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03547
- 條形碼:9787512603547 ; 978-7-5126-0354-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 本書特色
汪精衛從革命志士淪為漢奸國賊,一生坎坷,一步錯,步步錯。 謹以本書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遴選出在辛亥革命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力求客觀真實地記錄他們的生平事跡,他們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和影響,以及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生命運,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和人物角度,闡述辛亥革命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功績,揭示其歷史必然性和時代局限性,總結辛亥革命的經驗和教訓。《辛亥革命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則是該系列叢書中的一本,講述了汪精衛從革命志士淪為漢奸國賊的坎坷一生。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 內容簡介
本書為《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中的一本,講述了汪精衛的坎坷一生,汪精衛是辛亥時期的政治活動家,也是抗戰時期的漢奸國賊。 汪精衛日本政法大學畢業,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 曾任《民報》主編。參與謀刺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武昌起義后獲釋。1924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并任宣傳部部長。廣東國民政府成立時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七一五分共事件,寧滬漢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九一八事變后,蔣、汪合組政府,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長。抗戰爆發后任國防*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后來離開重慶逃至河內,發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10月在南京組建偽國民政府,汪任“國府主席” 兼“行政院長”“中央政治委員會*高國防會議主席”。1944年11月,汪病死于日本名古屋。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 目錄
**章 清貧身世
一、少年坎坷,兄弟同中秀才
二、負笈東渡,留學日本
第二章 革命伊始
一、同盟會員,《民報》主筆
二、奔走南洋,萍蹤無定
三、邂逅相逢,一見鐘情
第三章 辛亥風云
一、謀刺攝政王,名揚中外
二、辛亥出獄,身兼南北參議
三、兩次赴歐,異國逍遙
第四章 國共合作
一、支持孫中山,改組國民黨
二、“國父”病危,起草遺囑
三、當仁不讓,我是“老大”
四、右派發難,廖仲愷遇刺
五、蔣介石挑戰,遭遇“中山門”
第五章 分共反共
一、勉強的“左派”,分共元兇
二、東征討蔣,勢不兩立
三、寧粵對立,黯然去國
第六章 改組領袖
一、軍事反蔣,“護黨救國”
二、逼蔣“下野”,“非常會議”主角
三、倒蔣不如聯蔣,蔣汪合作
第七章 對日妥協
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二、政治巨案,遇刺風波
三、西安事變,進退失據
四、應對侵略,“低調俱樂部”
第八章?? 叛國投敵
一、日本誘降,重光堂密約
二、“和平運動”鼻祖,重慶出逃
三、風聲鶴唳,河內遇刺
第九章?? 汪偽政權
一、赴日和談,甘當傀儡
二、密約談判,高、陶反水
三、賣身投靠,粉墨登場
第十章?? 窮途末路
一、親自出馬,反共“清鄉”
二、推銷漢奸理論,奴化教育
三、燈枯油盡,病殞日本
四、鞭尸揚塵,魂歸無處
汪精衛年譜簡編
辛亥著名人物傳記叢書:汪精衛 節選
廣州國民政府建立后,國民黨右派集團是極為不滿的,決定對左派予以打擊,妄圖借暗殺手段,殺一儆百,造成恐怖氣氛,把革命勢力壓下去。他們選中的**個暗殺對象就是著名左派廖仲愷。為此,在胡漢民家中曾召開過 11 次會議,進行密謀策劃,出席的有胡漢民、胡毅生、鄒魯、林直勉、吳鐵城、孫科等人,有人主張殺廖仲愷,有人只主張倒廖仲愷,會議無結果。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黨朱卓文、梁鴻楷、魏邦平等人又在“文華堂”和魏邦平家中,多次密謀,組織了這次暗殺行動。香港英國政府答應資助 200 萬元,事成之后,梁鴻楷可以出任總司令,魏邦平可以擔任廣東省長。 1925 年 8 月 20 日,廖仲愷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被暗殺,同時遇難的還有中央監察委員陳秋霖。當天,就成立了由汪精衛、蔣介石、許崇智三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全權領導和處置一切。經過幾天偵查,從兇手陳順身上發現了破案線索,對于這次案件,胡漢民是知情的。對胡漢民的處理,汪精衛十分為難。第二天,胡漢民向汪精衛打聽消息,汪對他的提問不予回答。第三天,又去探聽,汪仍不作答。 8 月 24 日,汪精衛在蔣介石寓所開特別委員會會議,決定第二天逮捕“廖案”嫌疑犯,他還在廣州《民國日報》上發表《悼廖仲愷同志勖諸同志》和《悼陳秋霖同志》兩文。 24 日晚,胡漢民到陳璧君處打聽情況,二人一直談到三更,陳璧君對胡漢民進行了撫慰,并留他住下,胡漢民堅持冒雨回家。 1925 年 8 月 25 日,汪精衛下令逮捕“廖案”嫌疑犯林直勉、張國楨、梁士鋒、胡毅生、林樹巍、梁鴻楷、招桂章、楊錦龍等人。蔣介石派兵搜查了胡漢民的住所,當時胡漢民住在德宜西路他大哥胡青瑞家中。胡毅生、朱卓文已逃之夭夭,只抓到一個林直勉,胡漢民在搜查時,躲入附近一親戚家中,只將胡青瑞帶走。當天下午,經陳璧君等人去說情,才被釋放。 陳公博回憶說:“胡先生因為兄弟被捕,那天倉皇避到他親戚的家中,汪先生怕胡先生不安全,請他的夫人陳璧君陪他到黃埔軍官學校暫住。汪先生后來告訴我,許汝為還想藉這機會殺胡先生,汪先生對于這個提議不贊成,說胡先生只負政治上的責任,不負法律上的責任,因此通不過。不過因此胡先生的威信大損,難于安居廣州,及后算是由中政會(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派他到莫斯科考查政治,暫離中國,而胡先生則認為這是一種放逐,引為終身之恨。” 由于胡漢民與“廖案”有重大關系,如何處置胡漢民便成了大問題。在排胡問題上,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是一致的,但程度則各有區別。許崇智、蔣介石主張趁機將胡漢民殺掉;而汪精衛畢竟是一文人政客,而且他與胡漢民之間過去又有手足之情,不忍對胡漢民下毒手。汪精衛表示:胡漢民對“廖案”只負政治上的責任,不負法律上的責任。在汪精衛的勸說下,胡漢民才免去殺身之禍。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