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史詩音樂范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7493
- 條形碼:9787520367493 ; 978-7-5203-674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詩音樂范式研究 內容簡介
多民族跨境共享的格薩(斯)爾史詩傳統是中外史詩學界的研究焦點,但史詩演述與其音樂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和族際比較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便構成本書的基本工作方向。作者以口頭傳統為方法,力圖在目治與耳治間建立起走向音樂表達的理論闡釋模型。全書通過對藏蒙史詩漢譯本的參互堪比,發現文本間異中有同的敘事模式,同時在藏、蒙古和土族史詩音聲檔案與田野研究的交互參證中提出史詩音樂范式概念體系,從音樂維度拓展中國史詩學的理論話語空間,揭示史詩音樂在形塑特定敘事傳統時所呈現的文化多樣性,進而窺探史詩敘事演述性的音樂向度,建立基于口頭交流藝術的認知通則。該著致力于打破民間文藝學與民族音樂學之間的學科藩籬,在口頭詩學的理論觀照下探索中國史詩學的跨學科研究理路,為今天依然在世界范圍內存續的活態史詩傳統提供走向全觀詩學的“中國視野”。
史詩音樂范式研究 目錄
一 研究意義
二 文獻爬梳
三 研究對象
四 研究方法
五 存在的問題
**章 藏蒙“霍爾”之篇漢譯本比較
**節 藏族《嶺·格薩爾王-霍嶺戰爭》
一 花花嶺國與霍爾三汗
二 英雄與格薩爾
三 森姜珠牡
四 宗教信仰
第二節 蒙古族《北京版(格斯爾傳·錫萊河之戰)》
一 吐伯特與錫萊河三汗
二 英雄與格斯爾
三 茹格慕·高娃
四 宗教信仰
第三節 “貴德本”與“琶杰本”基礎上的綜合比較
一“霍爾三汗”與“沙萊河三汗”
二英雄與格薩(斯)爾
三“僧姜珠毛”與“若穆高娃”
四 從藏版到蒙古版
第二章 格薩(斯)爾史詩音樂范式
**節 史詩音樂范式及其樣本分析
一 概念的建構
二 縱向:重復中的變異
三 橫向:變異中的重復
第二節 史詩音樂之范式與口頭傳統之“程式”
一 “格律條件”限定下的重復
二 “模式化”“慣常性”中的變異
三 “特定觀念”中重復的意義
第三節 史詩音樂范式與漢族曲牌
一 曲牌:一個發展的概念
二 史詩音樂范式與“曲牌性思維”
三 口語思維的模式化表達
第三章 范式之外:民族音樂傳統中格薩(斯)爾史詩音樂的多元性
**節 格薩(斯)爾史詩音樂樣本比較
一 說唱形式
二 旋律進行與曲調特征
三 節奏節拍
四 腔詞關系
五 音階與調式調性
第二節 藏族格薩爾史詩音樂的獨特性
一 西藏音樂歷史傳統中的格薩爾史詩音樂
二 神授藝人史詩音樂思維的特殊性
三 以人定曲的身份意義
第三節 蒙古族格斯爾史詩音樂的獨特性
一 薩滿信仰體系下的蒙古族傳統英雄史詩音樂
二 地方說唱音樂傳統中的格斯爾史詩音樂
三 節奏性與主題性
結論 格薩(斯)爾史詩為什么是演述的?
一 口頭性的音樂表達
二 生存和信仰的音樂表達
三 族際傳播的音樂表達
四 世界史詩音樂研究的中國視野
參考文獻
后記
史詩音樂范式研究 作者簡介
姚慧,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音樂學、口頭傳統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出版專著《京西民間佛事音樂及其保護研究——以張廣泉樂社為個案》。先后在《文藝研究》《中國音樂學》《民族藝術》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面上資助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各1項,參與課題多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