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莫言研究年編.2017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57416
- 條形碼:9787303257416 ; 978-7-303-2574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莫言研究年編.2017 內容簡介
本年編旨在為莫言研究、文學史以及當代歷史研究提供可參考的文獻與資料。每年編選一卷,對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中文研究成果進行搜集和整理,以便觀察和整體呈現中國當代文學在莫言研究方面的方法與成就。選文主要來源于各種學術期刊、專業報刊。年編的選文以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和學術價值為標準,按照“莫言聲音”“諾獎反應”“莫言研究”“媒體聲音”四個部分組織選文,并附錄莫言參與的文學對話、莫言研究的文章索引等,旨在全方位展現當年莫言研究的整體狀況,為莫言研究奠定文獻基礎。
莫言研究年編.2017 目錄
一、莫言聲音
在“莫言長篇小說系列*新版暨莫言作品獨家授權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 莫言
大畫家李曉剛 莫言
莫言的黃土地幻覺世界與中國文學契機 莫言
打人者說 莫言
“重要的日子”——在北京師范大學2017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莫言
在汕頭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莫言
“我的文學道路” 莫言
在2017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評論周開幕式上的演講 莫言
二、“諾獎”反應
論莫言獲獎的提振“核力” 韓雪梅
“后諾獎”時期莫言小說研究的瓶頸和路徑——兼及莫言研究的分期問題與劉廣遠、王敬茹商榷 姬志海
如何講述當代中國的神奇故事——與李建軍論莫言與諾獎 張志忠
三、莫言研究
莫言與新文學的整體觀 張清華
感覺的象征世界——《檀香刑》之后的莫言小說 謝有順
“歪擰”的鄉村自然史——從《木匠和狗》看中國現代主義的在地性 陳曉明
網絡文藝批評的困境與對策——從網評莫言的“準的無依”說開去 陳定家
茂腔和說書——莫言家世考證之九 程光煒
莫言在1985:“高密東北鄉”誕生考 周蕾
嗅景與個人記憶的重建:以《生死疲勞》為例 林翠云 張箭飛
心靈胎記與文學超越——莫言散文的“故鄉意象”與藝術傳達 張洪波 韓傳喜
思維的精微或魯迅傳統的一翼 李洱
地獄焰火中的幽微良知——莫言的三個中篇兼及《檀香刑》 黃德海
時代及社會的敵人——論《豐乳肥臀》的批判性 廖四平
亦史亦野亦錦繡 馬兵
四、莫言訪談
不忘初心,期許可待——三十年后重回軍藝文學系座談實錄 徐懷中 莫言 朱向前
莫言在“莫言作品獨家授權新聞發布會”前專訪 莫言 等
莫言在長篇小說系列*新版的發布會上答網友問 莫言 等
《鳳凰周刊》專訪莫言 莫言 等
故事溝通世界:莫言對話三十國漢學家 莫言 等
“民間藝術對我小說創作之影響” 莫言
莫言答新華網專訪 莫言 等
莫言答騰訊文化 莫言
莫言答中國新聞網 莫言
莫言與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浙江文藝出版社常務副社長曹元勇的對談 莫言 陳思和 曹元勇
附錄
文學的蹤跡——2017年莫言出席活動集錦
2017年莫言研究資料索引
展開全部
莫言研究年編.2017 作者簡介
張清華,男,1963年10月生,山東博興縣人。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師范大學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理論與評論文章400余篇,出版《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等著作9部。涉獵詩歌與散文隨筆寫作,出版散文隨筆集、詩集5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