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建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875111
- 條形碼:9787543875111 ; 978-7-5438-751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黨 本書特色
★ 新聞出版總署推薦重點圖書之一,獲得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權威黨史專家,全面解讀建黨歷程,解密不為人知的驚險故事!
★ 珍貴圖片、罕見史料精彩呈現,解答關于建黨的諸多疑惑!
建黨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嚴謹,敘述生動,描繪了中國共產黨成立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以1911年至1921年這段激蕩變幻的歷史為背景,以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中國近代社會風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蕪雜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并揚帆起航的一系列過程。作者非常不錯專業,史實精準,文字大氣,適合黨員干部、青年學生閱讀。為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建黨歷程,此書將“中國共產黨個綱領”“中國共產黨個決議”“中國共產黨次代表大會”“一大出席者人物小傳”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大事記”等珍貴史料制作成精美彩插。
建黨 目錄
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一場更加巨大的革命風暴正在孕育,將要降臨中國大地。而新文化運動正是新的革命風暴即將到來的預兆和前奏。
1.神州飄搖
2.反抗、救亡與求索
3.辛亥槍聲
4.“新青年”陳獨秀
5.北大相識
6.群星奏響新文化
7.風云起紅樓
第二章 十月先聲
十月革命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世界性的歷史事件。這個革命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了一個重要缺口,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1.馬克思在東方
2.“阿芙樂爾”號炮響
3.共產國際的中國面孔
第三章 新生力量
李大釗和陳獨秀在騾車上走了幾天。一路上,他們討論*多的就是建立一個組織的問題。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顯示出的力量,表明建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已經具備現實的基礎。
1.五四浪潮
2.風暴中的陳獨秀
3.問題與主義
4.建黨之約
5.為何是上海
第四章 使者來華
維經斯基身上帶著李大釗寫給陳獨秀的介紹他們與陳獨秀見面的親筆信。但維經斯基到上海的目的,不僅僅是拜見陳獨秀,他還有更重要的使命。
1.遠東之客
2.上海革命局
第五章 上海建黨
陳獨秀到上海后,在他的周圍迅速形成了一個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圈子”。這個看似松散的“圈子”實際上就是醞釀建黨的*初的“胚胎”。
1.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2.吸收“真同志”
3.翻譯《共產黨宣言》
4.S.Y.與外國語學社
5.《共產黨》和黨綱
第六章 北京呼應
經過張國燾、張申府兩人的穿針引線,李大釗在建黨問題上與陳獨秀進行了充分溝通,北京黨的早期組織終于呼之欲出。
1.“亢慕義齋”
2.羅章龍與劉仁靜
3.穿梭京滬的信使
4.分裂和凝聚
第七章 湖湘才俊
1921年的元旦,長沙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分散居住在長沙各處的新民學會會員,都會集到潮宗街文化書社,來參加學會的新年大會。
1.“二十八畫生”的覺醒
2.新民學會組織留法
3.《湘江評論》與驅張自治
4.湖南新氣象
5.來自法國的長信
6.長沙新年大會
7.秘密建黨
8.滿門英烈
第八章 星火燎原
極度惆悵的董必武在上海暫住了下來,不期而然卻迎來了新的轉機。就是在這里,他結識了一個對他后來產生了極其重要影響、促使他思想發生重要轉變的人。
1.“九省通衢”
2.私立武漢中學
3.武漢小組
4.“康米尼斯特學會”
5.陳獨秀南下廣州
6.肅清無政府主義
第九章 海外組織
華法教育會組織的第15批197名赴法學生也在這艘郵輪上。其中有新中國成立后的**任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那一年,他22歲。
1.留法運動
2.周恩來赴法
3.學生團結起來
4.旅法小組
5.東京小組
第十章 東方之行
“阿奎利亞”號輪船終于抵達上海。馬林或許已經意識到,一張時刻圍繞著他的大網正在張開。在陌生的上海,又有什么樣的驚險在等著他呢?
1.馬林啟程
2.困局中籌備
3.作始也簡
第十一章 神秘聚首
當外灘鐘樓上連續八下的鐘聲在夜幕中敲響的時候,十幾個穿戴各異的人在朦朧的夜色中,陸續從后門走進貝勒路口的李公館。
1.撥開迷霧
2.選定李公館
3.偉大進程
第十二章 紅船破浪
遠離了大上海的喧鬧和密探的跟蹤,大家的心情放松了許多,被打斷的會議在這樣的氣氛中重新開始了。代表們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討論的速度,很少長篇大論。
1.“包打聽”闖入
2.南湖游船
3.基石奠定
彩插
1.中國共產黨**個綱領
2.中國共產黨**個決議
3.中國共產黨**次代表大會
4.中共一大15位與會者小傳
5.中國共產黨成立大事記
建黨 作者簡介
張軍鋒,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紀錄片導演、撰稿人,主創多部紀錄片,出版專著十余冊,作品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紀錄片“最佳撰稿”、中華優秀出版物音像獎和圖書獎等。 張樹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兼藝術專業委員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共黨史和黨史人物研究,參加《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第二卷,《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及《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著作編寫或修改工作,參與多篇重要文稿和理論文章撰寫與修改,200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會上講解,作品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獎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