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世界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1947
- 條形碼:9787533961947 ; 978-7-5339-619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簡史 本書特色
《世界簡史》不只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史書,它不拘泥于條條框框,它所真正關注的是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永恒價值的東西。 作者拋棄了堆積枯燥的文學史料,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將冗長繁雜的文學史料簡化精煉,簡潔明了、脈絡清晰地再現了這段歷史,稱世界史的經典力作。
世界簡史 內容簡介
《世界簡史》是一部讓人讀來饒有趣味的寫給年輕人的史書,用通俗清麗、生動而不乏幽默的筆觸帶領讀者感受億萬年來世界的滄桑巨變,還原人類歷史發展的本來面目。作者威爾斯不拘泥于條條框框,超越了褊狹的民族主義,而將關注點放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永恒價值的東西上,以較為客觀的眼光看待東西方文化,歌頌光明和良善,在傳遞歷史知識之外,還給人帶來人文和哲學層面上的啟迪。
世界簡史 目錄
第二章 時間中的世界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第四章 魚類時代
第五章 炭沼時代
第六章 爬行動物時代
第七章 *早的鳥類和哺乳動物
第八章 哺乳動物時代
第九章 猿、類人猿、亞人類
第十章 尼安德特人和羅德西亞人
第十一章 *初的人類
第十二章 原始思維
第十三章 農耕的開始
第十四章 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明
第十五章 蘇美爾、古埃及和文字
第十六章 原始的游牧民族
第十七章 *早的航海者
第十八章 埃及、巴比倫和亞述
第十九章 早期的雅利安人
第二十章 *后的巴比倫帝國和大流士一世帝國
第二十一章 猶太人的早期歷史
第二十二章 猶太的教士和先知
第二十三章 希臘人
第二十四章 希波戰爭
第二十五章 希臘的繁榮
第二十六章 亞歷山大大帝及其帝國
第二十七章 亞歷山大城博物館和圖書館
第二十八章 佛祖喬達摩的一生
第二十九章 阿育王
第三十章 孔子和老子
第三十一章 羅馬登上歷史舞臺
第三十二章 羅馬與迦太基
第三十三章 羅馬帝國的興起
第三十四章 羅馬與中國
第三十五章 早期羅馬帝國的百姓生活
第三十六章 羅馬帝國時期宗教的發展
第三十七章 耶穌傳道
第三十八章 基督教教義的發展
第三十九章 蠻族入侵以及羅馬帝國的東、西分裂
第四十章 匈奴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第四十一章 拜占庭帝國和薩桑帝國
第四十二章 中國的隋唐時代
第四十三章 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
第四十四章 阿拉伯人的輝煌歲月
第四十五章 拉丁語基督教世界的發展
第四十六章 十字軍和教皇統治的時代
第四十七章 王侯的反抗和教會的分裂
第四十八章 蒙古人的征服
第四十九章 歐洲人理性的復蘇
第五十章 拉丁教會的改革
第五十一章 國王查理五世
第五十二章 君主政體、議會政體和共和政體在歐洲實驗的時代
第五十三章 歐洲新帝國在亞洲和海外的擴張
第五十四章 美國獨立戰爭
第五十五章 法國大革命和君主制的復辟
第五十六章 拿破侖倒臺之后歐洲不穩定的和平
第五十七章 物質知識的發展
第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
第五十九章 現代政治和社會思想的發展
第六十章 美國的擴張
第六十一章 德國的崛起和對歐洲的控制
第六十二章 蒸汽輪船和鐵路時代的新海外帝國
第六十三章 歐洲人在亞洲的掠奪和日本的崛起
第六十四章 1914年的英帝國
第六十五章 歐洲的軍備階段和1914—1918年世界大戰
第六十六章 俄國的革命和饑荒
第六十七章 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重建
閱讀拓展
世界簡史 節選
**章 空間中的世界 迄今為止,我們所擁有的世界歷史依然是一部認識極不完善的歷史。200年前,人類了解的世界充其量不過是近3000年問的事,至于3000年前都發生了些什么,人們只能仰仗傳說和想象。在當時的文明世界里,絕大多數的人都相信而且也是被這樣灌輸的:這個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被突然創造出來的。至于在那一年的春天還是冬天,那時的權威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種精確到了近乎荒誕的觀點源自對希伯來《舊約》過于刻板生硬的解讀,也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神學式臆斷。如今,這種看法早已被宗教人士所摒棄。人類生活于其中的宇宙就其表象來看已存在了悠長的時光,甚至是無限悠長的時光,對此,人類已達成共識。當然,表象有其欺騙性,就好比在房間的兩端各置一面鏡子,這樣,房間就看不到盡頭。但那種認為我們身處其中的宇宙僅僅存在六七千年的觀點,是無論如何也站不住腳的。 如今,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兩端稍扁的橘狀球體,直徑約為8000英里。大約2500年前,就有為數不多的學者知道了地球是個球體。但此前,人們一直以為地球是一個平面,而且還提出了關于地球與天空、恒星、行星間關系的多種理論,這在今天的人們看來頗為荒誕不經。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每24小時繞地軸(比赤道直徑短24英里)自轉一周,由此形成晝夜的更替。與此同時,它以稍顯不規則且略帶變化的橢圓形軌跡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周。地球離太陽*近時距離約為9150萬英里,*遠時約為9450萬英里。 月球是一個比地球小的星體,它在距離地球平均23.9萬英里遠的地方繞地球運行。太陽系中并非只有地球和月球繞太陽運轉,在離太陽接近3600萬英里和6700萬英里遠的地方還有水星和金星兩顆行星;在地球運行軌道之外,除了那些呈帶狀的、不計其數的、可以忽略不計的小行星外,還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分別為14100萬英里、48300萬英里、88600萬英里、178200萬英里和279300萬英里。這些動輒以千萬計的數字,對常人來說,很難想象。倘若我們把太陽和其他行星縮小到一個更易把握的比例中,讀者想象起來也就容易得多。我們假定地球是一個直徑為1英寸的小球,那么太陽就是一個直徑約9英尺的大球,離地球的距離約為323碼,步行時間為四五分鐘;相比之下,月球就是一顆小豌豆,離地球有約2.5英尺的距離;在太陽和地球之間有兩顆內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們離太陽的距離分別約125碼和233碼。這些星體的周圍便是空曠的宇宙空間,無垠的空曠一直延伸到離地球175英尺的火星,直徑約1英尺的木星離地球約為1英里遠,體積略小的土星與地球相距約為2英里,天王星離地球約4英里,海王星與地球的距離則約6英里。即便縮小到了如此一個比例,離地球*近的其他叵星也遠在40萬英里之外。 以上這組數據也許會令我們產生這樣一個概念:上演人類生命之劇的舞臺是何等空曠無垠哪! 在這廣漠無際的宇宙空間,我們所了解的也只是地球表面的生物。地表離地心有4000英里,而生物深入地下的深度也不過是3英里;到達地面上空的高度也未能超過5英里。除此之外的浩瀚宇宙空間,顯然只是一片空洞死寂。 目前,*深的海洋采掘深不過5英里,飛機飛行的*高紀錄高不過4英里。雖然曾有人乘坐氣球上升到7英里的高空,卻歷經了千辛萬苦。沒有鳥類能飛上5英里的高空,曾有被帶上飛機的鳥類和昆蟲,但在遠沒有達到此高度時就失去了知覺。 P1-2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