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6237
- 條形碼:9787532786237 ; 978-7-5327-862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本書特色
《反對闡釋》是與波伏娃、阿倫特并稱西方當代*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蘇珊·桑塔格久負盛名的文集之一,也是奠定其美國“現有的目光*敏銳的論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該評論集的鋒芒遍及歐美先鋒文學、戲劇、電影,集中體現了“新知識分子”“反對闡釋”與以“新感受力”重估整個文學、藝術的革命性姿態和實績。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內容簡介
《反對闡釋》是蘇珊??桑塔格Z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國“現有的目光Z敏銳的論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評論的鋒芒遍及歐美先鋒文學、戲劇、電影,其重要性不在于對具體藝術家和作品的分析和評判,而在于它分析和評判的方式!斗磳﹃U釋》集中體現了“新知識分子”“反對闡釋”與以“新感受力”重估整個文學、藝術的革命性姿態和實績。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目錄
Ⅰ001
反對闡釋003
論風格020
Ⅱ051
作為受難者之典范的藝術家053
西蒙娜·韋伊066
加繆的《日記》070
米歇爾·萊里斯的《男子氣概》082
作為英雄的人類學家092
喬治·盧卡奇的文學批評110
薩特的《圣熱內》125
納塔麗·薩洛特與小說134
Ⅲ151
尤內斯庫153
論《代表》166
悲劇的消亡177
劇場紀事188
馬拉/薩德/阿爾托222
Ⅳ239
羅貝爾·布勒松電影中的宗教風格241
戈達爾的《隨心所欲》267
對災難的想象286
杰克·史密斯的《淫奴》310
雷乃的《慕里埃爾》319
關于小說和電影的一則札記334
Ⅴ339
沒有內容的虔誠341
精神分析與諾曼·O·布朗的《生與死的對抗》
350
事件。阂环N極端并置的藝術359
關于“坎普”的札記375
一種文化與新感受力401
后記:三十年后……417
譯后記425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節選
內容是對某物之一瞥,如剎那間之一遇。它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內容。 威廉·德·庫寧,采訪 惟淺薄之人才不以外表來判斷。世界之隱秘是可見之物,而非不可見之物。 奧斯卡·王爾德,書信 1 *早的藝術體驗想必是巫術的,魔法的;藝術是儀式的工具(請參照拉斯柯、阿爾塔米拉、尼奧、拉帕西伽等地的洞窟繪畫)。*早的藝術理論,即古希臘哲人們的藝術理論,提出藝術是模仿,是對現實的摹仿。 正是在這一點上,藝術價值的獨特問題出現了。這是因為,模仿說,就其術語本身來說,要求藝術證明自己有正當的理由。 提出這一理論的柏拉圖似乎就已經這么做了,為的是判定藝術的價值不可靠。由于他認為平常諸物自身就為模仿物,是對超驗的形式或結構的模仿,因此即便是對床的*出色的摹畫,亦不過是“模仿的模仿”罷了。對柏拉圖來說,藝術既無特別之用(畫出來的床并不能用來睡覺),在嚴格的意義上說也無真實可言。亞里士多德為藝術辯護而提出的那些理由并沒有對柏拉圖的以下觀點形成真正的挑戰,即所有藝術皆為精巧的以假亂真之物,因而是謊言。然而他的確對柏拉圖的藝術無用論提出了異議。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看法,不管藝術是否是謊言,都具有某種價值,因為它是一種治療方式。亞里士多德反駁道,畢竟,藝術是有用的,在喚起和凈化危險情感方面有醫療作用。 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而言,藝術模仿論是與藝術總不外乎是具象藝術這一假定相輔相成的。不過,模仿論的擁護者們卻不必無視裝飾藝術和抽象藝術的存在。但用不著超出模仿論所劃定的那些問題,就能修正或拋棄藝術必定是“現實主義”這一謬見。 事實上,西方對藝術的全部意識和思考,都一直局限于古希臘藝術模仿論或再現論所圈定的范圍。正是因為這一理論,藝術本身——而不是既定的藝術作品——才成了問題,需要辯護。也正是對藝術的這種辯護,才導致那種奇怪的觀點,據此我們稱為“形式”的東西被從我們稱為“內容”的東西分離開來,也才導致那種用意良苦的把內容當作本質、把形式當作附屬的轉變。 即便是在現代,在大多數藝術家和批評家業已放棄藝術是外部現實之再現這一理論而贊同藝術是主觀之表現的理論時,模仿說的主要特征依然揮之不去。無論我們是基于圖像(作為現實之圖像的藝術)的模式來思考藝術作品,或是基于聲明(作為藝術家之表達的藝術)的模式來思考藝術作品,頭一個想到的仍是內容。內容可能已發生變化。它現在或許不那么有具象性,不那么有明顯的現實色彩。然而人們依然斷定,所謂藝術作品就是其內容;蛘,正如現今人們通常表述的那樣,藝術品原本就是說什么的(“X說的是……”,“X想說的是……”,“X說過……”,等等,等等)。 2 我們誰都無法回歸到當初在理論面前的那種天真狀態,那時,藝術并未感到需要去證明自己的正當性,人們也不去探問藝術作品在說什么,因為人們知道(或自認為知道)藝術作品在做什么。從現在起,一直到我們意識的終結,我們都無法擺脫為藝術辯護的責任。我們頂多是不贊成這種或那種辯護的手段而已。確實,我們有義務去推翻一切對當代的需要和實踐來說已經變得特別愚鈍、煩瑣或者遲鈍的為藝術辯護或證明藝術正當的手段。 內容說本身在今天就是這種情形。無論內容說以前是怎樣的,它在當今看來主要是一種妨礙,一種累贅,是一種精致的或不那么精致的庸論。 盡管眾多藝術門類中已發生的那些切切實實的變化似乎已使我們遠離了那種認為藝術作品首要地是其內容的觀點,但該觀點仍在起著非同小可的支配作用。我要指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該觀點現已偽裝成一種接觸藝術作品的方式而被永恒化了,根深蒂固于大多數以嚴肅的態度來看待一切藝術的人們之中。對內容說的這種過分強調帶來了一個后果,即對闡釋的持續不斷、永無止境的投入。反之,也正是那種以闡釋藝術作品為目的而接觸藝術作品的習慣,才使以下這種幻覺保持不墜之勢,即一定存在著藝術作品的內容這種東西。
新書--譯文經典:反對闡釋(精裝)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1933—2004),美國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她被認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爭議性的女作家及評論家之一,與西蒙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并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家”。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以其才華、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她對時代以及文化的批評包括攝影、藝術、文學等。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疾病的隱喻》和小說《火山情人》等。2000年,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獎,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及德國圖書大獎——德國書業和平獎。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