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借山而居(珍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6893
- 條形碼:9787521726893 ; 978-7-5217-2689-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借山而居(珍藏版) 本書特色
★25歲到32歲,同齡人愁房貸、車貸、養娃、升職,二冬花幾千元租下終南山小院兒20年,已經獨自居住了8年,每一天都很滿足,每一年都很豐盛。
★作者處女作《借山而居》銷量超20萬,《鵝鵝鵝》銷量持續高走,《山居七年》出版以來加印5次,入選上海書展推薦書目,獲第二屆“全國書店之選”十佳散文。
★萬字長文《山中答問》敞開心扉回答讀者關心的諸多問題:為何山居?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生活來源及未來規劃等。
★全彩印刷,兩本暢銷書《借山而居》《鵝鵝鵝》文字精選,作者精心增補修訂,全新配圖,收錄作者*近油畫小品和手寫短句。
★裝幀升級,精致雙封面,裸脊鎖線,可180°平攤,內文雅致紙+超感紙,呈現圖片效果。
借山而居(珍藏版) 內容簡介
借山而居的日子里,二冬種菜、養花、畫畫,手植杏樹、芭蕉,為一起生活的每一個動物取名字,把山中花果變成詩意的點綴,每一天都很滿足,每一年都很豐盛。他親手把破敗瓦房一點一滴改造成宜居小院,也記錄下山居的清苦和美好,以及對這種生活的觀察與反思。《借山而居》《鵝鵝鵝》精選文字+萬字長文《山中答問》+全新配圖+手寫短句+靜物小品《借山而居》《鵝鵝鵝》出版時比較倉促,留下諸多遺憾,目前版權已到期,不再出版。這次的《借山而居》珍藏版,收錄《借山而居》《鵝鵝鵝》中精彩的文字,由作者親自篩選、刪改;重新配圖,收錄作者新創作的山居靜物油畫小品,從裝幀、用紙到編排設計全新升級。
借山而居(珍藏版) 目錄
種菜記
栽棵樹
挖樹記
花花草草
有關榆錢
薺菜好吃,或在于“采”
再見“腎池”
草棚記
風水的意義
動物江湖
山居速寫
鵝,鵝鵝
叫土豆的狗
叫鄭佳的狗
永琴的狗
一條狗的承受力
叫鳳霞的雞
黑雞少年
知了知了
*好的隱居地
月光蟲鳴,一種叫夏夜的情境
蚊蟲記
蛇鼠記
野貓記
疼痛來自地獄
今日有雪
封爐子是個技術活兒
露個富
摩托車修理技術與藝術
哈嘍,摩托車
老高
和水有關
又做了件蠢事
人間桃花源
不要掃雪
剛才摔了一跤,感覺還挺不錯的
蘋果蘋果
小紅理發店
吃起來像小魚兒一樣
秋生
奶奶的墳
力大無窮
神秘主義小把戲
山中問答
借山而居(珍藏版) 節選
不要掃雪
每年冬天都跟永琴強調,不要掃雪,不要掃雪,白白凈凈的多好看,你不掃它,自己該化的時候也會化掉了。但永琴還是會忍不住偷偷地把雪掃出一條路。就像我奶奶,我說院子里的草,不要拔掉,不要拔掉。反正又不是長在菜地里,路兩邊綠綠的多好看,但我奶奶還是忍不住內心對草的痛恨,一株草芽都不留。 那大概是農耕文明里對草幾千年來的定位,在我奶奶看來,長在院子里的草,就像長在麥田里的寄生獸,不除掉,實在難受。 每年將要過冬的時候,我都和永琴說,不要打柿子,不要打柿子,你又不吃,掛在樹上,一串串紅紅的蓋著雪,多好看。但永琴每年都會偷偷拿著竹竿把能夠到的柿子全部打到地上。在她看來,秋天一過,柿子掛在樹上,就像熟透了的糧食,沒有收割。 年前院子里放了一年多的兩棵樹樁,找鄰居拉下去開了兩鋸,截成板,一棵用來做茶海,一棵做案。