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57274
- 條形碼:9787509857274 ; 978-7-5098-572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本書特色
本書敘述產黨在廣東地區的歷史活動括廣東地方黨組織的活動,中央和上級黨組織在廣東的活動,各組織系統的黨員在廣東的活動,等等。產黨的歷史是全國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是一部艱苦奮斗、艱難創業、曲折和成就輝煌的歷史。廣東地方黨史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在廣東地區的奮斗歷程和歷史經驗結。同整部黨史一樣,廣東地方黨史也是一部催人奮發及具有重要啟迪和借鑒意義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卷(1921~1949)》一書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撰寫,書稿以較為完整、翔實的材料,全面系統記述了1921年至1949年間,廣東省黨組織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帶領廣東地區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為推翻三座大山,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奮斗的歷史,并總結了其中多方面的經驗。而且記載了上級黨組織及其領導的武裝、團體在廣東地區的活動以及重要黨史人物在廣東地區的活動等。本書的出版,具有資政存史的重要價值。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目錄
**章 廣東黨組織的創建
**節 代廣東社會
一、西方入侵與時代劇變
二、代工業和工人階級的產生
三、廣東工人的自發斗爭
四、資產階級革命的挫折
第二節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一、五四運動在廣東
二、廣東新文化運動
三、馬克思主義在廣東的傳播
第三節 廣東黨組織的創建
一、從廣東“”到廣東支部
二、廣東黨組織的機關報——《廣東群報》
三、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
第四節 黨早期的革命活動
一、工人運動的勃興
二、國共合作的初步醞釀
三、農動的星火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節 **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一、中央局遷至廣州
二、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三、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四、廣東區委的健全與黨組織的發展
第二節 國民革命新局面的開創
一、大革命運動的興起
二、黃埔軍校的創辦和革命武裝的建立
三亂討叛之役
第三節 大革命運動的高漲
一、省港大罷工的爆發
二、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
三、農動的高漲
四、動和婦女運動的發展
五、革命統一戰線的擴大
第四節 維護國共合作的斗爭
一、反擊西山會議派
二、反對蔣介石分裂的陰謀活動
三、內的妥協退讓政策
第五節 黨組織的發展壯大
一、廣州地區
二、全省各地
三、廣西、福建、云南
四、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第六節 廣東區委與北伐戰爭
一、倡議北伐
二、北伐先鋒
三、在北伐軍中開展政治工作
四、發動廣東民眾支援北伐
五、動員華僑援助北伐
第七節 大革命在廣東的失敗
一、革命運動重心的轉移
二、工農運動的危機
三、艱苦的抗爭
四、應變準備
五、革命運動的失敗
……
第三章 土地革命紅旗不倒
第四章 華南抗戰的中流砥柱
第五章 為廣東的解放而斗爭
后記
再版后記
叢書后記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節選
**章 廣東黨組織的創建 **節 廣東社會一、西方入侵與時代劇變 廣東位于中國的南疆。從明代代,廣東的行政區域括現轄地域以及海南島、欽(州)防(城)地區(今屬廣西)和香港、澳門等地。廣東北倚逶迤的南嶺,這是廣東與中原分界的天然屏障;境內蓮花山、羅浮山、九連山、天露山、云霧山、云開山、五指山等山脈,綿亙起伏,舒展千里;貫流全省的珠江,是國內五大河流之一,其上源是東江、北江和西江,下游織成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粵東的韓江,川流于梅縣和潮汕地區。廣東瀕臨浩瀚的南海,海岸線長,島嶼羅列,頗多良好的港灣,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大洋洲、東和非洲等地區的出海口。從地理上看.由于廣東易于與海外交往,使這個地方成為風氣開通、新事物易于輸入、新思想易于傳播的地方。 在中國古代,廣東是開發較遲的地區。迄至唐、宋,廣東與中原經濟、文化的交往漸趨頻繁,對外貿易也逐漸發展,廣州成為中國的大商港。明、清時期,廣東的經濟、文化呈現出后來居上之勢。商品經濟發展迅速,資本主義萌芽逐漸發展,成為中外經濟、政治、文化交往的窗口。對外交往和貿易的發展,了廣東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當外國資本主義、殖民主義侵略中國時,廣東又成為*早遭受侵略的一個地區。 早在16世紀,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就在廣東沿行掠奪和侵略活動,并于1557年租占了澳門。西班牙、荷蘭、英國殖民主義者接踵而來。英國將大批鴉片從廣東輸入中國,掠奪了數億兩白銀。為了所謂“維護鴉片貿易”,英國政府竟調集大批軍隊到廣東沿海,于1840年從廣東開始,發動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接著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等一系列等條約。根據等條約,廣東寶安境內的香港被割讓給英國,廣州被辟為通商口岸,廣東向英國支付戰爭賠款1032.5萬兩白銀。從此,廣東的主權被侵占,政治、經濟、文化遭受外國的控制,廣東成為*早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的地區。 857年,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攻占了廣州,然后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廣東的潮州、瓊州(海南)也被辟為通商口岸(潮州因的抗拒,改辟汕頭為通商口岸),九龍被割讓給英國,廣州的沙面成為英、法租界。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取得了“永居管理”澳門的特權。法國于1895年取得在廣東等地開礦的優先權;1897年強迫清政府宣布海南島和雷州半島決不割讓與他國;1898一步提出中國不得將廣東等三省讓與他國,并將廣州灣(今湛江)租給法國,租期99年。英國見此,又于同年迫使清政府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九龍(括九龍城)及大鵬灣、深圳灣租給英國,租期99年。各國侵略者相繼取得了在廣東土地上駐兵,軍艦自入廣東海域,設立租界,控制海關、通商口岸,設銀行、商行以及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等特權。他們與清朝官吏相勾結,縱廣東政權,經濟上憑借各種特權,控制廣東的金融和外貿市場,從事掠奪性商業和工業經營活動;文化上設教堂、報館,開學校,為政治、軍事、經濟上的侵略服務。 P1=2
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1921-1949:第一卷 作者簡介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是中共廣東省委直屬事業機構,是省委主管黨史工作的職能部門,是廣東省地方黨史征集、研究、編纂、宣傳、教育的工作部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