展開評論前直接省略劇情。一名同時受到電影公司和觀眾喜愛的評論者,必須把劇情介紹弄到恰巧引起觀眾流涎的程度,絕不能更多,如此,它成了一種“魚餌式評論”,作者更像產品推銷員,而非藝術批評者;類似的評論也更像電影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像文學評論那樣具有擺脫依附性的獨立意志。有些作者出于真誠的批評理念不得不提及關鍵情節時,會向讀者發出“劇透”預警,流露出“請勿見怪”的神態,為自己不慎觸犯雷池向讀者告饒請罪。這不奇怪,所有評論者都明了一個事實:相較于你的評論,讀者更在乎獨自面對驚奇的權利,一種類似“審美初夜權”的原始禁忌,評論者必須火燭小心,避免傷及它,它已然構成電影批評的專屬倫理。所以,我們在那些還算優秀的電影評論里,也會頻頻撞見一種怪象:分析和結論不匹配,在俏皮、犀利、重大的結論背后,分析論證總是缺斤短兩。 理想的電影批評,當以看過相關電影者為目標讀者,但評論者無權設定讀者門檻,他們只能反復提醒自己:劇透是一種惡。
銀幕旁白 作者簡介
周澤雄,1963年2月生于上海,1984年畢業于華東師大中文系,現居上海。隨筆家、評論家,著有《知識分子的筆墨事功》《說文解氣》《望文號脈》《性格卡片》《青梅煮酒》《周澤雄新批》等。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