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4151
- 條形碼:9787519504151 ; 978-7-5195-0415-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本書特色
隨著中俄關系的不斷發展,國內對于俄羅斯的研究日益豐碩,其中有兩個現象需要特別加以關注:一是關于普京的人物傳記類著作不斷增加,通過個人經歷、新聞采訪、執政風格、政策文本等不同角度對普京進行全面解讀;二是基于21世紀以來俄羅斯內外政策的長期延續性,很多優秀成果對當代俄羅斯各領域發展脈絡及其特點規律進行了全面研究。本書在詳細闡述21世紀俄羅斯內政外交的基礎上,梳理歸納21世紀以來俄羅斯的發展道路,試圖為認識和理解當代俄羅斯提供新的角度。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多年從事俄羅斯方向教學與科研成果的集成。本書主要對21世紀以來俄羅斯的內政外交發展情況進行系統研究,具體內容分別為俄羅斯政治重塑與調整改革,俄羅斯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俄羅斯外交政策演變,以及俄羅斯與歐美國家、獨聯體國家和亞太國家間關系,很后對俄羅斯近20年的國家轉型與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目錄
**章新世紀俄羅斯政治重塑與調整改革()
**節國家權威政權的重塑()
第二節民主政治的調整()
第三節政治體制的平穩運轉()
第二章新世紀俄羅斯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
**節俄羅斯經濟發展與體制改革()
第二節俄羅斯社會政策不斷完善()
第三節俄羅斯的現代化模式()
第三章新世紀俄羅斯對外政策與歐美外交()
**節新世紀俄羅斯對外政策()
第二節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
第三節俄羅斯與歐洲的關系()
第四章新世紀俄羅斯周邊外交與亞太外交()
**節俄羅斯與獨聯體國家間關系()
第二節俄羅斯與印度的關系()
第三節俄羅斯與日本的關系()
第四節俄羅斯與越南的關系()
第五章新世紀俄羅斯發展成就與未來趨勢()
**節新世紀俄羅斯主要發展成就()
第二節新世紀俄羅斯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后記()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節選
候選人政黨票數百分比梅德韋杰夫四黨一致提名524020087023%久加諾夫俄共產黨132144351772%日里諾夫斯基俄自由民主黨6968912935%波格丹諾夫俄民主黨965471129%4大選后的各種輿論對于選舉結果,除俄羅斯共產黨領導人久加諾夫外,其余政黨領導人均對此次選舉結果表示滿意。久加諾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認為選舉結果已經預先設定,這不符合社會民意,也不符合選舉的實際情況。他認為“統一俄羅斯”黨*多只獲得了35%的選票。進入下一屆國家杜馬的其他兩個政黨(自由民主黨及公正俄羅斯黨)不過是“統一俄羅斯”黨的直接助手和幫兇,競選名單是和克里姆林宮早就商量好的。他希望能組織700多萬人的抗議活動。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法律處主任索洛維約夫也表示,共產黨總部共派出30萬名觀察員。據反饋回的信息,他們一共發現1萬起違規案例。因此,該黨法律專家們已往各地檢察機關發出700封訴狀,往各地各級選舉委員會發出8000封訴狀,同時正起草遞交高等法院的有關選舉投票結果的訴狀。不過,前來俄羅斯觀察第五屆國家杜馬選舉的299名外國專家們均表示,本次選舉公平公正,選舉期間沒有違規現象發生。由于四黨聯合推出的梅德韋杰夫獲得絕大多數選票,屬眾望所歸,因此在選舉后,俄羅斯并沒有出現較大的政治動蕩。5外界專家的評論(1)梅德韋杰夫“毫無懸念”地勝出對于梅德韋杰夫的勝出,絕大多數專家表示“毫無懸念”。首先,普京的力挺讓多數選民將對普京的支持轉移到梅德韋杰夫身上。其次,梅德韋杰夫自2005年被任命為政府**副總理后,主抓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住房、農業和人口等“國家優先項目”,贏得了不少民心。第三,久加諾夫和日里諾夫斯基都是俄政壇“老人”,選民對他們的情況了如指掌,而對波格丹諾夫卻又知之甚少。因此,多數選民不看好把國家和個人生活的未來托付給他們,相比之下梅德韋杰夫就占有明顯優勢。(2)“普京效應”反映明顯外界評論,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普京效應”表現得尤為突出。