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生命哲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814324
- 條形碼:9787520814324 ; 978-7-5208-143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生命哲學研究 內容簡介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安德列耶夫(1871-1919)的創作對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作家拒保證人的膚淺看法,從生命的角度探索生命價值。安德列耶夫的主人公總是擺脫不了命運的控制,命運就是那個站在墻角,手執蠟燭的灰衣人。命運如同一雙黑漆漆的眼睛時刻盯著你,在窗外,在臥室,如影隨形。本書運用存在主義、現象學、表現主義和時空理論來分析作家作品中的生命哲學思想,并緊緊圍繞文本內容解讀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死亡世界,以此探究作家一生都在探尋的存在之謎。生存與死亡是密不可分的,研究死亡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作品中主人公通過死亡重新認識自我,對自己的存在做出正確評估,從而還原世俗的美。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生命哲學研究 目錄
緒論
**節 安德列耶夫在俄羅斯及國外的研究狀況
一、俄羅斯研究狀況
二、國外研究狀況
第二節 安德列耶夫在中國研究狀況
一、20世紀初至40年代之前研究狀況
二、20世紀80年代以后研究狀況
第三節 安德列耶夫的死亡審美的研究狀況
第四節 本書研究的價值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義
**章 安德列耶夫死亡審美意識
**節 作家對個性生命的體驗
一、世紀之交的末世情緒:人是死亡的奴隸
二、個人生活經歷:處在死亡的陰霾中
第二節 西方哲學思想對作家死亡意識的影響
一、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
二、尼采的“超人”哲學
三、克爾凱郭爾的孤獨體驗
第三節 俄羅斯白銀時代的哲學與文學對作家死亡審美的影響
一、白銀時代宗教哲學中的死亡觀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亡意識
三、列夫·托爾斯泰的死亡意識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時空敘事中的死亡事件
**節 《加略人猶大》的死亡與時間范疇
一、物理時間
二、心理時間
第二節 《加略人猶大》的死亡與空間范疇
一、房屋的描寫
二、由低到高的位移描寫
三、中心與邊緣的融合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現象學視域中的死亡世界
**節 被意識懸置的死亡事件
一、《省長》:意向本我
二、《謝爾蓋·彼得羅維奇的故事》:他者之死
第二節 死亡與生存
一、《謝爾蓋·彼得羅維奇的故事》:生存信念與死亡意識相互激蕩
二、《曾經有過》:死亡凸顯存在
第三節 呼喚死亡——超越自我
一、《七個被絞死者的故事》等:死亡破壞精神桎梏
二、《七個被絞死者的故事》:愛戰勝死亡
本章小結
結語
一、死亡如同可怕的命運一直在窺伺著人們
二、安德列耶夫的死亡破壞著一切社會規則
三、探索生活的意義是安德列耶夫的主人公的目標
四、安德列耶夫的死亡書寫使人成為人
五、死亡破壞著家庭關系
六、死是人解脫痛苦的方式
七、安德列耶夫的死亡世界充滿了各種觀念的絞殺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安德列耶夫作品中的生命哲學研究 作者簡介
王英麗,黑龍江省人,1977年11月出生,俄羅斯文學博士,哈爾濱商業大學教師。作者在高校長期從事俄羅斯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數篇,包括國家核心期刊兩篇,其中一篇關于作家安德列耶夫的文章發表在《俄羅斯文藝》,并獲得市社科三等獎。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