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22588
- 條形碼:9787521822588 ; 978-7-5218-225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市域社區治理現代化問題為研究重點, 探討了城市基層社會的運行與治理, 歸納了社會運行動力機制、社會運行激勵機制、社會運行效能評價機制。圍繞一條主線: 解構人性、解構權力、解構制度形成過程的迭代進步優化、解構社會發展趨勢與目標。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目錄
治理機制
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社區治理的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研究
黨建引領,激發社區治理活力——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活力建設研究
多元共建,構建充滿活力的社區治理共同體——多元參與社區治理
“四社聯動”——社區活力建設的“助推器”——以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社區為例
讓“以人民為中心”治理理念成為社區活力之源——濰坊市奎文區“由民做主”社區治理模式探索與實踐
治理方式
發揮自治催化作用激發社區內生動力
立地方良法,助推社區治理法治化
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實現社區“善治”
發揮專業社工力量賦能社區治理活力
頭雁定向群雁高飛——“社區領袖”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培育機制研究
治理環境
以開放包容理念塑造具有持久活力的社區精神
五力并舉共筑社區安全防護網
服務連接萬家滿足居民健康向上的新需求——以居民為中心強化服務激發活力研究
建立新自我塑造高質量老年生活——“城市社區活力”之老年人活力研究
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和諧宜居樂在其中——城市綠色生態社區建設研究
創新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實踐研究——以濰坊市奎文區為例
智慧未來
由“智慧城市”到“智慧社區”大數據時代智慧社區發展方向——為數據化社區增添智慧大腦
匯聚中外活力共建美好社區生活共同體——國際化社區建設及活力研究淺探
指標理論
尋找活力源泉探索指標體系要素——城市社區活力指標體系研究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基,探索社區活力理論研究
后記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節選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治理組織領導體系。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深厚基礎和重要支撐,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①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強調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因此,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需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尋求社會意愿和訴求的“*大公約數”,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基層組織由建立在“連上”“村上”,逐步發展到建立在車間、單位,普及到農業集體組織、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等。改革開放以來,原有社隊及單位體制逐步解體,各類組織自主性增強,新型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兩新組織”大量出現,由社會變遷導致政黨與社會關系發生重大變化,黨的基層組織出現懸浮化、邊緣化甚至“不在場”現象。因此,重新“發現社會”,通過組織“再嵌入”實現對新型組織和社會空間的領導,成為黨在基層治理的行動目標和策略。 黨對基層社區治理工作的領導,一個重要體現是黨對基層社區治理的頂層設計。通過頂層設計與黨政一體、上下同欲、貫通一致的治理組織領導機制,真正把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社區治理的強大效能。一是建立健全市、縣(區)、街道、社區“四位一體”社區治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全面提升黨組織為民服務和社會治理的能力。二是以社區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積極發揮社區黨建聯席會“紅色紐帶”作用,攜手建設社區治理組織力量的“黨建共同體”,共畫區域發展“同心圓”。三是推動社區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社區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的途徑和載體,緊緊圍繞社區黨組織構建公共服務圈、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 ——執政黨的政黨治理機制。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社區黨組織通過履行政治領導、利益協調和文化導向三大功能,在社區中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基層社區黨組織嚴格執行黨的意志,關鍵是要做到“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維護核心”,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不斷提高政治能力,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根本保證。“服務中心”,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社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實現“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治理目標,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物質保證。“凝聚人心”,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社區居民和社區社會組織切實參與到社區治理各環節、全過程,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民心保證。 ——提升黨的領導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表現在敢于擔當、勇于擔責、善于擔當。黨的領導力支撐和落實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首先,黨的領導力保證社區治理的正確方向。黨組織傳導*新的黨委政府治理與發展理念,引導社會發展趨勢。三個不可替代性:一是共產黨執政根植于群眾;二是宣傳發動組織群眾;三是提供部分公共服務。其次,黨的領導力提供源頭治理的動能,黨的各級組織擔負著源頭治理的責任。共產黨執政必須根植人民根植社區,吸收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才能根深葉茂,不斷壯大,活力共生,長期執政。要宣傳組織發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提升黨組織的掌控力、引導力、宣傳力、組織力、團結力、培育力。再次,黨的領導力協調綜合治理的運行。社區治理的頂層設計和治理構建體系,以及領導力量在市區(縣)級黨委政府。要建立以支部委員會和居委會為主、社會組織為輔助的網格傳導回饋體系,政府以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權力服務下沉到社區,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便民服務。 第二,強化以政府為主導的社區發展治理機制。 綜觀各國的社區研究理論和治理實踐,在城市社區治理的各主體中,地方政府這一結構性力量在城市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將城市社會中的地方政府力量和其他治理主體的自治力量有效銜接與整合,地方政府在社區治理中到底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一直以來是各國學者爭論的焦點。根據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中的地位,分別有三種觀點,即“主導型”政府、“合作型”政府和“輔助型”政府,相對應地出現了三種社區治理模式,分別是“政府主導型”社區治理模式、“混合型”社區治理模式和“自治型”社區治理模式。在我國,由于地方政府以其權威性擁有所轄城市社會資源配置的絕對主導權,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因此地方政府有能力而且必須為城市社區治理的主導者,其主導作用的發揮在于構建利于城市社區發展的宏觀體制、機制、法律和政策,發揮其引導、支持、培育和監督作用,促進城市社區穩定有序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對于功能日益復雜化、邊界日益擴大化的現代社會而言,任何一個主體都不可能單獨承擔并完成所有的治理任務和目標,多元主體共治共建的整體性治理架構不可或缺。目前,我國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市、區(縣)兩級地方政府、街道辦事處、轄區居民委員會為主的彼此聯系、層層下移的四級城市社區管理網絡,建立起了一套行政力量與社會力量互補、行政資源與社區資源結合、政府行政機制與社區自治機制合作共生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就基層行政體制而言,政府主導的地位雖沒有改變,但其在社會治理的內在運行機制發生了變化,是從“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向“政府主導、多元共治”格局的轉變,更加強調政府與社會間雙向互動的方式,而非單向度的行政規制和政策貫徹。 ……
活力與秩序的黃金平衡--城市社區治理效能研究 作者簡介
1980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五蓮師范學校學習,1982年8月至1985年7月在五蓮縣實驗學校任教,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在五蓮二中任教,1987年9月至1989年2月先后任臨朐縣營子鄉黨委辦事員、秘書,1989年2月至1992年12月先后任臨朐縣委研究室秘書、經濟科科長,1992年12月至1995年12月任九山鎮黨委副書記,1995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先后任沂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黨委書記,1998年12月至2001年2月任辛寨鎮黨委書記,2001年2月至今任昌樂縣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2003任奎文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2012年3月任奎文區人大黨組書記、第一副主任。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