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63515
- 條形碼:9787518963515 ; 978-7-5189-635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35年臨床經驗,累計接診10萬名患兒,
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 曹玲作品
匯總每個家庭應備的兒科醫學常識。
從不知所措到心中有數,讓媽媽們從容面對孩子的每一次健康問題。 專治新手媽媽的各種【過度緊張】情緒和【放大疾病】的腦洞。 掌握家庭護理知識+減少不必要的用藥+抓住及時就醫的時機=
給孩子堅實的保護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兒童呼吸道常見病的診治和生活預防。前兩章介紹發熱、咳嗽, 告訴大家什么樣的發熱和咳嗽不是疾病, 而什么的發熱和咳嗽要去醫院診治或物理處理。后六章介紹兒童呼吸道的常見疾病, 包括鼻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的防治方法。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目錄
**章 發熱:這樣熱沒事,那樣熱就要治
小兒發熱不一定是病態 / 003
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 008
高熱沒那么容易燒壞腦子 / 009
熱性驚厥,不一定影響發育和智力 / 013
退熱藥吃得早,真的好嗎? / 016
抗生素不是退熱必選項 / 020
長期低熱,各種檢查少不了 / 022
感冒發熱,別總往醫院跑 / 027
持續高熱,寶寶也許“流感”了 / 030
第二章 咳嗽:病因可輕可重,止咳可有可無
咳嗽總有根源 / 037
咳嗽時間不同,病因則不同 / 041
從咳嗽的聲音中辨別疾病 / 044
不要為咳嗽過度檢查 / 046
用藥前,先改變生活方式 / 051
止咳藥不是鎮咳藥,選藥看成分 / 055
晚上干咳,可能是支原體在搗亂 / 060
反復咳喘,支氣管和肺發育良好嗎? / 063
咳嗽有“雞鳴”樣回聲,百日咳來了 / 066
除掉頑疾講策略,寶寶不流大鼻涕
鼻涕與疾病有幾分關聯? / 075
鼻塞,疏通鼻腔不能硬來 / 079
不可低估的鼻炎 / 083
變應性鼻炎,能根治嗎? / 087
第三章 鼻炎:除掉頑疾講策略,寶寶不流大鼻涕
鼻涕與疾病有幾分關聯? / 075
鼻塞,疏通鼻腔不能硬來 / 079
不可低估的鼻炎 / 083
變應性鼻炎,能根治嗎? / 087
第四章咽喉部發炎:早期根除,避免復發
扁桃體炎與咽喉炎的區別 / 095
扁桃體炎,那一道防御可留可除 / 097
咽炎,不可思議的病因太多 / 101
小兒急性喉炎,不要等到聲音嘶啞 / 105
第五章 支氣管問題:打造健康內壁,呼吸才暢快
氣道異物梗阻,不發生才是*好的結果 / 111
支氣管擴張,讓人帶病生存 / 117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危害大 / 122
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要“氣、水”充足 / 125
第六章 肺炎:遏制致病原,生命不受威脅
肺炎,可怕得要命 / 133
肺炎只是一個統稱而已 / 137
“眾里尋她”——肺炎的確診 / 143
細菌與病毒感染的區別 / 147
狡猾!病毒的致病過程 / 152
病毒性肺炎,*好不是腺病毒感染 / 162
細菌性肺炎,*怕細菌的耐藥性 / 168
治療重癥肺炎,需要十八般武藝 / 176
肺炎痰多,排痰不能等咳出來 / 183
偷偷出血的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 186
肺泡蛋白沉積癥,可以讓肺部洗出“牛奶” / 190
肺炎疫苗,有幾成防御作用? / 193
第七章 哮喘:診治層層突破,讓生活甘之如飴
這樣的“咳嗽”不是咳嗽,是哮喘 / 199
哮喘沒有特異性診斷指標,怎么辦? / 202
哮喘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 / 207
寶寶為什么會被哮喘選中? / 211
特殊的干咳——咳嗽變異性哮喘 / 218
不咳也不喘——胸悶變異性哮喘 / 221
哮喘,急性發作啦! / 224
“沉默肺”——哮喘危重癥 / 229
哮喘常用藥物清單 / 233
霧化吸入設備的選用 / 238
家長對長期用藥的顧慮 / 243
哮喘患兒有必要注射流感疫苗 / 247
脫敏療法,針對疾病根本的治療 / 250
復診檢查有利于調整治療方案 / 254
夏季,小心空調誘發哮喘 / 257
為自己的哮喘治療評分 / 259
第八章 睡覺打呼嚕:解除氣道阻礙,做夢也香甜
小胖威利是個小惡魔 / 263
“呼嚕娃”的養成 / 268
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 273
睡眠呼吸監測,診斷的金標準 / 275
為“呼嚕娃”選擇治療方式 / 278
不要試圖叫醒夜驚癥的孩子 / 281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節選
高熱沒那么容易燒壞腦子
孩子體溫超過38.5℃,很多家長會立刻采取各種方法降溫,物理降溫、
服藥、腦門貼退熱貼……為什么都這么急?不外乎心存一個傳統觀念:孩子
高熱會燒壞“腦子”。
高熱能燒壞腦子嗎?