由于普京享有崇高威望,其提出的總統候選人,會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1999年以來,俄羅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GDP累計增幅達465%。2006年,俄羅斯GDP超過9000億美元,人均突破7000美元大關,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2007年7月,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公布了國家長期社會經濟發展構想,確定了到2020年俄GDP進入世界前五強、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的宏偉目標。因此,在俄羅斯國內,民眾要求普京繼續擔任總統的呼聲一直很高。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援引普京的話說,“關于梅德韋杰夫,我已經與他結識17年之久,我完完全全地支持他”。普京的支持,是梅德韋杰夫獲勝的主要原因。(3)“梅普配”成*佳組合多數學者認為,“梅普配”是當前俄羅斯國家權力機制的*佳組合。因為梅德韋杰夫是普京政權圈子內的“自由派”,梅德韋杰夫擔任俄羅斯總統,從國內來看,其執政理念更有利于俄羅斯經濟市場化的推行,有利于俄羅斯市場經濟的發展。又因梅德韋杰夫不是強力部門的人,所以梅氏擔任總統可以防止強力部門進一步坐大,這有利于各方權力制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敗的滋生。而普京擔任總理,基于其對俄強力部門的掌控和在民眾中的威望,他可以避免梅德韋杰夫在“自由化”方面走得過遠,從而確保“普京路線”的貫徹執行。從國際方面來看,一個偏向自由化的人擔任俄羅斯總統易于被西方國家接受,對緩和當前俄羅斯與西方國家較為緊張的關系有一定好處。因此,這種權力配置形式有利于俄羅斯繼續沿著普京道路前行,有利于俄羅斯政權的穩定,有利于俄羅斯國家的發展。6大選后的俄羅斯政局分析(1)未來一段時期內,俄羅斯國內政治形勢總體可望保持穩定,但影響穩定的不確定因素同時存在。許多專家認為,普京8年探索俄羅斯發展道路的嘗試是成功的,其改革取得成就并因此受到俄羅斯多數黨派和民眾的支持。在此背景下,西方等外部勢力插足困難,難以影響俄羅斯政局。但是,在國內政治形勢總體可望保持穩定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政治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一是普京雖然通過擔任總理和黨主席的方式增加了政治的安全度,但未來俄羅斯政治*大的不確定性仍然來自內部,梅普各自團隊的精英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二是如果梅德韋杰夫尋求政治獨立性,要在自己的理念下發展俄羅斯,那么俄羅斯發生政治動蕩的可能性極大。(2)左、中、右三種勢力形成俄羅斯新的政治力量格局,中派力量成為俄羅斯政治發展主導力量,俄羅斯政府防右大于防左。研究人員認為,當前俄羅斯已經形成由左、中、右三種勢力支配的新的政治力量格局:以俄共為首的代表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左派力量;以統俄黨為代表的,在很大程度上包括公正俄羅斯黨等一些親政府黨派的力量,也被稱為俄國本土派的政治力量;亞博盧集團和右翼聯盟為代表的親西方的右翼自由派力量。經過十余年的斗爭和較量,左右兩翼大大衰弱,中間力量發展壯大,成為當前俄羅斯政治發展的主導政治力量,而普京則是其領袖人物。(3)普京政府將成為權重較大的高效政府。有的研究員認為,俄羅斯*高權力的更替不應視為普京時代的結束,而應是新普京時代的開始。俄羅斯高層權力結構仍將是以普京團隊為基礎,由普京親自掌舵的垂直權力體系。未來一個時期俄羅斯出現雙層政權的情況不太可能,普京政府的實際權重將增大,有可能成為高效的政府。(4)由于普京對強力部門和主要利益集團的控制,梅德韋杰夫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無力、也無意挑戰普京權威,梅普組合順利發展的可能性較大。梅德韋杰夫與普京在解決許多問題上的立場政策一致,不存在俄羅斯1992年、1993年雙層政權期間兩大集團對立對抗的條件,兩人*近內政外交的表述雖有不同,但也只是側重點和策略處理的差異,不存在政策理念的根本分歧。(5)普京路線有望延續。有的研究員認為,梅德韋杰夫作為普京的繼承者,將繼續延續普京的既定方針,沿著普京8年的方向走下去,原因在于:首先,普京路線本身比較符合俄羅斯國情;其次,梅德韋杰夫是普京政策的制定參與者,認同普京路線;第三,親普京的政黨已經在議會占據大多數,為普京路線的繼續執行提供了政治依托。