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初中生讀本 七年級 上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03118
- 條形碼:9787521603118 ; 978-7-5216-03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初中生讀本 七年級 上冊 內容簡介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初中生讀本(七年級上冊)》是一本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法律讀本。它根據初中生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立足于法治教育與保護,圍繞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及成因、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典型案例、普法小劇場六個部分,全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的相關知識,以期能夠幫助未成年人培養良好品行,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初中生讀本 七年級 上冊 目錄
**章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一、政策與法律規定
二、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措施
(一)家庭保護
1.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2.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時的權利保護
3.父母離婚后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
(二)學校保護
1.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保護
2.未成年人人格權的保護
3.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三)社會保護
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權利與承擔的義務
2.未成年人要遵守的社會規則
3.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與保護
第二章 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預防
一、認識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
(一)不良行為及其常見類型
1.曠課、夜不歸宿
2.攜帶管制刀具
3.打架斗毆
4.吸煙、酗酒
(二)嚴重不良行為及其常見類型
1.多次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2.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3.吸食、注射毒品
二、對不良行為的預防和處理
(一)家長和學校需加強管教
1.發現劣跡,及時制止
2.家長和學校相互配合,嚴加管教
3.父母離婚的,雙方仍然需要盡到管教義務
(二)社會有義務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環境
1.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
2.為未成年人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出版物
3.不得讓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歌廳等場所
4.基層自治組織有義務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三)送工讀學校接受矯治教育
(四)必要時由政府強制收容教養
(五)公安機關采取懲戒措施進行矯治
1.對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行為的處罰
2.對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行為的處罰
3.對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行為的處罰
4.對傳播淫穢讀物等行為的處罰
5.對偷竊、搶奪財物等行為的處罰
6.對參與賭博、屢教不改行為的處罰
7.對吸食、注射毒品行為的處罰
三、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的區別
第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及成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現狀和特點
1.沖動型犯罪的比率較高,犯罪具有突發性
2.犯罪具有連續性,再犯率高
3.共同犯罪,結伙作案較多
4.犯罪手段趨于智能化
5.犯罪低齡化
6.農村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較高
二、未成年人犯罪成因
(一)個人原因
1.生理上發生變化
2.認識能力尚不成熟
3.情感沖動,意志薄弱
(二)家庭原因
1.家庭結構失衡
2.家庭氣氛不和諧
3.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三)學校原因
1.學校道德教育缺失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3.學校與家庭缺乏有效溝通
(四)社會原因
1.社會不良文化侵蝕
2.社會監管缺失
第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2.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二、充分發揮學校法治教育作用
1.注重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
2.設置專門課程,強化法治教育
3.提升教師法治素養,發揮教師法治教育職能
4.加強學校管理,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三、全社會協同行動,優化社會環境
1.加強監管,打擊不良文化
2.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干預、幫扶等活動
3.積極組織未成年人開展課外活動
第五章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典型案例
1.校園事故敲警鐘安全教育須落實
2.未成年人對自己創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權
3.未成年人犯罪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從重處罰
5.不得與幼女發生性行為
6.正當防衛還是故意殺人
第六章 普法小劇場
1.網上交友須謹慎涉黃違法毀前程
2.為“死黨”義憤殺人潛逃多年被處罰
3.“不雅視頻”傳上網保護隱私很重要
4.“學霸”變成“癮君子”——個吸毒者的懺悔
一、政策與法律規定
二、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措施
(一)家庭保護
1.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2.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時的權利保護
3.父母離婚后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
(二)學校保護
1.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保護
2.未成年人人格權的保護
3.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三)社會保護
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權利與承擔的義務
2.未成年人要遵守的社會規則
3.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與保護
第二章 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預防
一、認識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
(一)不良行為及其常見類型
1.曠課、夜不歸宿
2.攜帶管制刀具
3.打架斗毆
4.吸煙、酗酒
(二)嚴重不良行為及其常見類型
1.多次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2.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3.吸食、注射毒品
二、對不良行為的預防和處理
(一)家長和學校需加強管教
1.發現劣跡,及時制止
2.家長和學校相互配合,嚴加管教
3.父母離婚的,雙方仍然需要盡到管教義務
(二)社會有義務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環境
1.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
2.為未成年人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出版物
3.不得讓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歌廳等場所
4.基層自治組織有義務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三)送工讀學校接受矯治教育
(四)必要時由政府強制收容教養
(五)公安機關采取懲戒措施進行矯治
1.對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行為的處罰
2.對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行為的處罰
3.對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行為的處罰
4.對傳播淫穢讀物等行為的處罰
5.對偷竊、搶奪財物等行為的處罰
6.對參與賭博、屢教不改行為的處罰
7.對吸食、注射毒品行為的處罰
三、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的區別
第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及成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現狀和特點
1.沖動型犯罪的比率較高,犯罪具有突發性
2.犯罪具有連續性,再犯率高
3.共同犯罪,結伙作案較多
4.犯罪手段趨于智能化
5.犯罪低齡化
6.農村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較高
二、未成年人犯罪成因
(一)個人原因
1.生理上發生變化
2.認識能力尚不成熟
3.情感沖動,意志薄弱
(二)家庭原因
1.家庭結構失衡
2.家庭氣氛不和諧
3.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三)學校原因
1.學校道德教育缺失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3.學校與家庭缺乏有效溝通
(四)社會原因
1.社會不良文化侵蝕
2.社會監管缺失
第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2.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二、充分發揮學校法治教育作用
1.注重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
2.設置專門課程,強化法治教育
3.提升教師法治素養,發揮教師法治教育職能
4.加強學校管理,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三、全社會協同行動,優化社會環境
1.加強監管,打擊不良文化
2.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干預、幫扶等活動
3.積極組織未成年人開展課外活動
第五章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典型案例
1.校園事故敲警鐘安全教育須落實
2.未成年人對自己創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權
3.未成年人犯罪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從重處罰
5.不得與幼女發生性行為
6.正當防衛還是故意殺人
第六章 普法小劇場
1.網上交友須謹慎涉黃違法毀前程
2.為“死黨”義憤殺人潛逃多年被處罰
3.“不雅視頻”傳上網保護隱私很重要
4.“學霸”變成“癮君子”——個吸毒者的懺悔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