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426581
- 條形碼:9787542426581 ; 978-7-5424-265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性結概括了中國養殖業的發展前景和方向,從中國養豬業現狀與前景、豬場的規劃與建設、豬生產設備與環境控制、飼料原料與配合飼料質量管理、豬的品種與繁育、豬的飼養管理、豬群與常見豬病等方行了詳細介紹。本書旨在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和廣大產者的科技素養及專業技能,讓農業科技成果真正從試驗示范到大面積推廣。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內容簡介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叢書》主要從這個養豬業現狀與前景、豬場的規劃與建設、生豬生產設備與環境控制、配合飼料質量管理、豬的品種與繁育、豬的飼養管理、豬群保健與常見豬病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通俗易懂,緊貼生豬生產發展實際,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對于幫助農村廣大養殖戶進行現代化生豬生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前言
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步。加快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用科技助力產業興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對幫助農民致富、提高農民素質、富裕農民口袋和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對接鄉村振興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系結農業實用技術,目的是:幫助廣大農業生產者提高科技素養及專業技能,讓農業科技成果真正從試驗示范到大面積推廣一步提高鄉村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夯實農民增收后勁,增強農村自我發展能力。我們整合眾多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者之力,廣泛收集資料,在生產一線不斷,用生產實踐證明應用成效,篩選出新時代鄉村產業實用技術,用簡單易學的方式、通俗易懂的文結歸納技術要點,經修改補充完善后匯編成冊,形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叢書,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性和參考價值。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主要從中國養豬業現狀與前景、豬場的規劃與建設、生豬生產設備與環境控制、飼料原料與配合飼料質量管理、豬的品種與繁育、豬的飼養管理、豬群與常見豬病等方行了詳細介紹。本書通俗易懂,緊貼生豬展實際,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對于幫助農村廣大養殖行現代化生豬生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作性。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受到了甘肅省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張登輝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寫時間倉促,編者有限,書中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編者
2020年4月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目錄
**節 中國養豬業的概況
第二節 中國養豬業發展的對策和各項補貼政策
第三節 養豬業市場預測及風險應對
第二章 豬場的規劃與建設
**節 場址的選擇
第二節 豬場的規劃及布局
第三節 豬舍類型的劃分及結構
第四節 豬舍設計
第三章 豬生產設備與環境控制
**節 豬生產常用設備及操作方法
第二節 豬舍環境參數的檢測及效果評價
第四章 飼料原料與配合飼料質量管理
**節 飼料品質鑒定
第二節 飼料加工和保管
第三節 豬場飼料籌劃
第五章 豬的品種與繁育
**節 豬品種識別
第二節 豬種選擇
第三節 豬的配種
第四節 母豬妊娠診斷
第五節 母豬接產
第六節 選擇經濟雜交模式
第六章 豬的飼養管理
**節 豬的一般飼養管理原則
第二節 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第三節 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第四節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第五節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第六節 仔豬的飼養管理
第七節 后備豬的培育
第八節 育肥豬的飼養管理
第七章 豬群保健與常見豬病防治
**節 豬群健康與健康管理
第二節 生物性病因防疫措施
第三節 主要疾病針對性防控
第四節 安全用藥和藥品管理
第五節 隔離制度及病死豬處理
附件:出口農產品武威市生豬生產技術規程(試行)
主要參考文獻
生豬養殖實用技術 節選
**章中國養豬業現狀與前景
養豬業是中國畜牧業的主體產業,是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怎么才能養好豬,首先必須對中國養豬業的概況、養豬業的前景與主要風險、國家養豬業政策與發展規劃等加以了解。
**節中國養豬業的概況
一、養豬業的現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生活的不斷提高,中國養豬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數量快速增長、生產顯著提高、品種結構發了根本性變化、新技術得到了普遍應用、飼料工業飛速發展、規模化養殖比重不斷提高等方面。
(一)數量快速增長
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生豬存欄4.66億頭(1978年3億頭),出欄7.35億頭(1978
年1.6億頭),能繁母豬存欄4289萬頭(1978年1300萬頭);豬肉產量
567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萬噸(1978年856萬噸),約占的50%。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豬肉占肉
產量的65.14%產值6866.2億元,占畜牧產值的48.4%。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豬肉人均占有量為41.87千克/(人·年),擺脫了豬肉短缺的時代。
(二)生產顯著提高
20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生豬出欄率155%(1978年55%),出欄均胴體重75.9千
克(1978年50千克),胴體瘦肉率58%(1978年35%)、飼料利用率2.8:
1(1978年6: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達100千克出欄日齡170天(1978年365天),均有大幅提高。但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僅14.8頭左右,與國外22~35頭差距較大。
(三)品種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瘦肉型品種基本取代了脂肪型品種,以國外的大約克夏、長白、杜洛克三大品種為主;地方品種所占比例不到10%,瀕臨滅絕;商品豬基本上是上述三大品種的雜交豬,生豬瘦肉率和生長速度大幅度提高,對提高生豬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豬的抗病力、適應性、繁殖性能、肉質出現下降,是肉的風味和滋味不佳。種豬主要依口,良種繁育體系還不健全,種豬育種理論、技術及產業等較落后。
(四)新技術得到了普遍應用
豬的雜交優勢利用、人工授精、早期斷奶、全出、工廠化生產工藝和設備、飼料營養和配方等新的技術得到普遍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與國外相比,整體技術還相對落后,是創新能力不足,管理和技術人才缺乏,養豬科技推廣還任重道遠。
(五)飼料工業飛速發展
為適應規模化養豬展,的營養研究和飼料工業飛速發展,形成了完整的飼料工業體系,折合豬全價配合飼料,年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億噸,是1980年的60倍。飼料經歷了從有啥喂啥、混合飼料到全價配合飼料的演變。飼料品種分得越來越細,飼料的營養、質量和轉化效率大幅度提高。但也存在日糧結構類型單一,飼料原料是蛋白質飼料短缺的問題。
(六)規模化養殖比重不斷提高
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養殖方式由散養向規模化養殖轉變。2001......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