(四)2012年俄羅斯總統大選2012年3月4日,俄羅斯第六屆總統選舉開始,投票于5日結束。參選者共5人,分別為:普京、米羅諾夫、日里諾夫斯基、久加諾夫、普羅霍羅夫。5位參選者具體情況如下:弗拉基米爾·普京所屬政黨為統一俄羅斯黨,時任總理,歷任俄羅斯圣彼得堡市**副市長、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安全局局長、總理、總統;謝爾蓋·米羅諾夫所屬政黨為公正俄羅斯黨,時任公正俄羅斯黨黨首,歷任圣彼得堡市議會議員、市議會**副主席、俄聯邦委員會議員、俄聯邦委員會主席、俄羅斯生活黨主席、公正俄羅斯黨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所屬政黨為俄羅斯共產黨,時任俄聯邦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歷任蘇共中央宣傳部局長、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副部長、俄人民愛國力量委員會主席、俄杜馬兩主席之一、俄聯邦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國家杜馬共產黨黨團領導人;弗拉基米爾·日里諾夫斯基所屬政黨為自由民主黨,時任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歷任俄國自由民主黨黨主席;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無黨籍,是俄羅斯第三大富商,2011年6月底以高票當選正義事業黨主席,3個月后因黨內分歧被解除該職,后正式退黨。2012年總統選舉登記選民約11億,全國設立9萬個投票站,總投票時間累計21小時,總投票率為653%,約7000萬人參加投票。根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統計結果,普京獲得4500萬張選票,得票率為6375%;久加諾夫獲得1200萬張選票,得票率為1719%,位列第二;普羅霍羅夫得票率為782%,日里諾夫斯基得票率為623%,米羅諾夫得票率為385%,分別位列三、四、五名。選舉結束后出現了一些抗議及大規模游行事件。4月9日,俄羅斯24名官員進行逾3個星期的絕食抗議行動,抗議普京所在政黨在選舉中舞弊;5月6日,俄羅斯人民陣線為抗議普京就職,在莫斯科俯首山舉行集會,約3萬人參加;同一天,俄羅斯反對派還在莫斯科市中心舉行了“百萬人大游行”活動,聚集約8000人,沿大亞基曼卡街向博洛特納亞廣場方向進發;5月7日晚,反腐敗人士納瓦爾尼和極左翼人士烏達利佐夫率數百示威者在克里姆林宮附近舉行深夜靜坐,反對普京當選,隨后兩人于8日被俄羅斯警方逮捕。(五)2018年俄羅斯總統大選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進行總統大選,此次總統大選是俄羅斯修改總統任期由4年修改為6年以及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舉行的首次總統大選。此前的民調顯示,大選的投票率和往年的大選一樣,會在63%到67%之間。1候選人情況共有8名候選人參加此次總統選舉,其中包括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格魯季寧、日里諾夫斯基、普京“恩師”的女兒索布恰克、格里戈里·亞夫林斯基、鮑里斯·季托夫、馬克西姆·蘇萊金和謝爾蓋·巴布林。根據俄羅斯總統選舉規則,在選舉中獲得50%以上選票者當選總統。如果候選人有兩名以上,而其中任何一人都未能當選,中央選舉委員會將宣布對得票領先的兩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投票中得票高者當選總統。(1)要做“全民總統”的獨立候選人普京這一次,來自統一俄羅斯黨的普京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向中選委遞交了參選文件。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普京以這樣的身份參選“全民總統”,有助于得到更廣泛的民眾支持并加強國家團結。關于參加大選的原因,普京已多次表示,他知道俄羅斯未來的樣子,沒人能阻擋俄羅斯前進的腳步。他也在年度記者會上直言:“對現政府來說,我沒有競爭對手。”普京在候選人中的支持率也確實遙遙領先,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社會輿論”研究中心2月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714%的人愿意把票投給他。