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0309
- 條形碼:9787569520309 ; 978-7-5695-203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本書特色
本書是趙紅妹博士在全面研讀作家福樓拜文學創作和書信的基礎上,創作的一部有關作家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的專著。作者以全面且具有縱深性的研究視角,探究福樓拜文學創作與書信中所蘊含的文藝思想,解讀作家如何在其創作實踐中踐行自己的文藝思想。本書稿的研究進一步拓展了福樓拜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內容簡介
本書是趙紅妹博士的一部研究世界文學大家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的學術專著。全書的研究以福樓拜的作品及其與友人的書信為基礎, 深入分析福樓拜所致力于追求的美的文藝思想的產生背景與豐富內涵, 并結合其大量的文學創作實踐來層層論證美的文筆可以駕馭任何文學主題, 客觀科學的藝術創作不僅能達到人類追求真善美的一般性追求, 同時能實現其引人思索的幻象目的, 藝術的*高價值是超越審美維度而維護藝術本身。本書以福樓拜書信與作品這一獨特的研究路徑切入, 通過深入且頗具學理性的探討論證, 為研究者全面認識并發掘福樓拜及其作品的文學藝術價值具有切實的意義。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目錄
**節 法國與英美研究概況
第二節 國內研究概況
第三節 研究的動機、目的、篇章結構及說明
**章 福樓拜文藝思想產生的背景
**節 時代和社會影響
第二節 個人經歷和家庭環境
第三節 藝術前輩及同時代作家的影響
第二章 美的文筆可以駕馭任何主題
**節 主題無美丑
第二節 謀篇的靈魂
第三節 形式與內容相統
第三章 藝術創作能夠達到客觀普遍
**節 普遍性的基礎
第二節 客觀面容的呈現
第三節 褒貶人類的普遍效果
第四章 藝術真實力圖予人幻象
**節 細節準確為跳板
第二節 實地考察與情境體認
第三節 予人幻象乃鵠的
第五章 成為藝術的基督徒
**節 宗教式的虔誠
第二節 自由之身不慕名利
第三節 捍衛藝術守望未來
結語
主要參考資料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節選
《福樓拜文藝思想與創作實踐研究——由書信與作品窺見》: 任何一個作家都不是來自真空,即使那些標榜自己不屬于任何流派、宣稱自己自成一體的藝術家,也不可能完全不受時代潮流的影響,都會帶上自己時代的印記,自覺不自覺地承襲前人已有的經驗與成果。福樓拜同樣吸收了前輩及同時代作家的精華。 浪漫主義的藝術特征是主觀上崇尚自由和幻想,注重抒發個人情感,客觀上極力描繪自然風光,做到情景交融。現實主義作家共同的藝術特點是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細節的真實。福樓拜《圣安東尼的誘惑》中奇詭的想象不能不說是繼承了浪漫主義奇思妙想的傳統,《薩朗波》對異國情調的偏愛也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福樓拜也像現實主義小說家一樣,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所以《包法利夫人》中的愛瑪才會“同時在二十二個村莊中忍受苦難、傷心飲泣”,只是他的典型人物不是特殊的,而是要有一般性的特征。并且像現實主義小說家一樣,他也注重細節的真實,所以他強調觀察和大量收集資料以及實地考察,但是他的真實要讓位于形式,他認為美的就是真的。 同時代的作家中,詩人維尼(1797-1863)的詩作形式完美,結構嚴謹,而且運用象征手法將個人的痛苦予以升華,這種客觀化的寫作為后來的巴納斯派和象征主義開辟了道路,對福樓拜也是不無啟發的。1835年,戈蒂耶(1811-1872)發表了書信體小說《莫班小姐》。在序言里,他提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認為小說可以無視社會和道德。因為藝術的目的不是教誨,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戈蒂耶反對藝術作品反映重大的社會、政治問題,反對藝術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認為形式美就是目的,藝術成為他避開擾攘政治和庸俗現實的殿堂。之后在戈蒂耶和邦維爾的影響下,終于形成了以勒孔特·德·李勒(1818-1894)為首的要求詩歌客觀化、科學化和重視形式的巴納斯派。福樓拜和戈蒂耶、李勒以及曾是巴納斯派成員、后成為象征主義者的波德萊爾都有過交往,尤其和戈蒂耶過從甚密。象征主義者認為,客觀世界的深處隱藏著一個更為真實和永恒的世界,詩人的任務就是表現隱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理。他們注重詩歌內在的旋律,力求使詩歌具有和諧的音樂美。在和這些詩人的交往中,福樓拜多多少少受到了他們美學原則的影響,或者至少也是因為英雄所見略同而惺惺相惜。 時代的發展帶來科學、經濟和政治的急速發展變化,然而,世事人心卻無甚進步,福樓拜在深感失望之際,神經系統疾病也暴發了,他的人生虛無感陡增,恰在此時,退學養病的機會使他有了獻身藝術的機緣。疾病給了他充足的時間、奇幻的想象和理智的頭腦,也使他在懷疑醫學、懷疑科學的同時卻始終相信父親的學醫天賦,從而在思考父親醫術的同時得出了對于寫作有益的指導。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