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存在的片段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3476
- 條形碼:9787807683476 ; 978-7-80768-347-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存在的片段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位兒科醫生的生命拾憶錄。如煙的經歷,在后來構建了他作為一個男人和醫生的存在。 記憶的碎片,或幽默或惆悵或辛酸,勾勒出一個人的獨特生命。 與往事共舞,與靈魂對話,有你我的影子。
存在的片段 內容簡介
家族的流離、種族的歧視、戰爭的殘酷、與家人的關系、親人的死亡、朋友的聚散、學醫的傳奇經歷、語言文字的力量、多元文化的影響…… 本書記錄了一位一生致力于救護、照顧兒童的知名醫生的生命歷程。作者就是故事的講述者,他與我們分享他自己的生活經歷,這些過往因其引發的情感而在記憶中不可磨滅。 這些被壓抑的經歷,其深刻的意義只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后才能被理解,然而這些經歷解釋了人們如何成為他們現在的樣子。對這些生命片段的思考,亦可啟發我們梳理、反觀和調整自己的人生。 在阿爾多.納烏里的逝水年華中,體味生命的豐饒和時光的味道。 本書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引人深思的思想性。翻譯水平高,文筆流暢細膩。
存在的片段 目錄
寫在前面?? 2
記憶與回憶?? 3
講故事?? 44
浮現?? 71
班加西?? 72
濃霧?? 79
無年無日?? 107
字詞的分量?? 108
伊斯利大街?? 120
一足著地?? 141
哀悼的尾聲?? 142
初中歲月?? 151
穆阿馬爾?? 168
肉桂?? 182
哈德良、維吉爾和高中會考?? 192
**步?? 205
好大的醫院??!?? 206
花束?? 219
波舒哀?? 238
警長???? 242
圍裙?? 251
縫針?? 264
石膏?? 273
油布?? 284
快活快活?? 298
后來呢????? 311
后來????? 312
致謝?? 319
存在的片段 節選
這些外來用語,或者說是博采眾長,大多是出于實用性,但除此之外,通過廣泛的接觸,它們成為一種看待世界、領會人類行為的方式。那些格言警句就是*好的證明,專門被用來闡釋或鞭撻某件事、某種情形。母親在她的言辭中就常穿插格言加以強調。 在評論荒唐的做法時,她會說:“珍惜自己,別人就會珍惜你;做人低賤,別人也會羞辱你。”面對忘恩負義的行為時:“喂食公雞一百天,它只顧得了你一天飽。”針對一切不懂感恩的行為進行警告時:“別急著幫忙,以免落得沮喪。”勸人相信經驗有益時:“年紀大你一晚,就比你多長個心眼兒。”諷刺傲慢的態度時:“登峰造極的自命不凡,就是明明連屁股都沒有,還跑去放屁市場要攤位。”對表象表示警惕時:“你的外表光鮮亮麗,里面究竟是什么光景?”勸人順應現實時:“要是沒有你所愛的,就愛你所有的。”用命運之說安慰苦難中人時:“這全部的事,早在你父母結識之前就刻在了你的額上。”點醒自以為掌控萬事之人時:“親愛的啊,你想讓死神從哪里鉆進來呢?窗,我已關了,門下也只有一條細縫罷了。”傳授教子秘方時:“孩子用母親的雙眼看父親,用父親的兩耳聽母親。”指出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意義時:“爸爸,在媽媽出現之前,是誰照顧你呀?”聲明父母角色的互補性時:“的確,孩子從母腹誕生,但少年時帶他走進真實世界的,是父親。”勸沖突各方讓步時:“兩個意見融洽的人里,必有一人忍讓不少。”著重談及兩性的差異時:“女人,是一塊大理石。女人,是一塊緊湊、扎實、不可動搖的大理石。女人,是一塊大理石,就算你找到她時,她正漂浮在小溪的水面,她也始終是大理石。”還有不計其數的格言警句,只可惜我就算奉上如上翻譯,也無法突顯出它們集簡潔和詩意于一體的關鍵特質。 羅伯特??賴恩(Robert Ryan)飾演的主角,是一名正直的警長。從*初的幾組鏡頭里,就能看到他精力充沛、毫不動搖地與一群想強占城市的歹徒對抗。隨著他忽然發現自己視力減弱,他的頑強意志顯得愈發值得欽佩。