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2396
- 條形碼:9787543232396 ; 978-7-5432-323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本書特色
約翰·托什早年專注于研究英國近現代社會文化中的男性研究,后來慢慢拓展到史學理論和歷史編纂學研究,“為什么學習歷史?”“如何構建關于過去的知識?”“過去留存至今的資料是否可靠?”等問題是托什關注并引導歷史學者去思考的問題。托什認為,當今社會的人們很少用歷史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因此忽視了歷史學的主要貢獻,他認為歷史的價值不僅僅是娛樂,而是一種教會人們去理解當今社會的很多事件和現象的重要工具。這就是如今史學界興起的“公共史學熱”。總而言之,本書著重歷史研究與當代問題的關聯,正是對歷史愛好者、歷史學師生和研究者反復思考的“學歷史有什么用”這一問題的解答。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內容簡介
歷史學究竟重要嗎?歷史對當代人類來說,是不是只有娛樂價值?歷史學是不是具有現實意義呢?約翰·托什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證明,當今世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都可以通過歷史研究的眼光去獲取信息并理解。在本書中,作者列舉了英國脫歐、互聯網的發展和影響等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例子,并說明了如何以歷史研究者的方法、思路和視角去看待和分析這些現當代問題。約翰·托什在英國史學界享有盛譽,這本書可以說是對The Pursuit of History一書的補充和更進一步。將歷史研究方法運用到當代政治、社會事件中的分析和反思較為少見。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目錄
序
引 言 英國在伊拉克
**章 保衛歷史
運用史學思維:一種公民的資源
文化遺產的魅力
作為文化認同的歷史
“相關性”的變遷史
走向“批判性的應用史學”
第二章 過去即異
過去即異鄉
當下隱晦的啟示
對變動世界的看法
回歸歷時態的變化
懷舊與過去的理想世界
永恒與瞬變
歷史脈絡
第三章 成為自我
在歷史中自我定位
追溯過去
對過去的認可
不同的時間尺度
正確認識全球化
預測的局限
第四章 過去的相似之處
政治家的長期記憶
以綏靖政策為類比/綏靖政策的類比對象
開放式的類比
英國地方政府的先例/歷史上的英國地方政府
“男子氣概危機”:過去與現在
第五章 “危機中”的家庭:案例研究
家庭危機的政治
維多利亞時代的家庭:真實與想象
對“黃金時代”的謬見
歷史學家的視角:差異與語境
歷史學家的視角:過程與創新
第六章 走向大眾的歷史學
多面的公眾史學
英國公眾史學的傳統
公共領域里的專業史家
當代史
對抗艾滋病:恐慌時期的公眾史學
歷史與政策
第七章 公民的資源
英國公民身份的演變
歷史學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國家課程中的歷史學
用史學思考的公民
批判國家意識和保障公民自由
廣播傳媒中的歷史學
互聯網
作為民主話語的歷史學
結語
附言 英國脫歐:對史學家的挑戰
歐洲大陸與世界
移民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節選
性別關系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今天,人們對兩性關系的敏感程度似乎與50年前完全不同。許多男性在更濃厚的性別平等的新氛圍中經歷的困難,通常可以總結為“男子氣概危機”。這種新的提法,*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描述了一種據說是前所未聞的景象。“危機”一詞似乎比較恰當,用來形容在不同領域同時發生的令人困惑的變化。首先,據說男性正在輸掉性別之戰。女性在工作和公共生活中以犧牲男性利益為代價而獲得晉升,現在男孩在學校的表現落后于女孩的程度,引起了很多人的焦慮。家庭內部的權力平衡也發生了變化:離婚訴訟往往是由妻子提出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監護權被判給母親。其次,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正變得對男性不利。對年輕男性畢業生而言,對非技能性體力勞動的需求越來越少,而在事業中,男性再也不能指望他們的工作處在直線發展之中。在過去,男性中產階級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安東尼?克萊爾(Anthony Clare)寫道,如果工作曾被用來定義男子氣概,那么現在已不再如此。 再次,性傾向的深刻變化已經重新定義了男子氣概。同性戀解放運動促進了狹隘的異性戀的男性文化發展出千變萬化的風格和實踐: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令人興奮的解放,但對那些以“融入”社會為主要目標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深深的迷失。再談談艾滋病的流行,在*嚴重的時候,艾滋病對所有性活躍的人都是一種威脅,尤其沖擊了男子氣概與性能力評價之間由來已久的“等號”。以上這些悲慘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男性不僅失去了權力和影響力,而且喪失了作為主導性別的合法性。 在很大程度上,20世紀90年代的性別問題在100年前就有征兆了。的確,1990年,伊萊恩·肖沃爾特(Elaine Showalter)針對“19世紀末”(Fin de siècle)的問題寫了一本題為“性無政府主義”(Sexual Anarchy)的大眾圖書,正是基于這一前提。在19世紀90年代,中上層階級的男子氣概遭到兩方面的質疑。**,來自當時媒體所謂的“新女性”,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女兒們的反抗”: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年輕女性放棄了家庭的保護,轉而以記者或教師的身份過著獨立的生活。她們單獨生活或與一位女性朋友住在一起;她們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自由交往——這一社會趨勢完美地體現在女自行車手身上;她們聲稱在智力上與男性是平等的。 第二,雖然“新女性”標簽只適用于未婚女性,但妻子地位的變化同樣影響深遠。19世紀90年代的已婚婦女成為過去20年來一系列司法改革的受益者,這些改革加強了她們的財產權、兒童監護權和婚姻受到侵害時尋求賠償的權利。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除了法律意義之外,這些變化還賦予妻子新的自尊和自信,促使她們在某些情況下提出分居。 當年輕男子開始以更平等的條件與女性協商時,丈夫對妻子的權利反而變得有條件了。人們普遍認為,父權制將一去不復返。
歷史學的使命(第二版) 作者簡介
約翰·托什,英國羅漢普頓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成員。英國公眾史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史學理論、19世紀英國男性歷史。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