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李偉昉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21201
- 條形碼:9787215121201 ; 978-7-215-1212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李偉昉卷 內容簡介
為打造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品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評選出8位“河南社科名家”(首批)。為展示“河南社科名家”的學術成果、學術特色,為河南更出彩提供思想理論支持,省委宣傳部組織了“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李偉昉卷》,匯集李偉昉的學術小傳、代表性論文成果、學術年譜等內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李偉昉卷 目錄
學術小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代表性學術成果
**編 作家作品與流派闡釋
試析伏倫斯基的情感世界
一幕人格異化的慘劇——簡評《地下室手記》
循環:《等待戈多》的結構特征
奧斯本的《憤怒的回顧》
阿爾比的《動物園的故事》
蘊豐富于瞬間——茨威格心理描寫方法一瞥
論法國新小說派文學的傾向性
物本主義:羅伯·葛利葉理論主張的核心
關于20世紀外國文學教學現狀的反思
百年學術史探尋與總結的里程碑——評12卷本《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
略論六朝志怪小說的兩大敘事特征
第二編 莎士比亞接受研究
莎士比亞作為“哥特詩人”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雨果莎評及其特色論——以《莎士比亞傳》為中心
莎士比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隱秘之源——以布魯姆《西方正典》為中心
接受與變異:莎士比亞在近現代中國
論林紓對莎士比亞的接受及其文化意義
朱東潤《莎氏樂府談》價值論
論梁實秋與莎士比亞的親緣關系及其理論意義
梁實秋莎評的人性論特征及其意義
梁實秋莎評特色論
第三編 英國哥特小說研究
《奧特朗托城堡》文本價值論
試論《修道士》的“哥特式”特征
《弗蘭肯斯坦》敘事藝術論
《詩學》:哥特式小說創作的理論淵源
崇高理論:哥特式小說創作的基礎與思想資源
第四編 比較文學研究實踐
鑲嵌在瑰寶上的明珠——談莎士比亞對《圣經》典故的運用
論莎士比亞戲劇創作思想的基督教淵源
《榆樹下的戀情》對《圣經》的化用
西方敘事理論觀照下的中國六朝志怪小說
英國哥特小說與六朝志怪小說的可比性及其研究價值
怪誕:英國哥特小說與六朝志怪小說審美比較論
關于東方文學比較研究的思考
論湯顯祖澳門之行的意義
第五編 比較文學理論研究
比較文學中的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
比較文學:文學史分支的學理依據
論跨學科研究與影響研究的關系——從美國比較文學定義談起
論朗松對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奠基性貢獻——以《文學史方法》為中心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與全球視野的結構轉向——以比較文學研究視角為中心
學術年譜
一、學習與工作之初
二、視野拓展與不斷成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代表性學術成果
**編 作家作品與流派闡釋
試析伏倫斯基的情感世界
一幕人格異化的慘劇——簡評《地下室手記》
循環:《等待戈多》的結構特征
奧斯本的《憤怒的回顧》
阿爾比的《動物園的故事》
蘊豐富于瞬間——茨威格心理描寫方法一瞥
論法國新小說派文學的傾向性
物本主義:羅伯·葛利葉理論主張的核心
關于20世紀外國文學教學現狀的反思
百年學術史探尋與總結的里程碑——評12卷本《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
略論六朝志怪小說的兩大敘事特征
第二編 莎士比亞接受研究
莎士比亞作為“哥特詩人”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雨果莎評及其特色論——以《莎士比亞傳》為中心
莎士比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隱秘之源——以布魯姆《西方正典》為中心
接受與變異:莎士比亞在近現代中國
論林紓對莎士比亞的接受及其文化意義
朱東潤《莎氏樂府談》價值論
論梁實秋與莎士比亞的親緣關系及其理論意義
梁實秋莎評的人性論特征及其意義
梁實秋莎評特色論
第三編 英國哥特小說研究
《奧特朗托城堡》文本價值論
試論《修道士》的“哥特式”特征
《弗蘭肯斯坦》敘事藝術論
《詩學》:哥特式小說創作的理論淵源
崇高理論:哥特式小說創作的基礎與思想資源
第四編 比較文學研究實踐
鑲嵌在瑰寶上的明珠——談莎士比亞對《圣經》典故的運用
論莎士比亞戲劇創作思想的基督教淵源
《榆樹下的戀情》對《圣經》的化用
西方敘事理論觀照下的中國六朝志怪小說
英國哥特小說與六朝志怪小說的可比性及其研究價值
怪誕:英國哥特小說與六朝志怪小說審美比較論
關于東方文學比較研究的思考
論湯顯祖澳門之行的意義
第五編 比較文學理論研究
比較文學中的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
比較文學:文學史分支的學理依據
論跨學科研究與影響研究的關系——從美國比較文學定義談起
論朗松對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奠基性貢獻——以《文學史方法》為中心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與全球視野的結構轉向——以比較文學研究視角為中心
學術年譜
一、學習與工作之初
二、視野拓展與不斷成長
展開全部
河南社科名家文庫:李偉昉卷 作者簡介
李偉昉,文學博士,博士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教學名師,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先后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主要著作有《英國哥特小說與中國六朝志怪小說比較研究》《梁實秋莎評研究》《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簡明比較文學教程》等,主要譯著有《修道士》,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