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學者文庫: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64528
- 條形碼:9787508764528 ; 978-7-5087-6452-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者文庫: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個部分:**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內涵、特征與影響;第二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原因;第三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形成機理;第四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呈現的規律;第五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防范;第六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對策。 網絡在為人們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時,其溝通交往、表達匯聚等功能,給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給國家治理帶來了挑戰。研究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內涵與特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形成機理,揭示其表現規律,加強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防范與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課題。本書深化了網絡危機傳播管理的理論研究,對應對網絡群體性事件具有直接的現實價值。
學者文庫: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精裝) 目錄
**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內涵、特征與影響
**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定義
第二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分類
第三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特征
第四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構成要素
第五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多重影響
第二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原因
**節 社會急劇變革引發的各種效應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產生的現實根源
第二節 網絡意見領袖和關鍵帖子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爆發的重要催化因素
第三節 網絡的技術優勢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放大提供了條件
第四節 網民的心理與行動是網絡輿論的重要演化動力
第五節 領導干部應對新媒體能力薄弱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產生的直接原因
第六節 網絡媒體為爭奪眼球與**發布時間導致網絡群體性事件頻發
第七節 屬地管理的體制難以有效治理跨越時空的網絡群體性事件
第八節 互聯網正在成為國際意識形態斗爭的一個主要戰場
第三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形成機理
**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議題的涌現
第二節 意見領袖、網絡媒體、傳統媒體的選擇性關注與議程設置
第三節 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和網絡民意的協同與互動形成巨漲落
第四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演化博弈的分形與消解
第四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呈現的規律
**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眼球效應
第二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羊群效應
第三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首因效應
第四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蝴蝶效應
第五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操控效應
第六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馬太效應
第七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極化效應
第八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共振效應
第五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防范
**節 高度重視網絡群體性事件防范和治理的新要求
第二節 提高網上執政能力防范網絡群體性事件
第三節 走網上群眾路線防范網絡群體性事件
第六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對策
**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原則
第二節 構建網絡群體性事件實時治理的運行機制
第三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應對技巧與策略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學者文庫: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精裝) 作者簡介
王敏,2000年6月畢業于武漢大學,獲得法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師范大學國家治理研究所所長,教授,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湖南省政治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網絡群體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獲得良好等級。新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已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民族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學報》《華中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政治學》《公共行政》《中國政治》等全文轉載13篇,《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紅旗文摘》等摘要8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二等獎2項(參與),獨立獲得省廳級一、二、三等獎3項。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