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空間視角下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探索與經驗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8206
- 條形碼:9787509678206 ; 978-7-5096-782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空間視角下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探索與經驗分析 內容簡介
中國經歷了連續多年的GDP高速增長后,自2012年逐步轉入中高速軌道并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正處于人口數量紅利逐漸消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迫在眉睫和新型城鎮化任務繁重的關鍵時期,實現經濟充分發展尤為關鍵。同時,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經濟活動中區域和微觀主體異質性特征明顯,產業活動空間分布的動態性和差異性特征比較明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產業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實現經濟平衡發展至關重要。從空間經濟增長理論來看,“平衡發展”是側重空間(結構)維度的分布問題,“充分發展”是側重時間維度的增長問題。因而,堅持系統觀念,充分挖掘區域比較優勢、創新驅動紅利、空間一體化紅利、人力資源空間與結構配置紅利,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產業區位與創新增長整合理論框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經濟增長理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理論問題。
空間視角下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探索與經驗分析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一、經濟平衡充分發展的理論探索迫在眉睫
二、產業區位與創新分布空間異質性特征明顯
三、運輸成本與市場潛能空間異質性特征明顯
四、人口流動與城市規模空間異質性特征明顯
第二節 研究目標與意義
一、研究目標
二、理論意義
三、實踐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可能的邊際貢獻
第二章 空間經濟增長理論研究
**節 空問因素納人主流經濟學
第二節 產業區位選擇機制
一、物質資本外部性機制
二、知識溢出外部性機制
三、多樣性需求機制
四、搜尋匹配機制
第三節 人口區位選擇機制
一、收入均等機制
二、空間交互機制
三、學習匹配機制
四、公共品選擇機制
五、遷移摩擦機制
第四節 內生增長理論機制
一、物質資本積累增長機制
二、人力資本積累增長機制
三、知識創新積累增長機制
四、質量數量提升增長機制
五、資本與創新融合驅動增長機制
第五節 空間經濟增長模型研究進展
一、基于物質資本機制的整合模型
二、基于人力資本機制的整合模型
三、基于知識創新機制的整合模型
四、基于數量質量機制的整合模型
五、基于便利設施機制的整合模型
第六節 空問經濟增長理論應用研究進展
一、人口、區位選擇與經濟增長
二、產業、空間分布與經濟增長
三、城市、空間集聚與經濟增長
第三章 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模型
**節 空問經濟增長理論:基礎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設
二、短期均衡分析
……
第四章 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路徑
第五章 中國農業平衡充分發展:以農產品品牌為例
第六章 中國工業平衡充分發展:以高技術產業為例
第七章 中國服務業平衡充分發展:以旅游業為例
第八章 中國城鄉產業平衡充分發展:勞動力城鄉流動視角
第九章 中國區域產業平衡充分發展:人才資源空間重配驅動
第十章 推進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空間視角下產業平衡充分發展:理論探索與經驗分析 作者簡介
董亞寧,漢族,甘肅會寧人,工學碩士、經濟學博士、地理學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空間經濟增長理論、生態文明經濟學理論、復雜系統理論、區域發展與規劃等。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參與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以及政府委托項目多項。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水利學報》《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版)》等EI、CSSCI及核心期刊合作發表論文近20篇。曾獲國家獎學金、“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等獎項(榮譽稱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