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16759
- 條形碼:9787220116759 ; 978-7-220-1167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本書特色
寫給中國人的經濟學普及讀物,只要識字,就能看懂。帶你迅*了解經濟學全貌,建立經濟學思維。讓你在短時間內快速消化經濟學精髓,成為經濟達人。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經濟學的本質、經濟學獨*的思考方式以及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進行了系統而深入淺出的講解,并通過大量的案例,從日常生活、教育、職場、消費、投資、管理、人際關系、婚戀、家庭、社會文化等方面,多方面剖析了經濟學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經濟學規律對生活的巨*作用,幫助廣大讀者讀懂經濟學,掌握經濟學的精髓,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用經濟學的視角和思維觀察、剖析種種生活現象,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礎。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目錄
價格謎思:為什么“物以稀為貴”
PART01 市場—左右價格的神奇妙手
002 超市中總有賣不完的面包
006 電影院的爆米花要更貴一些
010 為什么說婚姻自始至終是壟斷交易
014 市場也有失去效力的時候
PART02 價值悖論—鉆石為什么比水珍貴
018 奢侈品總是越貴越好賣
022 運動鞋比輪胎還要昂貴
025 鉆石真的比水更有價值嗎
029 聰明人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PART03 彈性—為什么食鹽不搞促銷
032 超值午餐,虧本還是大賺
035 為什么豐產不能豐收
037 深夜出租車的優惠服務
039 產品價格越高,買的人卻越多
041 隨時微調你的就業指示燈
044 購物返券,卻不直接打折
PART04 均衡——買賣之間的討價還價
047 為什么“粗糧”比“細糧”貴
048 對手為什么總喜歡做鄰居
第二章 成本考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PART01 機會成本—“舍”與“得”的啟示
052 種小麥還是去釀葡萄酒
057 比爾·蓋茨為何早早退休
060 校園兼職犧牲的是什么
063 買不買車,這是一個問題
067 要獲得機會,就要付出代價
PART02 沉沒成本—追悔只是錯上加錯
070 沉沒成本:失去的永不能再回來
073 不要在吃自助餐時想要賺回本錢
077 摔壞了的照相機應該拿去修理嗎
080 航空公司虧本運營的秘密
PART03交易成本—買大杯咖啡是雙贏的選擇
085 商品一樣卻價格不同的神奇奧秘
089 組裝還是套裝,買哪種更實惠
091 吃肯德基,要網上訂餐還是上門自取
096 熱戀時???VS???分手時的交易費用分析
100 去星巴克應該買多大杯號的咖啡
103 真正了解顧客需求的商家更受歡迎
第三章 效益:如何提升你的價值鏈
PART01 競爭—適者生存的哲學
108 為什么漂亮的姑娘更愛打扮
111 為什么在大醫院看病難
114 為什么限塑令在小攤小販那里不靈
117 競爭優勢效應:我 我們=完整的我
120 合作是成功的“羽翼”
PART02 專業化—精通是好的通行證
124 為何會把藍領工人當寶貝
127 通用對麥當勞,極地對極地
130 地產企業如何結束野蠻生長困境
135 專于一門,還是多元發展
138 民營企業的職業經理人
PART03 附加值—長久的愛情需要加點料
142 看京瓷的附加價值三分法
145 利潤化是所有商家的追求
148 頭等艙是商人出差的
152 長久的愛情需要附加價值
156 增加產品附加值,讓它變得無可取代
159 謀求利潤,也別忘了附加值
161 砍掉成本,剩下的都是利潤
第四章 資源配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PART01 比較優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66 中國的大蒜和葡萄牙的酒
170 無論誰都擁有比較優勢
174 喬丹應該自己剪草坪嗎
177 能力是獲得天價收入的真實原因
180 找準比較優勢,才能找到適合的工作
183 推動專業化生產,打造自己的比較優勢
PART02 自由貿易—全球化已經不是寓言而是現實
187 全球化已經不是寓言而是現實
191 匯率送上的免費啤酒
194 在香榭麗舍大道掃貨的中國人
197 增加美國大片進口,切走了誰的蛋糕
201 開闊視野,從民族企業上升到全球公司
PART03 要素整合—天衣無縫的搭檔
204 無花果樹沒結果,砍了吧
208 大魚吃小魚,市場兼并無處不在
212 國際要素整合,要效率也要公平
