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老舍的京韻傳奇/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6383
- 條形碼:9787554616383 ; 978-7-5546-163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舍的京韻傳奇/精裝 本書特色
《小楊家胡同的樹葉》《腰牌上的記憶》《母親的眸》《陽光》《海棠樹》《倫敦街角的夢》《南洋,花朵盛開》《青青河邊草》……該書采用隨筆散文的筆調,深情地記敘了老舍這位“語文大師”輝煌的文學生涯和極其簡樸的一生。
老舍的京韻傳奇/精裝 內容簡介
老舍是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范”。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本書作者于昊燕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老舍的研究,寫作了多篇關于老舍的研究文章。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而該書則采用隨筆散文的筆調,深情地記敘了這位“語文大師”輝煌的文學生涯和極其簡樸的一生。
老舍的京韻傳奇/精裝 目錄
**季 春
小楊家胡同的樹葉
腰牌上的記憶
母親的眸
陽光
海棠樹
第二季 夏
倫敦街角的夢
南洋,花朵盛開
青青河邊草
金色的麥田
祥子,跑吧
第三季 秋
遠方
煙火塵世
燈
正紅旗下
歲月悠悠,歸于塵埃
尾沒有冬天
人生四季
參考文獻
老舍的京韻傳奇/精裝 節選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臺階的磚縫里露出了一小叢嫩綠的香蒿葉兒,天高云白,一行北歸的大雁,發出清亮的鳴聲。街門門樓是用瓦擺成了一些古錢的,在似水流年中,那些古錢早已歪七扭八的,在錢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綠的草葉來。 多年之前,老舍在《四世同堂》這本書中滿懷深情地描述過一個叫小羊圈胡同的地方。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護國寺附近的“小羊圈”。說不定,這個地方在當初或者真是個羊圈,因為它不象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樣直直的,或略微有一兩個彎兒,而是頗象一個葫蘆。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蘆的嘴和脖子,很細很長,而且很臟。葫蘆的嘴是那么窄小,人們若不留心細找,或向郵差打聽,便很容易忽略過去。進了葫蘆脖子,看見了墻根堆著的垃圾,你才敢放膽往里面走,象哥侖布看到海上有漂浮著的東西才敢更向前進那樣。走了幾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見了葫蘆的胸:一個東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長的圓圈,中間有兩棵大槐樹,四圍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個小巷——葫蘆的腰。穿過“腰”,又是一塊空地,比“胸”大著兩三倍,這便是葫蘆肚兒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這還待歷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斷定。 多年之后,很多人來到北京西城,像哥倫布一樣尋寶覓蹤,發現這里有一個叫“小楊家”的胡同,它的西口在新街口南大街上。就是這條胡同,我找了許久。胡同口已經拓寬了,但依然不起眼,胡同口的幾家店鋪正在裝修,更是把胡同口給掩藏了起來。 **次來到小楊家胡同的時候是臘月,我還是個穿著鵝黃色羽絨服的學生,鐘愛《四世同堂》,對老舍充滿了敬仰,他輕妙睿智的話語能讓我持續發出歡樂的笑,也帶來一點刻薄的快意。我像所有的追星族一樣,激動地走在小楊家胡同里,心潮澎湃,東張西望。胡同很小,街道也不直,進了胡同向前走了二十幾步就碰上一面墻,連著拐幾個九十度的硬彎后,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一個小空場,周圍分布著七八戶人家。過了小空場,又是一個馬蜂腰般的小胡同,細而直地往北伸去。到了*北邊,有一塊更大的空地,它的東南面便是護國寺西廊高大硬實的紅墻。護國寺只遺留下個金剛殿,掛了塊文物保護的牌子。殿后是家賓館。 出了胡同的東口向北走,要不了多遠便是積水潭。我用腳步丈量著老舍幼時在胡同里玩耍、去積水潭、去護國寺的足跡,趙子日、張大哥、祥子、虎妞、小福子、祁老太爺、大赤包兒、瑞宣、程瘋子、王利發……他們在我身邊擦肩而過,熙熙攘攘。 我拿著一張民國十七年(1928)的地圖尋蹤覓跡,胡同里的居民略帶熱情與寬容地看著我,輕聲說:“日本人又來了。” 經常有外國人到這里來尋找老舍童年的印記。以日本人居多,甚至有些日本人拿著尺子一厘米一厘米地量過去。 我停住,羞澀地笑著看他們。他們彼此對視著說:“她聽得懂中國話!” 我說:“我不是日本人。” 他們說:“韓國人?” 我只好說:“中國人!山東大妞!” 大家依然熱情,不待我再開口,就經驗豐富地指著胡同盡處說:“8號,8號。”真是善解人意啊1 8號院的門樓早已倒塌,換了紅漆的防盜門。經過百年滄桑,原來的房屋早已不見,但還保留著當初的格局:細長的一條,南北房親密相對。順著過道,走到盡頭,是一間農村樣式的廁所,只是沒有豬,外觀也體面一些,看起來像個簡易的儲藏室。房子被隔成幾個不大的小間,租給別人,里面都是雙層床,只容得下一個瘦削干枯之人轉身。透過南屋的玻璃窗,看見一個年輕人正坐在下鋪看著頁角卷曲的雜志。有個眼影涂得藍藍的女孩出來,很客氣地請我反映一下外來打工者住宿艱難的情況,并且熱情地請我吃水果。 我帶著朝圣的心情仰望著小院子里一長條灰藍的天空,等待鴿哨悠長的回聲。 來過這兒的人會發現小楊家胡同和小羊圈胡同驚人地相似。的確,這是同一個胡同,新中國成立后,小羊圈胡同改名為小楊家胡同。14歲之前,老舍一直住在這個小胡同里;14歲之后,老舍依然牽掛著這個胡同里的人和事,他的心居住在這個小胡同的印象里。P3-6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