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愛生活如愛啤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01064
- 條形碼:9787572601064 ; 978-7-5726-0106-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生活如愛啤酒 本書特色
★ 跟蹤文壇名家的德國文化之行——本書詳細講述了余華、麥家、劉慈欣、北島、王安憶等中國作家在德國的文化之旅,在中西文化雙向交流的語境下,發現中國當代文學的另一種可能。 ★ 再現中德文化交互的動人細節——全球蕞大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和國際出版巨頭阿歇特的在華業務負責人,為讀者深刻再現中德互相學習、互相欣賞的交流過程。 ★ 一個文藝、浪漫的德國——拒絕嚴謹、頑固、低情緒化,從音樂、文學、電影出發,找尋一個不一樣的德國,品味這杯黑啤內在的甘甜與清香! ★ 作家觀察、文化細情、東西相遇——滿足你對文藝生活的全部想象! ★ 余華、劉慈欣、麥家傾情推薦!
愛生活如愛啤酒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常年位于中德文化交流核心區, 經歷和目睹了許多重大的文化和社會事件, 本書即是她所見所思的實錄和集合。全書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和作家在德國的影響, 二是德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三是作者所見所聞之德國目前社會生活及文化現象。中國文化如何走進德國? 德國如何接納和看待中國文化和文化人? 德國文化的深層狀況和肌理如何?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愛生活如愛啤酒 目錄
【 A 】
劉慈欣:坐在上帝家里聊科幻 … 002
親愛的余華 … 021
北島:詩人下廚 … 033
誰在德語區等麥家 … 043
王剛和《英格力士》的德國遇險記 … 055
王安憶:重回北德 … 063
【 B 】
君特·格拉斯:他拔腿一走,結束了一個時代 … 072
施密特:那個解釋世界的人 … 081
敘事人席拉赫 … 090
柏林:一個中國建筑的神話 … 104
伯施曼:陌生的名字 偉大的記錄 … 116
埃貢·西勒:“戰爭結束了,我也要走了” … 129
弗洛伊德的湯姆 … 139
畢加索和一個梳馬尾辮的模特 … 164
“編外教授”高立希 … 174
一個“老東”的出走與回歸 … 196
再唱《歡樂頌》 … 212
像朗讀詩歌一樣朗讀憲法 … 216
康定斯基的彩色人生 … 220
漢娜·阿倫特:有溫度的世紀化身 … 224
【 C 】
聽聽齊澤克怎么說 … 238
治愈系的圣誕樹 … 246
被德國人誤讀的《烏合之眾》 … 253
作家之夜 … 258
柏林電影節和科斯里克的紅圍巾 … 264
“*政治”的法蘭克福書展 … 273
長頸鹿與天壇 … 283
你再也上不了黑名單 … 287
為什么是橡樹 … 291
愛生活如愛一杯啤酒 … 295
黑格爾離我們并不遠 … 299
愛生活如愛啤酒 節選
親愛的余華 2014年11月9日,德國火車司機的罷工不得不提前結束,否則民憤太大,因為這天有200萬人要聚首柏林,慶祝柏林墻倒塌25周年。就在這天,余華從米蘭坐飛機,下午3點降落在漢堡機場。我一接到他,就發現他幾乎被意大利人給用廢了。 幾個月前,受漢堡市政府委托,我跟余華的意大利組織方商定了一個“德、意分享余華聯合行動計劃”。意大利定在11月8日給余華頒發一個文學大獎,恰好在此期間,漢堡舉行為期三周、歐洲*大的中國主題節“中國時代”。我們一拍即合,先邀余華來漢堡在“中國時代”登場,然后赴意大利領獎。余華那邊先是答應了,后來又否定了。出爾反爾,緣于他遇到了護照的煩惱。 本來,他的如意算盤是,把今年歐洲頻頻相邀的各種“之旅”連成一串:10月中下旬,去巴黎參加《第七天》的法文版首發,逗留幾日后,接著參加官方作家代表團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書展的中國主賓國活動。