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2402
- 條形碼:9787543232402 ; 978-7-5432-324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其他如何參與會議? ★ 對話范例:讓你自信應對動議、提名、選舉、表決、辯論和修正案 ★ 實用貼士:讓會議井然有序,直切正體 ★ Q&A:專設一章回答讀者的常見問題 不確定在會議上該做什么? ★ 附錄的便捷表格告訴你在會議上該說什么 被指派到了某個委員會?被選為代表大會代表?被選舉為官員或董事會成員? ★ 對應章節清晰講述具體問題和相應情況下的具體職責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內容簡介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西方普遍認可的議事規范,被廣泛運用于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議事活動之中。自1876年首次出版以來,《羅伯特議事規則》各版次累計銷售已達600余萬冊。本書是《羅伯特議事規則》第12版的簡明版,由《羅伯特議事規則》作者團隊親筆撰寫。 《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用簡潔易懂的語言介紹了議事過程中*常用到的規則,提供了各種議事情形下的對話范本,讓讀者對規則的使用有直觀的了解,是各類組織**的議事參考手冊。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目錄
前言 組織治理和群體有序決策的工具
**篇 為什么要有規則
第1章 到底為什么開會需要議事規則
第二篇 當你要參加一場會議
第2章 會議中會發生什么
第3章 會議上如何作出決定:動議的處理
第4章 辯論
第5章 修正案
第6章 改期和委托
第7章 會議組織如何改變決定
第三篇 表決和選舉
第8章 表決
第9章 提名與選舉
第四篇 章程和各類規則
第10章 規則的基本類型
第11章如何貫徹和暫緩規則
第五篇 進階
第12章 查閱規則:如何使用《羅伯特議事規則》第12版
第13章 常見問題
第14章 動議總述
第六篇 當你已當選或被任命
第15章 主持人和副主持人
第16章 秘書
第17章 財務官
第18章 董事會成員
第19章 委員會主持人和成員
第20章 代表大會代表和候補代表
附錄
表A 主持人如何處理動議
表B 主持人何時起立或坐下
表C 主持人如何主持會議
表D 動議規則表
表E 成員如何措辭
如何在開會時用好這本書……
索引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節選
第1章 到底為什么開會需要議事規則 你經歷過多少次糟糕的會議?是不是經常感覺主持人沒有維護好秩序?有沒有覺得有些事情不知道為什么就倉促決定了,而有些事情又在一些細枝末節上沒完沒了?有沒有想過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當一群人想要一起做事的時候,大家就必須首先就“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達成明確的共識。換句話說,大家必須互相協作,共同決策。有時可能需要首先專注于討論“要做什么”,有時可能對于“要做什么”已有共識,那么決策的重點就是“如何去做”。 如果只有三四個人一起開會,那你可能覺得并不需要什么議事規則,大家按照開會的一般常識也應該可以把會開好:幾個人找個地方一起坐下來,心平氣和,認真討論,抓緊時間,形成決定。大家都努力達成共識,即使不能做到每個人都同意,只要其中多數的幾個人有比較主導性的意見,其他幾個人也愿意接受。然后,其中的牽頭人把會議的決定記錄下來,并給每個人都留一份。 但如果有五六個人一起開會,那你很快就會發現,要想把會開好,還是得建立一些規矩,不然會出現各種亂象。可能有好幾個人同時在說話,又有些人卻根本插不上話。人們說著說著就跑題了,甚至根本就忘了本來的議題是什么。甚至會議開完了大家卻不知道這會議到底決定了什么,更糟糕的是,大家對于決定了什么各有各的理解。 要想避免這些亂象,首先得挑選一個人來“主持”會議。主持人每次只請一個人來發言,同時保證發言的人不被隨意打斷,還要確保大家不跑題,并且把議題逐漸明確下來,形成具體且措辭嚴謹的議案,然后還得把議案的文字記錄下來。*后,大家就議案做表決,除非很顯然大家都同意,那么不表決也可以,但無論如何,會議的決定都是清楚明白的。 如果參加會議的人數達到12—15人,那又到了一個臨界點,我們基本上可以說這是“標準規模”(full scale)的會議了,需要更嚴格、更正規、更精心設計的程序和規則。這里產生了一種看似自相矛盾實則嚴謹一致的理念:會議組織要想維護自己行動的自由,就必須建立規則的約束。 這里所需要的規則,其目的不僅僅是要維護秩序,還要解決問題、處理爭議、產出成果。更為重要的是,不僅僅要實現上述這些目標,還要保證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對于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公平公正的。所以事情遠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 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應該請會議的主持人來實施這些規則。主持人得負責判斷和決定很多細節問題:誰應該在什么時候發言?如何保證會議不偏離正常的軌道?議而不決怎么辦?分歧嚴重怎么辦?沒什么分歧的時候想要加快進度又要怎么辦?如果議案的表決時機看起來還不成熟,該怎么辦?對于長期存續的組織,如果想要把議案改期到下一次會議繼續考慮,又該怎么辦?參會的人數眾多時,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成為絆腳石。 如果你試著擔任過會議的主持人,你應該很快就會認識到這樣一條關于開會的道理:如果沒有一套成熟完整的議事規則作為指引,恐怕誰也沒有辦法僅憑常識和感覺,5就能在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做好一個公平公正的主持人。 通用議事規則(parliamentary procedures)就是一套用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的規則和傳統。其中有些部分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不過其基本內容主要還是由英國議會(English Parliament)在幾個世紀的嘗試和摸索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也是為什么“通用議事規則”的英文名稱是“議會的”(parliamentary)“規則”(procedure)。 多數人都參與過不同類型的組織,但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其實這些組織跟政府立法機構之間,有著非常本質且重要的相似點,那就是:舉行會議,協商和表決即將采取的行動。依據這一點來說,它們都屬于“協商會議”(deliberative assembly)。 主要的立法機構通常會制定一整套自己特定的議事規則。但對于一般的組織而言,制定自己專門的議事規則難度就太大了。組織的架構要符合自身實際情況,所以會各不相同,但說到議事規則,*好不同的組織用于決策的議事規則大體是相同的,也就是通用的。如果一個人加入不同的組織,就得學會不同的議事規則才能參與決策,那實在很麻煩。“通用議事規則”就是這樣一套通用的、標準的且廣受認可的議事規則。 當今美國的通用議事規則,雖然起源于英國議會的實踐,但已經演變得有所不同。杰出的工程師、美國陸軍退役準將亨利·馬丁·羅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 1837—1923年)對此貢獻卓著。羅伯特將軍憑借自身努力,致力于議事規則的研究,并在許多組織中積極實踐。他于1876年首次出版《羅伯特議事規則》(Roberts Rules of Order),該書迅速被奉為議事規則的權威標準,以至于人們一說到什么是正確的會議規則,往往就會說“依據《羅伯特議事規則》……”。
新書--羅伯特議事規則·簡明版(第三版) 作者簡介
亨利·M.羅伯特三世 羅伯特將軍之孫,美國馬里蘭州議事規則專家協會主席,美國議事規則專家協會會員。 丹尼爾·H.霍尼曼 美國馬里蘭州律師,馬里蘭州議事規則專家協會前主席。 托馬斯·J.鮑爾奇 常駐華盛頓的院外活動家和立法分析師,美國議事規則專家協會會員。 丹尼爾·E.西博爾德 霍夫斯特拉大學數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邏輯學和集合論。 希姆爾·戈伯 議會議員,編輯。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