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新書--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乞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3641
- 條形碼:9787100193641 ; 978-7-100-19364-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乞丐 內容簡介
我國古代乞丐的歷史,幾乎與文明社會同時開始。雖然乞丐是社會*底層的貧民,不為歷代的統治階級所重視,很少被載入正史之中,但是在文人墨客的筆記小說、地方志以及民間的傳說中卻留下了許多關于乞丐的記載。從這些分散的但又寶貴的記載當中,人們可以看到一幅幅紛紜復雜、色彩斑斕的乞丐畫面,上至帝王將相、文人才子,下迄平民百姓,都被囊括在這一行乞的畫面之中,無一幸免,不由得發人深思。雖然這個社會群體屬于社會*底層的貧民,不為統治者所重視,但是他們卻始終活動在每個朝代的各個角落,成為不可回避的一種社會現象。《中國古代的乞丐》旨在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將這一群體產生的原因,其人員構成、行乞方式、丐幫組織以及歷代統治者對乞丐的政策做一系統的梳理和分析,以期為讀者了解這一群體提供某些有意義的借鑒。
新書--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乞丐 目錄
**章?? 乞丐的產生和演變??......??001
一、乞丐名稱的由來 ...... 001
二、貧窮導致行乞 ...... 003
三、乞丐的演變 ...... 015
第二章?? 乞丐的構成??......??020
一、帝王與乞丐 ...... 020
1. 晉文公流亡行乞 ...... 020
2. 北齊后主飾乞兒為戲 ...... 022
3. 宋太宗借乞丐案振威 ...... 023
4. 明太祖朱元璋行乞發跡 ...... 025
5. 明正德皇帝與窮不怕 ...... 029
二、 文士與乞丐 ...... 038
1. 乞丐中的貧士 ...... 038
2. 乞丐中的落魄之士 ...... 044
3. 乞丐中的隱士 ...... 048
4. 以乞食為戲的放蕩士人 ...... 059
三、窮人與乞丐 ...... 065
四、騙子與乞丐 ...... 075
五、小偷與乞丐 ...... 083
第三章?? 乞丐的生活與行乞方式??...... 089
一、原始型 ...... 090
二、賣藝型 ...... 099
1. 文賣藝 ...... 100
2. 武賣藝 ...... 117
3. 無賴強索型 ...... 129
4. 勞務型 ...... 131
5. 殘疾型 ...... 133
第四章?? 丐幫組織??......??140
一、宋代的團頭 ...... 141
二、清代各地的丐幫組織 ...... 144
第五章?? 乞丐的習氣??......??166
一、江湖義氣 ...... 166
二、流氓無賴性 ...... 172
第六章?? 乞丐?? 節日?? 宗教??......??178
一、節日里的乞丐 ...... 178
二、乞丐與宗教 ...... 188
第七章?? 乞丐?? 社會?? 國家??......??197
一、乞丐文化 ...... 197
1. 乞丐的隱語 ...... 197
2. 乞丐的歌謠 ...... 206
二、世俗觀念與乞丐心態 ...... 211
三、歷代的乞丐政策 ...... 217
主要參考書目??......??222
新書--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乞丐 節選
我國古代的乞丐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階段在唐中葉以前,乞丐的主體成分還較為單純,基本上是由那些為貧困所迫而流落四方的乞丐所組成。 他們雖然地位卑賤,常遭羞辱,卻大都不越軌行動,為非作歹。 唐代文學家元結曾作有《丐論》一文,談到自己對乞丐的看法,其大意是:天寶七年中元節,他游覽長安,與乞丐交了朋友。 有人問他,“你這樣做不是顯得太低賤了嗎?”他回答說:“我遇到的君子就是我所交的乞丐朋友。現在所說的君子,我恐怕還不能同他交朋友呢!”然后,他請乞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乞丐說:“你是否因為我是個乞丐而感到羞愧呢?其實還不知道世上有誰更應該羞愧呢?試看當今世上,有誰不乞宗屬于人,乞嫁娶于人,乞名位于人,乞顏色于人呢?這些人才應該感到羞愧。 我乞討衣食是由于貧困無計,因而不感到羞愧,天下誰不要穿衣吃飯呢?這就是君子之道。”元結認為,乞丐的這些話,可編為一部《丐論》,以補時規。 從這篇《丐論》來看,它不僅反映了唐代天寶時代,我國的乞丐大多數還是因貧困而流落街頭乞討衣食,而且還反映了他們仍然保持著一定的道德標準,不愿去做有損于人格、危害社會的勾當。 當然,這并不排除少數乞丐的胡作非為。 第二階段在唐中葉以后,經宋、元兩代,直至明清。 中國的乞丐群體開始逐漸墮落,流氓、騙子、惡棍、無賴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丐幫組織出現以后,更使得乞丐群體徹底地淪為社會文明肌體上的瘡癤、毒瘤。 這個群體往往同各種社會犯罪聯袂一體,沆瀣一氣,成為人類文明史上一大不可忽視的公害。 茲舉一例為證,據《(同治)上海縣志》卷三十二記載:“嘉慶七年(公元 1802 年)冬天,數百名流丐結隊為患鄉里,其成員有男有女,俱精悍善斗,所挑擔中暗藏兵器,所到之處,畜產為之一空。 諸安濱盛姓有一池鴨子,都被流丐攫走,鄰里不平,群起逐丐,丐露刀刃,反斗,受傷,乃止。 流丐西走至華漕渡(在法華鎮北三里),被其傷害者益眾,鄉人手持農器出來抵御,互相各有傷亡。 流丐倚仗勢眾,反控告到華亭縣(屬松江府)衙。 當時縣官石文稔知道是流丐逞兇,不予理睬,流丐又告到松江府衙。 正好青浦縣(屬松江府)也有死丐,報到府里,府里擔心上海受害,就發出檄文,讓華亭縣衙會審、撈尸,江岸的居民知道了,逃無孑遺。 流丐的橫行,連官府也無可奈何。 石公稔知華亭委屈,就稟奏府上,此事才得以平反,當地居民至今仍頌石公的恩德。”這段史料真實地反映出流丐結隊為害鄉里的情況,他們已不像唐中葉以前的乞丐,還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做越軌之事,而是儼然如同一伙強盜,走到哪里,搶到哪里,甚至行兇殺人,無惡不作,連官府也沒有辦法,這樣的乞丐群體已成為危害社會正常生活秩序的一大禍患,遲早是要被社會淘汰的。
新書--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乞丐 作者簡介
岑大利,女,北京人,1982年2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84年12月北京大學歷史系清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巜鄉紳》巜中國農民戰爭史論辯》巜中國古代官德研究》《中國乞丐史》等學術專著十幾本,并在《清史研究》,《清史論叢》,《歷史檔案》等刋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高永建,男,籍貫河北,1975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教學,先后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