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假面的告白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0667
- 條形碼:9787205100667 ; 978-7-205-1006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面的告白 本書特色
★ 三島文學世界的原點,作者正式邁入長篇小說文學殿堂的自畫像和宣言書,被川端康成譽為“1950年代的希望” 《假面的告白》出版后,評論界對此擊節(jié)稱贊,將之譽為天才之作,正是這本書奠定了日后為世人所知的三島由紀夫。 ★ 日本文學翻譯名家陳德文教授傾其畢生心力翻譯修訂譯本 一頁聯(lián)合日本文學翻譯名家陳德文老師,將其畢生傾力翻譯的三島由紀夫作品共16種集中出版。陳老師的譯文被讀者評價:“該冷靜的時候就是三島原文版詞藻精準,大理石一樣的行文;到了情欲段落突然活色生香,看得人熱血沸騰。這種對照下,更顯出了本作異樣的美。不愧是我心中*好的三島著作的譯者。” ★ 這是一本用寫作征服內心惡魔的小說 青春期應有的躁動不安,包括眾所周知的他有關自我身體的“自卑感”,以及與怯懦做持久而天然的掙扎,在作品里被完整而又有節(jié)制地表述。這本書的誕生便是這種內心爭斗、反復徘徊和確認的成果。 ★ 延續(xù)一頁文庫特色,采用日本文庫本*經(jīng)典開本,柔軟輕盈、單手可握 經(jīng)典譯本×首套文庫本×新銳設計風,為三島做一個*美版本——“別怕美好事物被苛責,我們先來讓它存在。”
假面的告白 內容簡介
“或許我天生羸弱,所有的喜悅都摻合著不祥的預感。” 三島由紀夫文學的出發(fā)點,是作者正式邁入長篇小說文學殿堂的自畫像與宣言書,發(fā)表于1949年。本書一經(jīng)出版即成為暢銷書,更被川端康成譽為“1950年代的希望”。 這部半自傳性小說,通過倒錯的內向型自白對“我”進行理智的探索,從出生、幼年、少年到青年期的赤裸裸的心理記錄和自我分析。《假面的告白》從社會心理的壓抑出發(fā),來對抗傳統(tǒng)的道德、秩序和價值觀的束縛。作品的特色在于內外交錯、不拘泥于事實,完全憑主人公的意識軌跡構成。
假面的告白 節(jié)選
譯后記 陳德文 這是三島由紀夫**部長篇小說,寫于二十四歲時的一九四九年,*初由河出書房出版發(fā)行。作者在河出書房出版月報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我是一個無益而精巧的逆說。這部小說就是生理學上的證明。我雖然認為自己是詩人,但或許更是詩的本身。因為詩本身抑或只能觸及人類的恥部。” 假面與素顏(即真相)是反義詞,“假面的告白”,意思就是“帶著假面具,訴說心里話”。這里的“假面”,是作為藝術家的假面,也就是作家所謂“逆說”的表現(xiàn)手法。對此,著名評論家福田恒存有過獨到的見解: “豐饒的荒涼??就是這種感覺。天真的無賴,孩子般的大人,具有藝術家才能的凡人,制造假貨的騙子手。然而,藝術家,除了才能之外一無所有;藝術家,不就是騙子嗎?這么說來,確乎如此??在現(xiàn)代看來,對于這種充滿痛苦的逆說而不以為是逆說的人,或者親自利用逆說的存在而不打算將此作為逆說的人??他,就是三島由紀夫。”(《關于 》,1950 年 4 月) 《假面的告白》,是作者正式邁入長篇小說文學殿堂的自畫像和宣言書。借助“假面”,掩蔽“素顏”,強調虛構,表達真實。作品中涉及的事項大都是作家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當然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經(jīng)歷。作品中“我”的身上,流貫著作者的血液,時時閃現(xiàn)著作者的影像。從這一意義上講,這部作品堪稱三島由紀夫的半自傳性長篇小說。作者借助自己的家庭出身、人生經(jīng)歷等作為素材創(chuàng)作小說,并不限于這部作品,其他諸如《鮮花盛開的森林》《寫詩的少年》和《椅子》等,亦屬此類。 小說問世的第二年, 福田恒存就高屋建瓴地指出: “《假面的告白》,不僅在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中占據(jù)*高位置,而且作為戰(zhàn)后文學,是長存后世的*大收獲之一。現(xiàn)代文學必須對今后他的工作寄予厚望,三島由紀夫將以《假面的告白》所達到的高度為出發(fā)點,以新的步伐來回報這種期望。我們等待著他自由自在地運用這個假面。”(引文同上) 自那以來,三島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戰(zhàn)后的日本文學史證明了這一點。 這里,我想再強調一下三島文學的語言特色,評論家野島秀勝對此有過精辟的論述。他指出:三島是一位“用絢爛的語言鎧甲,包裹纖細、脆弱肉體的獨孤的現(xiàn)代藝術家,他將一切都賭給了語言的世界”。野島還說:“對于他來說,人生就是‘語言’,‘語言’就是人生。未熟的肉體,已經(jīng)成為‘語言’的囚徒。正是在這種地方,有著三島由紀夫走向人生和文學的出發(fā)點所孕育的幸福和不幸。”(三島短篇小說集《〈拉迪蓋之死〉解說》,新潮文庫版,309、371 頁) 多年以來,在三島文學的翻譯與研讀進程中,我對于上述這段論述深有所感,并祈望廣大讀者朋友優(yōu)先從這一角度閱讀三島文學。
假面的告白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 (1925—1970),原名平岡公威,日本當代小說家、劇作家、電影演員。多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這位日本文壇的異類,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他短短一生竭盡全力用文字詮釋美的多元性。美國的日本文學研究權威唐納德·基恩認為三島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天才作家”。 陳德文 江蘇邳縣人,南京大學教授。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東語系日本語專業(yè),1985年赴早稻田大學學習和研究,現(xiàn)為日本愛知文教大學專任教授。翻譯出版日本文學名家名著多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jīng)典常談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