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花一樣的燈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8351
- 條形碼:9787520528351 ; 978-7-5205-283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一樣的燈盞 內容簡介
一篇篇佳作美文,一段段詩意流淌。鄉村、風景、故事、人物……女性獨有的細膩筆觸呈現一幕幕生動優美的人生畫卷。在青山碧水間怡情養性,于炊煙裊裊中感知紅塵萬象。行走人生旅途,一邊欣賞,一邊收獲。
花一樣的燈盞 目錄
你畫的是誰的童年
書桌上的木雕
溫暖的爐火
游戲上的童年
雪在路上
漸行漸遠的民間刺繡
壓歲錢
愛美的開端
像一片葉子一樣成長
遠去的童謠
第二輯 從前的端午
春到溪頭
龍的節
谷雨的稻香和甜美
從前的端午
五月,櫻桃紅了
麥香
柿紅時節
絮語大棗
月是故鄉明
母親的臘八粥
第三輯 有鳥棲于夢
詩意的村莊
村里的井
灣灣的水灣灣的岸
菊子的鄉愁
依依地瓜情
有鳥棲于夢
傾聽蛙聲
再見螢火蟲
幸福的刺猬
傾聽鳥兒的歌唱
……
第四輯 朝開與暮落
第五輻 城市的韻腳
第六輯 把鄉野藏在心底
花一樣的燈盞 節選
《花一樣的燈盞/跨度新美文書系》: 在哄笑面前,他還是一如既往。即便這并不是他的未來,亦不是將來的目標。有天下了課,他又在課本上涂抹,十分鐘之后,上課的鈴聲響了,老師走進教室上課,可他還在桌上畫著什么,就連老師走下講臺站在對前都沒有發覺。那種專心致志的神態,把同學逗樂了。原來他畫的正是這位其貌不揚的代課老師,并且惟妙惟肖。“噌”的一下,憤怒的老師把課本從他手中抽出,連同他潦草的作業狠狠地摔在地上。 話不說三遍,事不過三起。錯誤犯得多了,自然有任課老師把狀紙交到班主任的手上。張老師開始找他談話,講道理給他聽:“人的一生有很多路,但關鍵之處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他卻委屈地說:“老師,我真的是很喜歡畫畫,你看那么多小人書,上面畫得都跟活的似的,我很羨慕,很想學,真想啊,將來當個畫家!” 張老師沒有作聲,沉吟片刻,把沒收的畫筆還給他。那個幼兒的心靈里,到底有著怎樣的一個世界,誰也不可捉摸。有一天,張老師把他叫進辦公室,一進門,看到一個瘦高個,張老師告訴他,此人是當地的一位畫家,公社墻上張貼的大字標語以及各種宣傳畫都是他畫的。 他開始跟瘦高個學畫畫,一本《人物素描》遞到他的手上。瘦高個告訴他,要成功當一個畫家,就得多練筆。不僅要臨摹,還要加強練習寫生,看見什么就畫什么。畫村里的山,村里水,花朵的開放,草木的生長。一邊說,一邊取一支4B的鉛筆,在厚厚的宣紙上輕輕一抹,一棵剛鉆出土地的草芽兒就出來了。筆尖指引,一根線條折曲波宕,就是一座座山川。沒有繪畫用紙,張老師就托人到城里買,沒有畫筆,就用張老師教他的方法,在罐頭盒里裝上柳枝燒成炭條當畫筆,用起來不錯,兩人隔幾天炮制一回,弄得一手一臉的灰。 由于找到了學習的目標,他不再亂涂亂抹,學習成績也在逐步提高。在這期間,張老師還聯系學校讓他住校,從家里拿來的飯不夠吃,張老師就悄悄給他送來白面饅頭,這在那時候的鄉下,連自家人都舍不得的。因為他,張老師的妻子除了割豬草,還多了一份工作,挑野菜,人家春天去挑,她是四季不分,用野菜來做雜菜,以補糧食的不足。就這樣,他跟瘦高個學畫三年,跟著張老師同吃同住三年。高中畢業參加高考,成績揭曉,他順利地考上一個名牌大學,臨走,他特意用一塊木頭刻了只小鳥給張老師留作紀念。他說:“您對我的恩情,無論走到哪里,我都不會忘記的!” 大學畢業之后,他被分配在一所美術學院當教師,并且很快在雕刻藝術上獨辟蹊徑,終成碩果。就當他人到中年,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張老師卻得了癌癥,生命到*后期限。張老師去世的時候,他正帶領學生在外地采風,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名勝風景。如果不是這樣,他很可能已經出國考察去了。漂泊不定的生活,一如他童年的夢想,抑或是他獨有的性格,沒有盡頭。經過了這么多的想過、夢過、瀟灑過的人生旅程,他的心也已走出干山萬水,早已經忘記了生他養他的那個小山村。就是偶爾想想,也是感慨罷了。 得知這個消息及時趕了回來,張家的門前已是一片荒草,院中幾十棵樹木。張老師已經搬家,調進城里去了。妻子受了過多的勞累,身體一直不好,而他曾經那么開朗的老人,也給突如其來的癌癥折磨垮了。好不容易找到張老師的家門。他努力地打量著四周。太貧窮了,也不過是一張桌,一張床,一頂熏黑了的蚊帳,還有兩件簡單的家具。在他的書桌上,擺著那只發亮的小木雕。聽同學說,幾十年來,張老師的書桌上就擺著那只小木雕,每當有人前來拜訪,他都要拿出來,把一個調皮學生的故事,講述給別人聽。那眉飛色舞的表情,無不自豪得意,就像講他自己的兒子。 那只小木雕又捧在他的手上,他的心卻痛如刀割。是的,那個時候,如果沒有張老師的信任,物質與精神上的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學習畫畫,并且考上大學。如今,身為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他的雕刻作品無數,價格不菲。他名字里的那個“川”字,也象征一般成了一種身份、權威與地位。而張老師卻只有這一件他人生中*幼稚的作品。他為他自豪,為他驕傲,自己卻過著清貧如洗的日子。那一刻,仿佛他開始懂得,什么叫作感恩,什么叫作不能忘記。咸澀的淚,流出悔恨的味道。 他把這件木雕帶回京城,擺在他的書桌之上,有客來時,過去撫摩一下,奇怪它的粗糙與幼稚,以為是小孩子的玩具。他只是笑笑。沒有人會想到,書桌上的木雕,還隱藏著一個鄉下孩子走出大山的故事。他給這件作品起了一個理想的名字——《飛翔》,用行楷小字標刻在上面,一個人時,面壁而想。他雕刻得十分用心,從來沒有過的吃力。一筆一畫,入木三分。撫摸遙遠的記憶,一顆心,無不是酸澀,觸,又不忍——皆因這脆弱的生命,終究都會夜寒江靜,物是人非。 ……
花一樣的燈盞 作者簡介
若荷,本名宋尚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中華散文》《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黃河文學》《散文海外版》《四川文學》《山西文學》《滿族文學》《歲月》《芒種》《青年作家》等國內外報刊。著有《悠悠茶香》《像一片葉子一樣成長》《善良如嘉木》《月色中的梔子花香》《高天上的流云》等多部散文集。曾獲首屆“沂蒙文藝獎”、首屆“齊魯散文獎”、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等獎項。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