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0997
- 條形碼:9787300290997 ; 978-7-300-290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本書特色
★從吉羅馬人建立的殖民城鎮朗蒂尼亞姆,到撒克遜人與丹麥人爭奪的倫迪威克,再到今天的倫敦,這座島國的首都度過了中世紀的黑暗與野蠻,品嘗了殖民時代的崛起與輝煌,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與衰落,從令人陌生的商業城鎮一步步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金融中心。歲月不斷刻畫它的面貌——由小巷和庭院組成的中世紀迷宮、隨工業時代而來的喬治亞風格廣場與豪宅、帝國氣象的維多利亞排屋、新千年高聳入云的天際線;歷史不斷塑造它的品格——火災、瘟疫、轟炸都不曾擊垮這座城市,反而讓它淬煉出獨有的氣質,古怪、隨性、多變。人們似乎早已忘卻了它的本來面目,但當薄霧散去,它已寵辱不驚,佇立在那里,帶若獨有的優雅與不凡,靜靜地注視著流淌而過的泰晤士河。 本書的作者匯集了倫敦歷史上的關鍵事件、人物和趨勢,創造了一幅無與倫比的城市肖像。基于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巧妙結合決定倫敦面貌的建筑思潮,向讀者展示,兩千多年來,金錢和權力之間的沖突如何成就了今天的倫敦。 ——《科克斯書評》 ★永不過時的城市歷史題材又補充了一本非凡的作品,這本書是一封寫給倫敦的、令人愉快的情書。 ——《衛報》 ★詹金斯筆下的倫敦歷史,更多涉及政治、文學和建筑。金融城和威斯敏斯特(分別代表商業和政治元素)之間由來已久的競爭和相互影響,是這本書的特色內容之一。它很好地呈現了清晰明了的歷史。 ——《書單》 ★詹金斯毫不猶豫地評判了當代倫敦的天際線,輔以書中的豐富地圖和照片,讀者能夠更輕松地了解倫敦的面貌,這座城市的愛好者們會陶醉在細枝末節中,發現這是僅次于漫步倫敦街頭的好選擇。 ——《文學評論》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內容簡介
從古羅馬人建立的殖民城鎮朗蒂尼亞姆,到撒克遜人與丹麥人爭奪的倫迪威克,再到今天的倫敦,這座島國的首都度過了中世紀的黑暗與野蠻,品嘗了殖民時代的崛起與輝煌,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與衰落,從令人陌生的商業城鎮一步步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金融中心。歲月不斷刻畫它的面貌——由小巷和庭院組成的中世紀迷宮、隨工業時代而來的喬治亞風格廣場與豪宅、帝國氣象的維多利亞排屋,新千年高聳入云的天際線;歷史不斷塑造它的品格——火災、瘟疫、轟炸都不曾擊垮這座城市,反而讓它淬煉出獨有的氣質,古怪、隨性、多變。人們似乎早已忘卻了它的本來面目,但當薄霧散去,它已寵辱不驚,佇立在那里,帶著獨有的優雅與不凡,靜靜地注視著流淌而過的泰晤士河。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列城志》的作者匯集了倫敦歷史上的關鍵事件、人物和趨勢,創造了一幅無與倫比的城市肖像。基于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巧妙結合決定倫敦面貌的建筑思潮,向讀者展示,兩千多年來,金錢和權力之間的沖突如何成就了今天的倫敦。 對于任何想要了解倫敦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讀者,詹金斯的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列城志》中關于二戰后倫敦建筑和思想潮流發展的內容非常精彩。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目錄
第二章撒克遜人的城市 / 0
第三章中世紀的大都會 / 0
第四章喬叟和惠廷頓時代 / 0
第五章都鐸王朝的倫敦 / 0
第六章斯圖亞特王朝與內戰 / 0
第七章復辟、災難、恢復 / 0
第八章“荷式”勇氣 /
第九章漢諾威的黎明 /
第十章黯淡時期 /
第十一章攝政時代:納西風格初現 /
第十二章邱比特的設計之城 /
第十三章改革時代 /
第十四章新都市的誕生 /
第十五章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走向成熟 /
第十六章慈善與國家 /
第十七章鼎盛的愛德華時代 /
第十八章戰爭和后續 /
第十九章無序發展 /
第二十章戰爭中的大都市 /
第二十一章地產大繁榮 /
第二十二章摩登城市 /
第二十三章衰退年代 /
第二十四章大都市的復興 /
第二十五章孤注一擲 /
第二十六章浮華構造 /
后記 /
倫敦歷史大事年表 /
作者的話 /
參考文獻 /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節選
站在滑鐵盧大橋上眺望倫敦,一眼望去是亂糟糟的一片。那是一種不合常規、毫無計劃的亂,讓人抓狂之余又有些激動和興奮。我的一生,始終在親歷倫敦的演變,但依然對理解是什么在推動它不斷演變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記錄的正是我的這份困惑。始建于羅馬時代,經歷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重建,倫敦一直在發展的道路上前進不止。18世紀時,倫敦成為歐洲*大的都市;到了19世紀,它躍升為世界*大的都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人們認為倫敦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將開始進入衰退期。但在新千年到來之時,倫敦再次崛起,吸引著來自全英、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人口、財富和人才。到2025年,倫敦的人口預計將超過900萬。我現在對一件事非常肯定——倫敦是一個擁有生命的個體。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倫敦和威斯敏斯特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兩者擁有各自的職能,一個為經濟服務,一個作用于政治層面。它們之間矛盾不斷,而這種劍拔弩張的狀態也是本書中反復出現的主題之一。17世紀時,這座中世紀大都市遭遇危機。在經歷了內戰、倫敦大瘟疫和倫敦大火后,它進入到18世紀以復興和文化多產為特征的黃金時期。隨后,鐵路的出現引發劇變,帶來城市化爆炸式的發展,世界上的其他城市都無法企及。20世紀到來時,倫敦已成為英帝國的驕傲,但在接踵而至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遭遇戰火洗禮,雖然幸存下來,卻逐漸變得衰落與混亂。21世紀以來,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再次走向新的繁榮。但關于它未來的發展方向、面貌和歸屬,世人依然爭論不休,沒有定論。 這本書主要講述倫敦樣貌的演變,以及它如今為何會比其他同類城市更多元豐富,視覺上也更加無序。所有的歷史都植根于地理空間之中。倫敦的演變也與其位置和地形密不可分。倫敦人代代更替,其活動也相應改變,但整座城市的結構一直充當著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除了災難帶來的影響,它的每一次改變都不是偶然。
薄霧之都:倫敦的優雅與不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爵士,生于1943年,畢業于牛津大學,英國歷史學家、評論家、專欄作家、暢銷書作家。他曾出版近20部著作,內容涵蓋歷史、政治、建筑等。他也是英國***的記者之一,為《衛報》《泰晤士報》(The Times)、《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撰寫專欄。他曾擔任多份公職,包括英格蘭遺產委員會副主席、英國國家信托基金的主席。 譯者簡介 宋佳,畢業于英國杜倫大學,翻譯研究專業碩士,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協會(CIOL)認證翻譯。多次在中英政府、商界等研討交流活動中,負責口筆譯工作。在倫敦工作生活多年,曾任英國彼得森律師行(Peterson Law Associates)事務翻譯,英國酷銳傳媒(Creative Time Media)新聞編譯部負責人。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