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71579
- 條形碼:9787201171579 ; 978-7-201-17157-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本書特色
1. 作者的文筆精湛,古文功底深厚,全書既嚴謹可靠,又輕松有趣。 2. 一本不一樣的傳記文學,以二十二位古代名士的作品為線勾勒出他們的青年經歷。 3. 作者獨特的敘述角度,讓讀者可以換一個視角來看那些功成名就的古代名人。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中國歷史上的二十二位文化名人的青年時期,作者翻閱大量歷史典籍和資料,以亦莊亦諧的筆調講述這些文化名人青年時期的故事,使他們的形象更為立體,讓讀者看到這些名人在青春時期的選擇與放棄,作者的現代化的語言來講述這些古代名人的青春故事,并輔之以名人的作品與語錄,給讀者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也許從這些歷史上的文化名人身上,讀者也能遇見另一個自己。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目錄
**章 情致性格,是一生的底色
003 佛系青年沈復:沒有大富大貴,只有雅趣至上
016 文武全才辛棄疾:我的氣質,源自我的經歷
029 孤高青年阮籍:不屑社交
039 草書達人懷素:這一路走來都是為了寫
第二章 在*好的時光,遇見*珍貴的人
053 優游青年杜甫:感謝年少時的相遇
064 烏衣公子納蘭容若:過去的浪漫里,我*懷念你
077 博聞強記李清照:浪漫如我,遇此良人
091 上進青年元。簶诽熘^我心憂,知我何求
第三章 學海無涯,誰有青云之志
105 《詩經》忠粉匡衡:家里窮,光源都是偷來的
117 偏科青年姜夔:人生真的寂寞如雪
130 頓悟青年陳子昂:習武救不了我自己
141 學霸青年歐陽修:那些前輩教會我的事
第四章 社會新人,請多多指教
155 仕途中行走的陸游:得罪小人,非我所愿也
167 驕傲少年王勃:傲氣與文氣齊飛,才子共萌新一色
178 善思青年周敦頤:人生無常,記得傳遞正能量
第五章 情緒是一杯酒,在心里發酵了
193 重瞳皇子李煜:拖延減壓大法十級學者
206 高門公子曹雪芹:當命運磨煉自己
218 謎團詩人李商隱:青春是首無題詩
第六章 少時堅守,此心如一
231 追愛千金卓文君:做自己,我*酷
245 正直青年湯顯祖:實力拒絕隨大流
256 雙面才子董其昌:逆轉現狀,我能化腐朽為神奇
266 書法少年王羲之:相親而已,不要太過拘束自己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節選
沈復這個名字,總是和《浮生六記》一起出現在中學語文課本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一份童趣成了大家回憶里的共有財產——每個人都記得有這么一個孩子,視力好得出奇,能張目對日,還能明察秋毫。 當然,沈復并不是一生下來,就被告知要完成寫作大任的。雖然《浮生六記》是個不凡的成就,但這并沒有為他的青春添上什么不一樣的色彩。他走過普通又平凡的一生,在青春時期,嘗過落魄和失敗的滋味,走著普通人必經的道路,也和妻子陳蕓度過十分美妙的時光。他和現在許多想要歲月靜好的青年們一樣,在好與壞的種種經歷里,懷著對理想生活的憧憬,努力過好每一天。 01 沈復從小就是一個有趣的人。 在兒童時期,他對著蚊子發起了呆。他想,空中亂飛的蚊子就像鶴一樣,細腿是鶴立于云端的根基,薄翅是鶴舞動的羽。再配上青煙,仙境油然而生,正是《浮生六記》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童趣》片段:“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他別樣的審美情趣由此可見一斑!陡∩??閑情記趣》繼續讀下去,會發現長大后的沈復喜歡上了花藝,對修剪花枝、插花都頗有研究。他常常自己動手,也漸漸總結出了些許心得攻略。 單單是看沈復的閑情意趣,大概要以為這少年是個高門公子,畢竟只有衣食無憂才有心思琢磨這些風雅精致的東西。但翻開沈復的生平介紹我們會發現,他不過是一個普通讀書人家的孩子,而且除了《浮生六記》,甚至找不到關于他的其他資料,可見他在自己的時代,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書生。 在人人都追求功名利祿的古代,沈復是一股“清流”。 他的同齡人中,有個叫王宗誠的少年,早早參加科舉,27歲進士及第,成為翰林院編修,端起金飯碗,走上人生的星光大道。而沈復呢,雖是個讀書人,但并未參加科舉考試。 余自績溪之游,見熱鬧場中卑鄙之狀不堪入目,因易儒為賈。 ——〔清〕沈復《浮生六記??浪游記快》 這一句,也是沈復25歲時的真實想法。 別人家的孩子27歲當公務員,而沈復卻在這個年紀表達了對官場的厭惡。短短幾個形容詞,透露出濃濃的不喜歡。還因為這一句略帶吐槽的描寫,“卑鄙”這個詞,從沈復之后,又多了一層“低級”“惡劣”的意思。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其實在沈復這個時代,雖然八股盛行,但就如同今天依然有部分青年不愿參加高考和研究生考試一樣,當時也有很多讀書人表示志不在科舉。一部分讀書人會選擇像沈復的爸爸那樣,不去參加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考試,直接跟隨老師實習,做幕僚工作,游走于官場。人生志向呢,是不求光耀門楣,只求養家糊口,這倒與今天不少人的佛系心態非常相似。 在家庭普通、本人默默無聞的情況下,如果非要問,為什么沈復的審美水平這么高?大概是因為自小生活在蘇州,耳濡目染的緣故。 沈復的家在蘇州城的滄浪亭邊上,生態環境良好,人文環境一流。說起滄浪亭,這是個十分有古意的園林,沈復所在的年代再往前推七百多年,歐陽修還在這里喝過酒、作過詩。那個時候,滄浪亭屬于蘇舜欽,他建了這個園林,因為一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而將其命名為滄浪亭。
古人的青春也迷茫 作者簡介
侯悅,女,陜西省作協會員,畢業于中山大學,現居西安。全職筆譯工作者,也是一名兼職作家。已出版作品《活在大唐》。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