(2)農場場長帕維爾·格魯季寧帕維爾·格魯季寧,1960年10月20日生于莫斯科市,現任俄羅斯“列寧國營農場”場長。2017年12月23日,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代表大會推舉格魯季寧作為該黨總統候選人參加選舉。格魯季寧曾在普京首次競選總統時加入其團隊負責宣傳工作,并受到普京嘉獎。日里諾夫斯基對他的評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候選人,很高興看到他出現在俄羅斯政治舞臺上。“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格魯季寧以69%的支持率排在第二。(3)政壇“刺頭”日里諾夫斯基弗拉基米爾·日里諾夫斯基,1946年4月25日生于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現任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出身貧寒,自稱“窮人候選人”,但一度沒有任何強大人脈關系背景的他,卻在蘇聯解體前夕創建了自由民主黨,并爭得了五大黨派之一的顯赫地位。“激進”的日里諾夫斯基從沒得到過如他驚人言論一樣引人矚目的戰績。他被視為*老的跑龍套者,從1990年代一路“陪跑”至今,已經古稀之年卻仍沒有合適的黨內接班人,只能自己堅守在一線,為黨派發聲。他此前共參加過5次總統大選,但從未獲得過超過10%的選票。在“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的民調中,他以57%的得票率位列第三。(4)普京“恩師”的女兒索布恰克克謝尼婭·索布恰克,1981年11月5日生于圣彼得堡,俄羅斯知名電視主持人。2017年11月才滿36歲的索布恰克,剛好達到俄羅斯總統參選人*低35歲的年齡要求。這位80后也由此成為俄羅斯大選史上*年輕的總統候選人。作為勝選后的首要舉措之一,索布恰克計劃釋放俄羅斯所有政治犯,改革司法體制并開始向議會制共和國過渡。她的競選口號是“反對所有人”,她表示,“我可能不是你們(理想的)的候選人,但我加入選舉,對于選民有益,對俄羅斯政治體系有利。”索布恰克2018年2月6日在美國出席記者會時,再次稱自己可能沒有機會贏得大選,普京的勝選概率很大。當被問及普京是否會有意識地實行權力民主過渡時,索布恰克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自己可以幫助普京實現權力民主過渡。(5)“普京唯一的對手”格里戈里·亞夫林斯基格里戈里·亞夫林斯基,1952年4月10日生于烏克蘭利沃夫,俄羅斯“亞博盧”黨創始人之一、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成員。亞夫林斯基作為親西方經濟學家出身的精英分子,在俄羅斯知識分子界聲望頗高,此前,他分別于1996年和2000年參加過兩次總統選舉,*高獲得的支持率將近8%。2012年的大選中,俄中選委在檢查亞夫林斯基收集的支持者簽名后認為,有超過1/4的簽名不符要求,遠超規定的5%,因此拒絕登記他為候選人。(6)花了2400萬盧布卻“沒想贏得大選”的鮑里斯·季托夫鮑里斯·季托夫,1960年12月24日生于莫斯科,俄羅斯成長黨主席、商業監察員。季托夫表示,雖然在競選活動中已經支出超過240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270萬元),但自己并不指望贏得大選,他的競選旨在吸引公眾注意經濟增長戰略。他說:“普京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在1990年后建立了穩定,這主要應該感謝前財長庫德林,建立了金融和社會的穩定。但今天,我們只是為了穩定而穩定。我們目前的任務是要說服社會和企業、俄羅斯政府和新總統,穩定應該是為了進步,為了向前,我們提出了一個前進計劃。”(7)“俄羅斯共產黨人”馬克西姆·蘇萊金馬克西姆·蘇萊金,1978年8月8日生于莫斯科,“俄羅斯共產黨人”黨主席。這是蘇萊金首次參加總統競選,他表示,“這是‘十項斯大林式打擊’項目的延續,但已經是作為斯大林主義共產黨人可能當選總統的候選人行動計劃。”“十次斯大林突擊”是對1944年蘇軍戰略總攻的一種概括,具體指蘇軍在大縱深作戰理論指導下,依靠靈活轉用機動兵力,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先后實施的一系列不間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這些戰役解放了幾乎全部淪陷國土,并把戰場推到了國境之外。