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論德育價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06962
- 條形碼:9787519906962 ; 978-7-5199-069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論德育價值研究 本書特色
深入挖掘儒家心性論的德育價值,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論德育價值研究 內容簡介
心性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論之一,德育思想是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的精髓。儒家心性論就是圍繞育德的問題而形成的集倫理學、人性論和修養論為一體的道德哲學體系。這一思想體系,在歷史上為德育提供本體依據和滿足個體內在需要的價值來源,為德育提供遵循心理規律和情感規律的理論基礎,這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共分為五部分,分別論述了儒家心性論的歷史演變、儒家心性論的理論特征、儒家心性論與理想人格塑造、儒家心性論與修心育德、儒家心性論的當代德育價值,呈現了儒家心性論具有的德育心理價值、德育本體價值、人格教育價值,有利于構筑人們內在精神生活的根基。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論德育價值研究 目錄
**章 儒家心性論的歷史演變
一、儒家心、性的內涵
(一)儒家對心、性的詮釋
(二)儒釋道對心、性的不同理解
二、先秦時期心性論
(一)孔子的心性理論
(二)孟子的心性理論
(三)荀子的心性理論
三、宋明時期心性論
(一)周敦頤的心性學說
(二)二程的心性學說
(三)朱熹的心性學說
(四)王陽明的心性學說
四、現代新儒學的心性論
(一)梁漱溟
(二)馮友蘭
五、儒家心性論的當代價值
(一)內圣的人格建構與外王的價值理想的統一
(二)道德的形上追求與實踐特質的統一
第二章 儒家心性論的理論特征
一、道德主體性
(一)排除鬼神的主宰
(二)人為天地中*貴者
(三)倡導獨立道德意志
二、內在超越性
(一)內在超越性的本根:人是目的
(二)內在超越性的萌發:心為主宰
(三)內在超越性的實現:從心所欲
三、道德自我
(一)德性是自由理想人格的核心
(二)自主是自由理想人格的特征
四、道德思維
(一)道德與道德思維
(二)儒家心性論的道德思維特征
第三章 儒家心性論與理想人格塑造
一、人格與理想人格
(一)人格
(二)理想人格
二、儒家的理想人格教育思想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歷史溯源及演變
(二)儒家理想人格的設計
三、儒家心性論與君子人格培育
(一)君子人格
(二)儒家心性論與君子人格的關系
(三)君子人格的當代德育價值
第四章 儒家心性論與修心育德
一、尊德性,培育道德自我
(一)立志
(二)虛己
(三)存心
(四)培育道德自我:修心育德之基
二、道問學,提升道德認識
(一)學習目標:為己之學
(二)學習境界:孔顏樂處
(三)學習方法:守約博涉
(四)提升道德認識:矯思以為矢
三、變化氣質,付諸道德實踐
(一)果行育德
(二)變化氣質
(三)事上磨煉
(四)內省慎獨
(五)強調道德踐履:以理御欲,積極進取
四、去遮蔽,追求崇高境界
(一)拾階而上,追尋圣人
(二)“為己”立人,崇尚美德
第五章 儒家心性論與當代德育實踐
一、當代道德教育的境界之維
(一)覺解與意義
(二)存與屯生存
二、當代道德教育的信仰之維
(一)信仰與道德信仰
(二)生活世界的價值引領
三、當代道德教育的超越之維
(一)內在超越的德育智慧
(二)內在超越的實踐走向
展開全部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論德育價值研究 作者簡介
張艷清,首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自然辯證法概論”“中國傳統哲學”等課程。主持省部級北京市等各級課題多項,出版學術著作多部,發表C刊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