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催情植物傳奇:花草物語
-
>
男士著裝新規范 潮男的時尚法則
-
>
保羅.史密斯的騎行剪貼簿
-
>
時髦星球
-
>
穿在身上的祝福
-
>
奢侈的精神
-
>
良物的態度
綠香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35338
- 條形碼:9787559835338 ; 978-7-5598-353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香調 本書特色
★國內首次出版,香水大師的半自傳小說,召喚“綠色”的時代主旋律 愛馬仕專屬調香師艾列納用“綠香調”編織出的混合著青草、皮革和溫度的香水?說。 “綠色”這個主題回歸了,無論在時裝界還是裝飾界,植物又變成了主打,到處印著樹葉、花朵、水果、蔬菜。天然?品占據了餐盤。人們渴望回歸生機盎然、天然純粹、無斧鑿之痕的大自然。 ★創造的瓶頸,天賦與現實的矛盾,如何打破? 充滿悖論的人物形象與情節:艾列納認為自己誰,是以青春的朝氣蓬勃擁抱枯朽市場的尼古拉?還是因時光沉淀和執著而永葆年輕的克勞德?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領域內,創意已經受制于消費價值與營銷策略,什么樣的香水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呢?這部小說呈現的是追求自我和簡約的老調香師與迎合市場的年輕調香師之間的沖突,是作者本人與年輕時自己的和解,同時也是時代潮流與普遍審美的和解。 ★以虛構小說解謎傳世香水經典的靈感來源,用*私密的角度,解讀使愛馬仕香水與愛馬仕皮革并駕齊驅的幕后功臣 艾列納從不承認故事內容的真實性,反而使這部小說充滿了幻想與現實的張力 我試著在“感受必須讓人感受的東西”和“讓人感受”之間建立一些思考。對這款香水來說,我把我的作品和觸感掛鉤。我嘗試讓這款香水表現出您的皮革的柔軟、豐富、順滑和蠟質感,而不僅僅是皮革的味道。盡管我覺得它的味道也很誘人,但是公眾并不了解這點。俄羅斯的皮革香水從來不像我所設計的那樣能聞到皮子的味道。至于手感……您的所有顧客都是沖著您皮革的高貴品質而來的,都迷戀它柔軟的手感。我想做的就是,在氣味中加入這種觸覺。
綠香調 內容簡介
在尼古拉看來,香水就是一種日用品,應緊跟潮流和時尚,沒必要經久不衰、流芳千古。經過時間的磨礪,他學會從市場上臨摹配方,再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它們重新排列組合,獲得成功。但他其實也明白,仿制不過是對現有款式的變形。他也想把原型、人們的期待、市場慣例統統地拋開,哪怕一次也好,不再在別人的基礎上加工改造,而是徹底決裂,自己創作。克勞德屬于老一派,是香水界的前輩,還相信這曇花一現的藝術有著超越時光的魅力。他從一開始就在追求很好,這是他的底線。他要求嚴苛,對香水的品位和調性有匠人般的堅守。克勞德的記憶中始終保存著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形象,孩子正在越過一個蘋果大小的石頭,有那么幾秒鐘,他感覺自己已失去了平衡,立刻倒在地上,接著重新開始,這一幅圖景濃縮了克勞德對自己的職業和作品的理解:就像蹣跚學步的孩子或走鋼絲的雜技演員那樣,不斷尋求著協調與平衡。……被供職20多年的羅貝爾·加洛香水公司辭退后,克勞德將如何面對工作和生活的變故?新晉調香師尼古拉怎樣才能復刻克勞德香水中的“綠香調”?克勞德儲藏室里的香料失竊案是何人所為?知名香水顧問和公司產品部負責人同時青睞自己,尼古拉又會如何選擇?……
綠香調 節選
“我是在日本的一次旅行中悟到這種方法,然后全憑經驗去運用的。日本傳統音樂沒有和聲,拒絕把各個音混在一起,曲子是在移調中譜成的,每一個音都是純粹的。這種創作理念也體現在日本料理中。歐洲人的做法是讓幾個音同時協調地出現,形成和聲。而在日本的音樂理念里, 音是一個一個次第劃過的。我這款香水采用了同樣的手法,盡管從表面上看各種原料都混在一起,但我的處理方法是要讓香水的‘聽眾’基本能夠辨別出構成整部‘曲子’的各個音。困難在于如何控制必要的‘雜音’,也就是為整體帶來張力、參與表現的那些個音的‘劑量’。” 他再次靠近她,她的味道和手滑過她皮膚的感覺讓他戰栗。他仿佛又看到了西多妮,那是一個他永遠忘不了的名字。那一年的夏天, 她十五歲,而他剛滿十四歲。他想起她那混合著杏仁和收割后的干草味道的香水,還有她那結實柔軟的乳房、帶著甜蜜味道的長發和掛著細密汗珠的脖頸。是她解開了他的襯衫,輕輕地撫摸他的胸膛;是她 拿起了他的手,放到了自己的胸脯上。他回想起自己當時發熱的頭腦和升騰的欲望。他記得自己貼住她,身體緊繃,屏住了呼吸。他試圖親吻她,但是遭到她的斷然拒絕……西多妮只存在于氣味和觸覺中, 他對她其他方面的印象黯淡模糊。
綠香調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 讓-克羅德·艾列納(Jean Claude Ellena) 1947年出生在法國香水之城格拉斯,他的父親、兄弟與女兒都是調香師。4歲那年,他爬到椅子上偷偷打開餅干盒時聞到一股輕微的霉味,觸犯禁令帶來的強烈喜悅給他留下深刻的記憶,成為其嗅覺生涯的起點。他16歲時以學徒身份在當地精油工廠上夜班;20歲成為奇華頓調香學校的第一個學生,只上了九個月的課;36歲正式加入奇華頓成為首席調香師,此后又加入哈門·萊默爾香精公司(現已合并為德之馨)。 1990年,他參與創立了位于凡爾賽的香水博物館Osmothèque(直譯為“氣味圖書館”)。2000年,他和女兒創立了自己的沙龍香水品牌別樣公司。2004年,他成為愛馬仕旗下首位專屬調香師,創造出許多備受關注的香水。艾列納最知名的香水作品包括花園系列、僅在愛馬仕門店銷售的沙龍香水聞香珍藏系列。 2016年,他從愛馬仕退休,最后的香水作品為“金色橙花”與聞香珍藏系列之“陶瓷鈴蘭”。 2019年,艾列納又為馥馬爾創作了“玫瑰與皮革”,為迷尼姆修道院創作了動物系列。 艾列納現在定居于格拉斯,在當地小鎮卡布里(Cabris)擁有個人調香實驗室,先后有《香水》《調香師日記》《綠香調》《氣味的作家》等書出版,但從不噴香水。 關于譯者 彭姝祎 法國文學碩士,國際政治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研究員。主要譯作有:《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生態:迷失與方向》《電影和歷史》,合譯作品《歐洲?一體化史:1945—2004》《多極世界與第五國際》《資本主義的危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