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極簡天文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81775
- 條形碼:9787030681775 ; 978-7-03-0681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極簡天文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科學、宇宙和未來充滿興趣的大眾讀者《極簡天文課》是“*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張雙南的*新力作!他以前沿天體物理學家敏銳的洞察力,以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智慧,以科學傳播與科學文化的情懷,講述宇宙中*為迷人,*為激動人心的現象和理論,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該書絕對稱得上是一門優秀的科學素養訓練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孫小淳,清華大學教授吳國盛,北京天文館原館長朱進傾情推薦。北京天文館精心創作的30余幅插圖為這堂天文課帶來至美的視覺盛宴。
極簡天文課 內容簡介
本書用簡潔和通俗的語言, 以講故事和回答問題的方式介紹了天文學對人類認識宇宙的幾次飛躍、天文學和現代自然科學的關系、科學和文化的關系, 以及天文愛好者和公眾*關心的天文學的若干主題和*新進展。
極簡天文課 目錄
目錄
前言/i
**課 極簡天文史
一、地心說/001
二、人類宇宙觀的**次飛躍/003
三、人類宇宙觀的第二次飛躍/007
四、人類宇宙觀的第三次飛躍/007
五、人類宇宙觀的第四次飛躍/009
六、人類宇宙觀的第五次飛躍/010
七、人類宇宙觀的第六次飛躍/011
八、人類宇宙觀的第七次飛躍/012
第二課 極簡黑洞
一、為了讓霍金獲得諾貝爾獎,歐洲大型對撞機應該造出黑洞/013
二、對撞機原則上可以造出黑洞,但是現在還不行/018
三、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其實道理很簡單,但是還沒有被證實/019
四、黑洞在宇宙中除了貪得無厭地吞噬物質,還會干別的事情/022
五、如果宇宙中的物質都落入了黑洞怎么辦?/025
六、愛因斯坦不相信宇宙中存在黑洞,而有人說黑洞里面有火墻/027
第三課 天文學與科學方法
一、三個故事:普京、大辯論和我在英國留學/029
二、從亞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033
三、科學的三要素:目的、精神和方法/042
四、中國傳統文化、技術與科學的關系/045
五、楊振寧為什么批判《周易》和“天人合一”?/048
第四課 暗物質和暗能量
一、暗物質/054
二、暗能量/058
三、關于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其他問題/061
第五課 引力波與愛因斯坦的尷尬
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建立的標志/065
二、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067
三、3.0個諾貝爾物理學獎/069
四、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071
五、愛因斯坦預言了引力波/074
六、愛因斯坦引力波預言的一波三折/076
第六課 引力波探測的悲情與榮耀
一、幾十年的爭論,費曼和邦迪一錘定音/081
二、從韋伯棒到LIGO/083
三、引力波探測的悲情與榮耀/087
四、美學/091
五、“諾貝爾哥”郭英森先生是引力波專家嗎?/093
六、我錯了,黑洞的確經;鸩/094
七、看似沒用的引力波有著燦爛的未來 /096
第七課 宇宙的過去與現在
一、牛頓和愛因斯坦的麻煩/101
二、哈勃用“量天尺”發現宇宙不是孤島/103
三、哈勃用天體測速儀發現了宇宙有起點/106
四、從天線的噪聲里發現了宇宙大爆炸/108
五、從大爆炸到現在:物質、天體,以及我們/110
第八課 關于宇宙大爆炸的那些奇怪問題
一、誰給大爆炸提供了能量/114
二、為什么沒有炸出來反物質?/116
三、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宇宙的中心在哪里?/117
四、就只能把鍋甩給奇點嗎?/120
五、宇宙有沒有邊?/122
六、我們會跟著宇宙一起膨脹嗎?/124
七、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125
第九課 那些“出沒”于科幻作品中的天文和物理
一、白洞、蟲洞、量子糾纏和火墻/128
二、時間旅行/135
三、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137
第十課 是否真的有其他的世界和文明
一、費米悖論與德雷克公式/143
二、陰差陽錯,四次“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的行星/144
三、探測其他恒星-行星系統的方法/146
四、那么,找到了其他的世界和文明嗎?/148
五、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150
六、黑暗森林法則和文明的未來/152
后記/155
極簡天文課 作者簡介
張雙南,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新疆天文臺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黑洞、中子星、宇宙學和空間天文。發表審稿論文三百多篇,被一萬多篇論文引用。目前擔任“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伽馬暴偏振實驗、“慧眼”X射線天文衛星,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天文與天體物理領域專家組首席科學家。 國內著名科學傳播人物。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科學家系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hina Insight”等節目訪談嘉賓、綜合頻道《開講啦》演講者和《加油!向未來》科學顧問。入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中國”形象大使。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