從這一刻開始,情節的推進便充滿了戲劇性的緊張感,可以想象一下:我們的主人公帶著殘疾搏斗抗爭,每次都在*后關頭才恢復視力、得以挫敗惡人的詭計。然而,一天,歹徒終于還是包圍了他,把他困在一個馬廄里。他明白,已無法指望任何外援,便憑借絕望中迸發的力量殊死搏斗。槍戰正酣,可突然之間,他竟再度失明。 茫然之際,一個惡霸大搖大擺地朝他逼近,他卻怎么都辨認不出對方的身影。此時,鏡頭推近,屏幕上出現歹徒的面部特寫:他的臉上,寫滿了殘暴的狂喜,預示著下一刻的殺戮。 接著,發生了什么呢? 盧卡嘶吼著一躍而起。我們都還沒回過神來,他就已掄起左輪手槍,扣動扳機,把一顆子彈打進了熒幕,正中惡霸眉心! 那年,盧卡二十二歲。 他是個受過教育的男孩。他是有高中會考文憑的。他從來都成績優秀,拉丁語和古希臘語特別優異,性格冷靜、專注、沉著,甚至算得上嚴肅。換句話說,理性與情感層面,他都有了充分的裝備,足以將電影畫面和現實區分開來。 然而,他卻失控了。 身處那樣的環境,加上幾日來的爆炸襲擊……當一組組鏡頭在他眼前呈現,那個情節,很可能在瞬息之間,與他過去在日夜追捕費拉加時,曾親歷的另一個情節發生了共鳴。*終,他被調動起來的情緒,成為一股無法掌控的力量。*讓我們震驚的是,這接二連三的一系列畫面,竟會入侵并擾亂某個主體的心情調節機制,促使主體陷入*大程度的暴力。目睹這一切的我們,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就我而言,我所受的震撼之深,令我至今都保留著鮮活的回憶。 某個周六,臨近中午的時候,他吩咐我們所有人到其中一間單人病房里集合,說是病人的家人帶了瓶香檳,叫我們一塊兒喝一杯。護士加上醫生,總共十來個人,人手一杯酒。心情大好的他開始致辭,先是代表大家為這份邀請表示感激,接著則就香檳的起源和釀造技術,上了一堂內容豐富、有條有理的課。我們都聽得陶醉不已。瞧,這就是一個優秀成熟的成年人對一群年輕人的影響力!就我而言,我對那位坐在病床上的患者一無所知。他笑盈盈的,看上去很快樂。整個聚會差不多持續了二十分鐘左右。護士們開始收杯子,而他則問道,明天是誰值班。我回答說是我,于是,他請我跟他到辦公室去一趟。到了那兒,他遞給我一張紙,說道:“這是明天用的。是關于我們剛才見到的那位病人。我到時候不在,所以這張尸檢許可書,我已經填遲了日期,提前給您簽好了。”我頓時愕然,喉嚨一緊,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了。他應該是察覺到了,因為,他向我投來一個我永遠都忘不了的眼神,嘴角露出一抹溫柔的微笑。他換下大褂、穿上外衣,要離開的時候,久久地和我握了手。我獨自待了好一會兒。怎會有人如此泰然,如此鎮定?要怎么做、經歷怎樣的錘煉,才能獲得這份泰然和鎮定?醫學,怎么能那么精確地預測出死亡時間?哪些跡象,能作為它的依據?這一次,它又是基于什么跡象?我并沒有在做夢。這位病人,我親眼看見他坐著、活著、說著、笑著。就算讓我現在再仔細回想,我的眼前依然能浮現他的樣子,和當時別無二致。我們的目光曾交會過,而我的手里,是一張解剖他尸體的許可書。生命,究竟是什么?疾病是什么?生命的終止,又是什么?人的實際經歷,能剩下什么?
存在的片段 作者簡介
阿爾多??納烏里,法國兒科醫生及社會觀察家,已出版著作《母親與女兒》《夫妻和他們的孩子》《教育孩子》《爸爸和媽媽》《健康的孩子》《掌控生活》等。他的作品在法國獲得了成功,享有盛名。 他是一位母語為阿拉伯語的猶太人,小時候生活在利比亞,在他接受學校教育時,講的是意大利語;他的家庭日常所講的方言,以阿拉伯語為主,借鑒了希伯來語、意大利語、馬耳他語、土耳其語,甚至摻入個別的埃塞俄比亞詞匯;他的國籍是阿爾及利亞的法國籍,盡管作者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的袓父如何獲得了法國國籍……作者在如此多元的文化沖突與調適過程中,開始了人生歷程。他在偏僻落后的地方長大,是家中所有孩子中唯一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一一從小學習成績突出,在取得高中畢業會考文憑后,到法國讀大學,攻讀醫學專業,后來定居法國本土,成為名醫。 譯者王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多語言翻譯專業碩士。留法中英法筆譯及口譯自由職業者。已出版譯作《醫治受傷的自信》《我們與生俱來的七情》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