其中有一棵是空心的,截之前我就想,不要太平整,不要太平整;截開后,切面的蟲洞果真錯綜有序,堪稱完美(只是遺憾木料太差)。我的反應是,真棒,太漂亮了。截板的工人和鄰居就忍不住笑,說這還漂亮,白給我都不要。 砌墻的時候,我跟工人說,不用太工整,不用太工整,笨笨的,挺好看的。工人就笑話我,這墻砌得跟舊社會要過飯似的。 刷墻的時候,我反復強調,不用太均勻,不用太均勻,斑斑駁駁留點兒肌理。扎籬笆我說,不要太齊,不要太齊,參差不齊,有點變化。挑根拐棍我說,不要太直,不要太直,曲直疏密,有點節奏。 直到現在,有人看到我院子里冬天用來聽風的玉米桿時,還會說,玉米都已經收了,玉米稈怎么還留在那兒不砍掉? 我很清楚,人對舊的喜好是農耕文明的記憶,比如文玩上面的包漿,其實就是農具上被長滿繭子的手握出的那部分黑釉。對“舊”的審美、返樸,是對現有生活的反思和覺醒,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必有的產物。 但在我爸看來,我喜歡的老物件,只不過都是些農村看膩了的舊破爛。而且我永遠都無法使他理解,那些“破”,是審美的產物,像書法,稚拙但不失法度。我的審美指向的是美學里的“美”,是多樣復雜的沉淀,是散點透視。他的審美是一點透視,對所有事物美的標準,都指向同一個點——有錢。 他曾經很不理解我留著之前的土墻:“你看這圍墻,現在看誰家還有土坯墻?舊社會才是土坯房,你拆了,換個鐵絲的。房頂換個那種紅色的彩鋼瓦,不就不漏雨了?還漂亮。院子里鋪上水泥地,屋里買幾張地板革,還能拖地。”按照這種審美,再有錢一點兒,一定會是鑲瓷磚,繼續的話,就是羅馬柱、防盜窗、紅屋頂,有個車庫。終極的審美是:土豪金。
不能想象終南山杵著這樣一棟房子!!簡直讓人想死。 而我和我爸這種審美的矛盾,背后的深層原因,就是我和這個世界的矛盾。 鵝,鵝鵝
剛開始住上來的時候,一個人,多少還是會有點慌,就從鄰居家借了只鵝做伴,有個動靜。可那只鵝太難處了,性情暴烈,見人就扯著脖子啄,感覺腦子不是那么好使,我養了狗之后,就給還回去了。
后來買雞苗時,看到有賣鵝的,便買了只小母鵝。但一只鵝有點孤獨,整天跟雞混,很迷惑,所以第二年我就又買了另外兩只鵝。 養了另外兩只后,我才發現,只養一只鵝時,它會和人特別親近,走哪兒跟哪兒,很溫順,但要是有兩只或三只鵝,或者即便是給它一只鴨子做伴,它就會對人變得冷漠,于是你失望地發現,原來它根本就不愛你,只是沒得選擇。 新添的兩只鵝,有一只也是母的,不知道是不是品種問題,形象氣質要笨拙很多。不過這只母鵝雖相貌憨厚,身材粗壯,性格卻很細膩,常常獨自佇立,失語發呆。有一次,我在屋里寫東西,看見它在門外站著,像按了暫停鍵。幾十分鐘后,我都寫累了,它還像個道具一樣靜止著,像個雕塑,直到我走過去沖它雙手一拍,大喝了一聲,才算給它解了穴。有時候我挺好奇的,不知道這只呆頭鵝在思考什么,我時常看到它扭轉脖子,一只眼睛朝上一只眼睛朝下那樣偏著頭看天,感覺它似乎比另外兩只鵝,更想了解這個世界。 但鵝大多挺呆的,呆到蠢笨,令人嘆息的程度,不然也得不到“呆鵝”的稱號(驢應該也確實很“倔”)。鵝的脖子很長,跟長頸鹿的比例很像,兩只眼睛被臉從中間遮擋,就像把人的雙眼挪到兩只耳朵的位置上,所以它走路永遠只看左右兩邊,腳下有什么盆盆罐罐,全部都能踏翻,有時候吃了一半的飯碗兒,一轉身就踩進去了,還把自己嚇得驚慌失措,以為踩到了什么暗器。滑稽窘迫感令人哭笑不得。鵝掌很寬大,特別粘泥,下雨天如果路濕泥多,鵝在外面走一圈,回來一只腳能粘一斤泥,走起路來,像綁著兩個沙袋;鵝的唾液也很厲害,地面被鵝啄出的坑,自帶防水功能,下雨天存的水,很長時間都不會滲。 