人體的大腦細胞可以承受的高溫達41.6℃,超過這個極限高溫,大腦才
有可能因為高溫發生異常,造成腦細胞或神經損害。通常在極端的環境溫度
下,比如,孩子在夏天被困在封閉的小汽車里,體溫才會升到42.3℃,導致
腦損傷。此外,高熱到一定程度,人體自身會產生一種保護機制,自動降溫。
因此,發熱并不會燒壞“腦子”。
那么,使“腦子”壞了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是某種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了腦膜炎或腦炎,這種疾病的本身會讓
患兒的腦部有一些實質的變化,可能會有一些后遺癥,就是我們常講的“燒
壞腦子”。所以,真正造成孩子“腦子燒壞了”的是腦膜炎或腦炎。另外,由
于兒童大腦發育不完善,高熱時易出現驚厥,這也讓許多家長對發熱恐慌。
事實上,單純的高熱驚厥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損傷。目前的國際指南
也并不推薦為預防高熱驚厥而使用退熱劑。
體溫越高,病情越嚴重?
首先大家要明白,發熱只是一種癥狀,不是病因。小兒體溫調節能力差,
且年齡越小,這種調節能力就越差。如新生兒,皮膚脂肪薄,肌肉不發達,
運動能力弱,所以體溫調節功能更不穩定,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發熱40℃可
能并不比38℃嚴重。
當發現寶寶發熱后,家長要做的不是降溫,而是要仔細觀察寶寶有無呼
吸急促及呼吸費力的表現,心率有無明顯增快,同時也需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反
應(有無嗜睡或者煩躁)、皮膚情況(是否有紅疹、瘀斑等)、飲食情況(是否有
吃奶量或飲食減少)及大小便情況(是否有便秘、腹瀉、尿黃、尿頻等)等,發
熱中如果出現了以上各種異常情況,則病情會隨著這些“情況”變嚴重。
發熱的分度
根據小兒的腋溫分度:低熱< 38.0 ℃ ;中等熱38.0 ~ 38.9 ℃ ; 高熱
39.0 ~ 41.0℃ ;超高熱> 41℃。
小兒高熱按照高熱時間來分,又可分為短期高熱(發熱時間< 2 周,多伴
有局部癥狀和體征)和長期高熱(發熱時間≥ 2 周,可無其他明顯癥狀、體征,
需實驗室檢查診斷)。短期高熱和長期高熱的病因各有不同(表1-2)。
小兒高熱的自身原因
人體基本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視前區- 下丘腦前部,該區域含有溫度敏
感神經元,可接受來自身體的冷、熱神經感受器的信息,感受進入下丘腦血
液循環的溫度,并通過調節身體的產熱及散熱使體溫保持平衡。
在正常情況下,下丘腦將體溫調定點設定在37℃,使核心體溫保持正
常。所謂的調定點,理論認為,人的體溫調節類似于恒溫器的調節,在體溫
調節中樞內有一個調定點,調定點的作用相當于恒溫箱的調定器。在視前
區- 下丘腦前部的溫度敏感神經元對溫度的感受有一定的興奮閾值(人體
體溫多為37℃左右)。當體溫高于37℃,熱敏神經元活動增強,增加散熱;
當體溫低于37℃時,冷敏神經元活動增強,增加產熱。*終使體溫維持在
37℃左右。
發熱是機體對內源性致熱原,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
死因子-α、干擾素-β、干擾素-γ 等的反應,導致熱敏神經元和冷敏神經
元活動改變,使調定點上移。比如,調定點上移到38℃后,身體為了適應這
個調定點,代謝改變,產熱和散熱過程均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即38℃才能達
到平衡,因此體溫會達到38℃。
體溫調節中樞上調體溫水平一般與病情有密切關系,但是由于小兒大腦
發育不成熟,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遇到體溫調節中樞上調信號后,經常出
現調節過度的現象,這就是小兒出現發熱時,常會達到高熱狀態但疾病不一
定嚴重的緣故。
高熱時對身體的影響
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增強,可增強白細胞的動力及活性,可使一些病原
體生長受抑制,有利于病原清除,促進疾病好轉。所以,如果孩子低熱或中等熱并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明顯不適,可以觀察,不必一發熱就馬上降溫
處理。但高熱會給機體帶來一定危害,如導致驚厥;使氧耗增加,對本已缺
氧者可加重組織缺氧;心輸出量增加,可加重心臟病或貧血患者的心臟負擔,
引起心力衰竭;可增高顱內壓等。因此,寶寶高熱時分析前因后果要多一些,
該退熱就退熱。
不打針,少吃藥:兒科專家教你防治小兒常見病 作者簡介
曹 玲
首都兒科研究所 主任醫師 呼吸科主任
北京大學醫學部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 碩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呼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睡眠專委會兒科學組委員
中國睡眠研究會兒科專委會委員
2007年在美國James Whitcomb Riley兒童醫院呼吸科做臨床訪問學者半年,在首都兒科研究所帶領的呼吸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發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文章80余篇。擅長兒童哮喘、呼吸睡眠疾病及呼吸疑難病的診治。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