等那邊一收場,他就一腳邁進漢堡,高潮止于意大利的文學頒獎典禮。歐洲這四個國家之間,坐飛機都不過一兩個小時,猶如在北京和上海之間走動。結果,政府大力反腐的一紙公文,打碎了這套完美行程。新的規定要求,公務出國來回都必須用公務護照,而且有極其嚴格的天數限制,一刀切不考慮任何例外,包括對余華這樣的世界知名作家。若遵循國家規定,余華的日程就變成了一場“受難記”:從10 月下旬到11 月上旬這二十來天里,1. 用私人護照從北京去巴黎,再飛回北京,睡兩個晚上;2. 用公務護照從北京飛塞爾維亞,再飛回北京,睡兩個晚上;3. 用私人護照從北京再飛意大利曼托瓦和德國漢堡。 雖然皺紋不多,身體結實,但余華畢竟54 歲了,表示折騰不起。峰回路轉發生在他的一念之間。有一天余華告訴我們,他決定不去塞爾維亞了。這樣,他只需持私人護照完成巴黎、曼托瓦和漢堡的旅行,自由得像鳥一樣。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因“撿回”余華而大喜。為了讓他在巴黎之行后能回國多休息一段時間,漢堡市政府同意跟意大利對調,讓余華先去意大利,后來漢堡。 10 月底,余華在漢堡的活動基本安排就緒了。那天我正準備睡覺,卻手一癢,點開了微信。余華的一行信息,嚇得我后脊梁一陣發冷:“我在塞爾維亞!苯涍^前面的周折,塞爾維亞成了我的一塊紅布。有它沒我,有我沒它。無論我用微信給余華發去多少條問題,他都不再理我。打電話也不接。我一個人坐在家中的黑暗里,想到買好的機票,好不容易訂上的漢堡法學院尊華的摩可大廳,市政府的誠邀,德國*高文化媒體《時代周刊》作為余華文學之夜的舉辦方……這一切都變成了泡泡兒,就像美人魚在安徒生的大海里的結局。絕望中,我想到了意大利人。余華是不是忘了告訴我他不跟我們玩了,卻提前通知了意大利人呢?我趕快給意大利發去一封電子郵件,問他們是否得知余華的行程有變。深更半夜是不用等人回我郵件的。關上電腦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自己會一夜無眠。第二天早上,我不敢看微信,就先打開了電腦。兩封意大利人的郵件躺在郵箱里。**封說,他們沒有得到余華的任何變更信息。雖然經濟不景氣,但為了安排給余華頒獎,他們已經投入了上萬歐元……第二封郵件說,她被我的問題嚇得一晚上沒睡,我若得到任何新消息,請務必**時間告知她。這是一位70多歲的意大利老太太,辦過20多年國際文學活動,**次被嚇成這樣。我打開微信,余華又有消息了,說,我們說好的一切不變,只是,他雖然幾乎站在了漢堡門口,但還得飛回北京再飛來歐洲。我的心一軟,向他保證一定不讓他在漢堡累著,又囑咐意大利人善待已經很疲憊的余華,切切。 沒想到,意大利人對余華的“善待”,就是讓他一刻不停地說,包括在曼托瓦*好的飯店吃飯的時候。除了睡覺,就是活動、提問、發言!余華一邊告訴我,一邊一身煙味地坐進了漢堡機場的奔馳出租車。我們一路向市中心駛去。正在這時,意大利人的郵件也追到了,我翻譯給余華聽:“余華是一個非常睿智而富于耐心的人。在三天時間里,除了隆重的頒獎活動,他一共參觀了五所中小學,接見了750 名中小學生,并一一回答了他們的問題。他還與當地婦女閱讀聯盟進行了文學探討,并且走訪了一所精神病醫院兼監獄……” …………
愛生活如愛啤酒 作者簡介
王競(Jing Bartz),1968年生于北京。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91年赴德國工作,曾在基爾大學執教,后在康斯坦茨工業大學任代理教授。 2003年至2013年回到北京工作十年,擔任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信息中心主任,并為法國阿歇特與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創建和領導其合資出版公司。從2013年起,轉向為中西文化項目顧問,策劃了眾多文學、電影等項目,促進中西文化雙向交流。 常年為《財新周刊》副刊撰稿,偶爾翻譯德國當代文學作品。目前,和家人及在北京收養的流浪貓妙矣一起生活在漢堡。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