215 企業合并比明星婚姻的失敗率更高
第五章 博弈策略:如何在博弈中占據上風
PART01 博弈模型—針鋒相對勇者勝
220 肯德基和麥當勞永遠是鄰居
224 言戰并非沖動,妥協也非理性
227 互惠互利是出于策略考慮
230 盲從無異于踩上一顆
234 學會倒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
PART02 囚徒困境—尋求合作
238 怎樣度過周末
242 企業合作共贏策略
245 化解囚徒困境,贏得天長地久
249 擺脫企業管理中的困局
PART03路徑依賴—成功的經驗也非不二法門
253 火箭助推器,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決定
256 如何才能選對池塘釣大魚
260 何時能夠停止英語的學習
263 過去的生活決定現在的環境
266 僵化的思維無法創造輝煌的人生
第六章 公共經濟:免費蛋糕不是多多益善
PART01 社會福利—從搖籃到搖椅的幸福護照
272 一張彩票可以幫助千萬人
276 只有不到2%的老人由福利機構照顧
280 從“養兒防老”到“保險防老”
283 農民得病,國家報80%醫藥費
286 社保體系是否應當私有化
PART02 公平—多干活反而高興
289 主義的烏托邦是否真的存在
292 如何達到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王國
296 自私并不妨礙公平的實現
299 為什么有收入差距
302 個人遺產分割的公平考量
PART03 稅收—從國家誕生開始
306 提高稅收能有效禁煙嗎
310 誰是稅收的貢獻者
314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稅收歸宿
317 其實你可以交更少的稅
321 在荒年為什么要減稅
323 征稅是完美的措施嗎
第七章 金融戰爭:財富的保值增值
PART01 貨幣—由貝殼到紙幣的神變
328 不用銀圓而用紙幣作為貨幣
332 政府掌握貨幣發行權
335 如何衡量不同國家的錢
339 黃金和美元有何不同
PART02 金融—像逛超市一樣逛銀行
344 相信美聯儲還是相信第六感
348 監管讓你不得不做“空中飛人”
352 “外幣往來”的外匯市場
356 如何在對沖基金中賺大錢
PART03 復利—時間是好的資本
360 降息和“五加星期三”一樣無意義
364 躺著賺錢的金融家和街邊乞丐
368 掌握景氣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系
371 掌握市場利率走勢,確立資產管理戰略
374 時間就是金錢,掌握復利投資的秘訣
376 0.5個百分率誕生一夜暴富者
PART04 資本—勇敢品嘗投資美味
380 即便稱為資本,也各有千秋
384 金錢從窮國區向富國區流動
387 5億個頭腦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391 增大的經濟蛋糕與新增的工作崗位
第八章經濟周期:看懂經濟大勢,守住自己的錢
PART01 經濟周期—利用經濟的枯榮賺錢
396 世界經濟周期的大雜燴
400 房地產作為經濟周期之母
402 無法戰勝經濟周期時,請對沖風險
407 通過反周期削減開支來保護現金流
PART02通貨膨脹—錢是如何“變毛”的
411 誰是通脹和緊縮的幕后黑手
414 石油暴漲讓菜籃子輕起來
418 假如惡性通貨膨脹出現,誰會通知我
421 如何應對通脹之后的通貨緊縮
425 始于華爾街的全球金融海嘯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節選
PART01 市場—左右價格的神奇妙手 超市中總有賣不完的面包 通俗地說,市場應被理解成是一種買者和賣者決定價格并交換物品或勞務的機制。幾乎每一樣東西都存在相應的市場。市場可以是集中的,如股票市場;也可以是分散的,如房地產或勞動力市場;甚至可以是電子化的,例如許多金融資產或服務是通過電腦進行交易的。市場的關鍵特征是將買者和賣者會集到一起,共同決定商品的價格和成交的數量。 市場是一部復雜而精良的機器,它通過價格和市場機制對個人和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協調。它也是一部傳遞信息的機器,能將成千上萬的各不相同的個人的知識和活動匯集在一起。在沒有集中的智慧或計算的情況下,它解決了一個連當今快的超級計算機也無能為力的、涉及億萬個未知變量或相關關系的生產和分配等問題。事實上,并沒有人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是市場卻一直相當成功地運行著。在市場經濟中,沒有一個單獨的個人或組織專門負責生產、消費、分配和定價等環節。 我們通常想當然地認為經濟能順利進行。當你走進一家超市時,你想要的東西—面包、麥片、香蕉等通常都擺在貨架上。你付款之后就可以將這些食品打包帶走,然后美美地享用。世上還有什么事比這更簡單呢? 如果稍稍想一想并仔細觀察一下,你也許會對每天為你提供面包的市場機制贊嘆不已。