鵝每年能產六十到一百個蛋,下蛋的季節,基本可以保證兩天一個蛋,很賣力,冬天也不忘工作。鵝蛋很大,僅是蛋黃都有一個雞蛋那么大,很多人覺得鵝蛋草腥味重,不怎么愛吃。但我好像并沒覺得有什么腥味,我都炒來吃的,跟雞蛋沒什么區別。 母鵝每年到了孵蛋期,會在窩里臥上一個月,非常辛苦的一段時間,幾乎不吃不喝,白天黑夜在窩里臥著。我不太想再添小鵝了,所以每次鵝在抱窩時,我就會過去把鵝蛋拿走,讓它空臥著,希望它能早點意識到根本沒蛋的事實,早點下窩。但每次孵蛋期,即便懷里空空的,母鵝也會坐滿一個完整的周期。 剛上山的那年,我用畫框和畫布,給鵝搭了鵝棚,還撿了很多木棍兒在鵝棚周圍扎了個小院。開始那些小棍圍扎的小院還很有用,很長一段時間,它們都待在里面。直到有天,一只鵝跳了出去,那個小院就再也擋不住它們了。一會兒沒看好,鵝就會飛出來,把院子里的青菜吃個精光。挺可恨的,你知道辛苦種的菜還沒長成就被鵝掃蕩一遍的慘痛嗎?然后我就把鵝棚拆了,把它們趕到了院子外面。 趕到外面生活的三只鵝,就像三臺割草機,不出一個月,附近能吃的葉芽,基本就給吃光了,弄得我在院外種的花都長不起來。有時候覺得它們對花和草也沒分辨能力,忍忍也就算了,但后來它們直接跑到我苞谷地里,把剛發芽的苞谷苗當零食,這就讓人忍無可忍了,氣得我把它們三個關禁閉,懲罰了一個多月。但我發現,嚴刑酷法并沒有什么用。鵝腦容量小,不像狗,你揍它、懲罰它,它便知道問題所在,知道你的憤怒,知道你的底線,但你要跟鵝較勁,鵝就會覺得,都是你的錯。 所以我說要想養好鵝,必須像養鳥一樣有耐心,因為鵝不但從來沒有錯,而且只會記得你對它的壞,很難記得你對它的好。你每天都小心伺候它,哪天它犯了錯誤把菜吃了,你只要敢沖它發一次火,你之前對它的好就全被推翻了。 這點就不如雞,雞是那種沒臉沒皮的,打也好,寵也好,都記不住也不往心里去。 鵝除了吃草,還吃我喂的糧食。*初是麥子,但麥子顆粒小,價格也高,消耗很大,后來就換成了玉米,不過鵝好像并不怎么愛吃玉米,估計有點噎嗓子。后來每次給狗撒狗糧,鵝都伸著腦袋跑過去搶,我才發現鵝*愛吃的是狗糧。但鵝也不白蹭狗糧,看門比狗靈,一般有陌生人靠近,都是鵝先發現,嘎嘎嘎地叫,之后狗才跟著喊,畢竟鵝是只鳥。 三只鵝,在院子里,走起路來一排排,很從容,很好看,但禍害我菜地,拉得滿院子屎的時候,也很討厭。并且,每天都比我起得早,一個個太陽剛出來就堵在門口嘰嘰嘎嘎要吃的,跟鬧鐘一樣吵。每天我在被窩里蒙著頭被鵝吵醒時,就很后悔,覺得如果以后再養鵝,一定會選擇只養一只鵝,一只鵝會因孤獨、沒有安全感而跟人親近,沒那么蠻橫,也沒那么吵鬧。后來聽說鵝的壽命有三十到五十年,個別條件好的,還能活過百歲,感覺是不會給我“如果再養一只”的機會了。
借山而居(珍藏版) 作者簡介
二冬,詩人、畫家。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西安終南山。一個有著理想情結的悲觀主義者,一個深沉的逗比。 曾以“借山而居”的詩意生活爆紅,為每一為心懷田園夢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可能,引發千萬人追捧,數百家媒體報道,10億次瀏覽閱讀,從而掀起了一場影響巨大的返璞歸真“隱居”熱潮,被譽為“新隱居時代”的先行者。
曾出版《借山而居》《鵝鵝鵝》和《山居七年》,總計銷量逾20多萬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