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04832
- 條形碼:9787571104832 ; 978-7-5711-04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 內容簡介
本書突出“三名”, 即名人、名勝、名篇, 使讀者在感受跨時空的山水之美, 領略唐人筆下的山水神韻的同時, 提升山水審美能力, 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 目錄
揮毫嗜酒頗癲狂 桃花溪美神仙境 綠水青山蘊內涵
也曾徜徉山水間 宰相手題政事堂 綠水青山寄酒情
不辨仙源何處尋
欲尋仙境好安民 劉晨阮肇入桃源 此生心系桃源情
摩詰彩筆繪仙源
詩中有畫畫中詩
白云青靄入南山 山壑林泉任臥游 何故流連山水間
一路青山一路歌
襄陽乘興訪名山 潭邊多有流連處 頻見泛舟綠水間
田園佳作亦高歌
一生好入名山游
夢游天姥詩仙影 西看明月憶峨眉 泰山亦伴仙人游
天臺曉望見溟渤
青蓮水畔意悠悠
桃花潭碧躍紫鱗 江上洲傳鸚鵡名 歡洽詩仙隨綠水
湖映天光溪水閑
清江一曲抱村流
好一處風水寶地 朋友圈里曬幸福 老杜的幸福生活
定居四川的原因
春來江水綠如藍
樂天為何去杭州 一半勾留是此湖 *愛湖東行不足
一灣湖水救兇年 此生*憶是杭州
山水龍門醉樂天
龍門是樂天游賞地 龍門是樂天功德地 龍門是樂天命名地
龍門是樂天歸葬地
龍門山水多佳話
香山賦詩奪錦袍 文人墨客紛紛來 劉長卿夜游龍門
華山自是神仙界
周王戰馬放華山 吹簫引鳳上華山 詩仙屢記華山緣
韓愈華山故事多
萬仞高巖藏日色
武皇祭祀來嵩山 石淙宴飲留佳作 墨客紛紛留雅韻
唯有終南山色在
從來捷徑隱終南 半篇佳作登高第 登科成敗怨終南
山水終南風景秀
廬山瀑布傳千載
名相遙望萬丈泉 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協助奪解元
西塞山前白鷺飛
畫中有畫《漁父歌》 不一樣的張玄真 震驚江湖《漁父歌》
同名“網紅”西塞山
遙望洞庭山水翠
江寒日靜光華滿 波撼襄陽臨洞庭 洞庭秋月生湖心
曲江岸北憑欄干
每日江頭盡醉歸 杏園初宴曲江頭 大筆如椽斥麗人
上陽花木不曾秋
洛水橋邊春日斜 洛水穿宮處處流 上陽宮水流紅葉
泣問上陽宮里人
拂水飄綿皆柳色
曾憶陶潛種五柳 曾傍龍舟拂翠華 未若柳絮因風起
柳州種柳柳成行 科場竟添柳色新
綠水青山染杏桃
人面桃花相映紅 卻被桃花誤十年 花開猶得識夫人
活色生香**流 當年科考杏花詩
參考書目
后記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 節選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唐詩中國》: 李白詩中所涉及的山真不少,有泰山、峨眉山、天臺山、終南山、焦山、廬山、天門山、木瓜山、敬亭山、黃山、峴山、天姥山、嵩山、華山等。看到這些山的名字,已經有一些詩句涌入我們的腦海,“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望天門山》,《全唐詩》,第1839頁)。下面我們就從《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起: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全唐詩》,第1779-1780頁) 從題目我們不難知道,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換句話說,現實中李白并沒有游天姥山。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受挫,政治愿望得不到實現,從而渴望向神仙世界和山林間去尋求精神解脫。我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天姥山能出現在作者的夢境中,也足以說明作者對天姥山夢寐以求的執著心情了。 詩人開頭從瀛洲說起,《列子·湯問》中講,瀛洲“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這里就是一個仙境。可是這個仙境虛無縹緲,不可尋求。相對瀛洲而言,現實中的天姥山則“云霓明滅或可睹”,時隱時現,既突出了天姥山美若仙境,也蘊含了作者對天姥山的向往之情,極富傳奇色彩,讓讀者也對天姥山充滿了好奇心。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因此得名。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在李白看來,比五岳還挺拔,這是李白常用的夸張手法。天臺山高聳云霄,可是也要拜倒在天姥山足下。在李白極富夸張的筆墨中,天姥山已經完全可以讓讀者想人非非了。接下來一幅幅瑰麗奇幻的景象出現在讀者面前:詩人進入幻境,在月亮清光的照射下,他飛度鏡湖,身影被月光投射到鏡湖上,降落在當年謝靈運待過的地方。謝靈運有《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與從弟惠連可見羊何共和之》詩,其中說“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或許,當年謝靈運和詩人感受一樣吧,眼睛看到的是“淥水蕩漾”的美景,耳朵昕到的是“清猿啼”的悠遠。 謝靈運很聰明,他說天下的才能共一擔,一擔是十斗,曹子建一個人獨占八斗,他自己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這么有才的人登山自然有他的辦法,他發明了一種登山鞋“謝公屐”,這是和他喜歡“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十重,莫不備盡”(《南史·謝靈運傳》)的習慣有關的,也是經驗的總結。“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鞋底安有兩個木齒,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便于走山路。放在今天,謝靈運就是一個擁有個人專利的發明家。 李白穿上謝靈運發明的木屐,登上謝靈運當年攀登過的青云梯,眼前奇景頓現:云梯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太陽從海中冉冉升起,聽到天雞高唱,這本來是白晝來臨的景象,卻又給人一種暮色降臨的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錯覺呢?原來是“千巖萬轉路不定”,林木、石壁遮擋了光線,所以當他“迷花倚石”的時候才會有旦暮倏忽的感覺。暮色中熊咆龍吟,山谷震響,那氣勢,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是真的熊咆龍吟嗎?是巖泉發出的巨大聲響。再看云和水,也是充滿陰郁,其實這是詩人心情壓抑的情感轉移造成的。 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下,突然“丘巒崩摧”,仙境“訇然中開”,道教的洞天福地出現在眼前,據說神仙所住的地方都用黃金白銀筑成。金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繽紛壯麗,令人驚心眩目。各位神仙以彩虹為衣,以長風為馬,老虎為之鼓瑟,鸞鳥為之駕車。詩人的面子很大,當年秦始皇派人求仙,也是虛無縹緲,可是他竟然能夠看到“仙之人兮列如麻”,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換句話說,神仙們真給李白面子!李白的想象,氣吞山河,足以讓我們醉了!當然這和他長期漫游萬壑千山的經歷、閱讀大量古代傳說以及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見聞有關。明著是寫神仙世界,又何嘗不是對現實的表現呢?只不過是通過浪漫主義的想象表現出來罷了。 ……
唐詩中的綠水青山 作者簡介
王士祥,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樊登年輪學堂主講人,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原文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后出版《名人妙對》《唐詩趣談》《從小學到大學:必背經典古詩詞》《唐詩中的修身智慧》等。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