這些食物在提供給你之前可能已經經歷了5個或10個環節,它們成年累月地穿越全球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角落,先后經過了農民、食品加工者、包裝員、運貨員、批發商及零售商等一整套鏈條。整個過程似乎是一個奇跡:適量的食品被生產出來,運送到合適的地點,超市中總是有賣不完的面包。 除了有賣不完的面包,還有牛奶、咖啡等,只要你需要就能夠在超市中找到。而真正的奇跡是:整個體系運行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進行統一指導或強制運作。成千上萬的企業和消費者自發地進行交易,他們的活動和目的通過看不見的價格和市場機制得以協調。沒有任何人決定生產多少雞肉,貨車運往哪里,以及超市何時開業。然而,終當你需要時,雞肉便會出現在商店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經濟,很容易就會發現市場無時不在我們周圍創造類似的奇跡,成千上萬的人無須統一指導或指令性計劃,便自愿地生產出許許多多的產品。事實上,除了極個別的例外(如軍隊、政府和學校),我們的大部分經濟生活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才是人類社會真正的奇跡所在。 近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提出,實現市場秩序井然有序的神秘力量就是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掌控著市場。這一發現是經濟學偉大的成就。人們在追逐利益之下對經濟事項進行各種決策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通過“一只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調和,實現均衡。這只手就是追逐經濟利益的核心,它通過市場價格機制來實現。 價格對保證超市隨時擁有充足的面包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價格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調控信號。如果消費者需要更多數量的某種物品,該物品的價格就會上升,從而向生產者傳遞出供給不足的信號。例如,每年夏天,由于許多家庭外出旅行,汽油的需求量會大幅度上升,從而價格也會上升。較高的價位一方面刺激石油公司增加產量,另一方面抑制旅行者延長行程的愿望。 此外,“看得見的手”(政府)對“看不見的手”的有形管制,也是使得超市能夠有充足面包供應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凱恩斯所強調的,經濟學的基本課題之一就是確定政府同市場的合理界限。如果我們追溯一下現存的界限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話,那么我們對這個問題也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 在中世紀,歐洲和亞洲的經濟活動大多由貴族階層和城鎮行會來指導。然而,大約兩個世紀以前,政府對價格和生產方法的控制力開始日漸減弱。封建主義的枷鎖逐漸讓位于我們稱之為“市場機制”或“競爭資本主義”的制度。 在計劃經濟時代,如果要買米的話,就必須到糧店。糧店那些人服務態度非常差,和他們關系好,就可以買到好的米,否則就只能買到差的米,并且還短斤缺兩。總之,老是要看他們眼色,不敢顯露半點不滿。 無論是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還是現代計劃經濟時期,不光是大米,還有很多東西都是無法用金錢直接買到的。缺乏市場的自我調節,沒有明碼標價,你永遠不知道要獲取它的代價是多少。單純從價格角度來看,很多東西確實很便宜,但就是買不到。買不到的東西,即使價格再便宜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沒有市場的地方,只是人們獲取東西的競爭規則發生了變化,從貨幣轉變為其他方式,但代價是永遠存在的。 市場經濟相比于計劃經濟,在價格機制上的交易以靈活見長。在市場體系中,每樣東西都在價值基礎上確立價格。價格代表了消費者與廠商愿意交換各自商品的條件。如果消費者同意以4000元的價格購入一臺冰箱,這就表明該冰箱對于消費者的價值高于4000元,而這一價格也高于交易商眼中該冰箱的價值。這樣,冰箱市場就決定了冰箱的價格,并通過自愿交易將冰箱分配給那些對其具有價值的人。 在既有的經濟秩序下,市場經濟一直在良好運轉著。
經濟常識從入門到精通:美繪插畫版 作者簡介
欒振芳,畢業于天津理工大學,財經圖書編輯。參與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三十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經濟學一本通》等多本財經暢銷書編寫。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