蘇萊金的選舉綱領主要包括:把所有礦產開采、產業結構性企業歸為國有,廣泛建設免費住房,醫療教育完全免費,把退休金提高至4萬盧布,全國平均工資提高到7至8萬盧布。(8)“救了國家好多年”的謝爾蓋·巴布林謝爾蓋·巴布林,1959年1月31日生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全民聯盟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曾為俄羅斯國家杜馬副議長。在1991年12月決定蘇聯正式解體的投票中,他是為數不多投反對票的俄羅斯政界人士之一。1993年的俄羅斯憲政危機中,他也是反對葉利欽的陣營中*敢言的領導人之一。他的觀點包括,新自由主義正在破壞俄羅斯,俄羅斯內政是失敗的,要與現有問題做斗爭,尋求正確的改變道路。用他的話來說,他救了國家好多年。2投票情況據俄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字,截至2018年1月1日,共有11億俄公民具有選舉權,其中188萬人常年居住在國外。俄羅斯國內選民可在實際居住地投票,境外選民可在俄駐外使領館機構投票。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2月初有約80%俄羅斯選民計劃參加總統選舉投票。調查人員表示,開年至今,表示打算去投票的人數在785%-813%的小范圍內波動。根據*新民調,72%的受訪者稱不打算去投票,117%的人搖擺不定,18%的人表示難以回答。3選舉結果2018年3月19日,俄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統計了9984%選票后,普京的得票率為7666%,贏得本次大選。數據還顯示,有56206514萬選民將選票投給普京。得票率排在第二位的是俄共候選人格魯季寧,得票率為118%。排在第三位的是俄自民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得票率為566%。俄公民倡議黨候選人索布恰克居第四位,得票率為167%。亞博盧黨創始人亞夫林斯基排在第五位,得票率為104%。俄增長黨主席季托夫的得票率為076%,俄共產黨人黨候選人蘇萊金得票率為068%,俄全民聯盟黨候選人巴布林的得票率為065%。二、21世紀俄羅斯歷屆國家杜馬選舉(一)2003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1杜馬概況:國家杜馬是俄常設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屆任期4年。根據俄羅斯法律規定,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參選黨派將按得票多少分配杜馬的225個代表名額,杜馬的另一半代表名額由225個選區各選出一名代表產生。2投票情況:有觀察家預測,此次選舉的投票率將難以超過1999年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時6475%的投票率。事實證明,這次杜馬選舉的投票率是相當低的。此次投票率在歷次杜馬選舉中是*低的,1993年投票率是5481%,2003年是5575%,2007年是6378%,2011年是6021%。3得票情況:2003年12月19日,俄羅斯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了俄羅斯第四屆國家杜馬選舉的結果:“統一俄羅斯”黨獲3757%的選票,位居**,第二名俄共獲1216%的選票,第三名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獲1145%的選票,3個月前組建的人民愛國主義聯盟“祖國”競選聯盟獲得902%的選票,成功進入國家杜馬,位居第四。俄羅斯右派代表——右翼力量聯盟和亞夫林斯基領導的“亞博盧”集團,即“蘋果”黨未能突破5%的門檻,被排除在國家杜馬大門之外。細節介紹:從2003年9月3日開始,經司法部核準有資格參加本次選舉的大多數政黨召開了競選大會,或組建選舉聯盟。10月6日,俄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維什尼亞科夫宣布,在這次杜馬選舉中,*多有21個政黨和5個選舉聯盟(有12個政黨參加選舉聯盟)提出候選人名單。而且每個黨必須交納3700萬盧布的保證金,才能提出該黨的候選人名單;在單席位選舉中,每位候選人必須交納90萬盧布的保證金。俄羅斯許多媒體認為,在這次選舉中能夠進入新一屆杜馬的基本上是一些老黨:統一俄羅斯黨、俄共與自由民主黨等。但也可能出現“黑馬”。據俄羅斯科學院社會綜合研究所進行的民意調查,俄羅斯民眾對各政黨的信任率達到創紀錄的低水平,只有517%。當前俄羅斯的整個政治體系基本上仍是以總統為基礎,而總統制本身以普京個人為基礎。普京*堅定的支持者來自社會中層和上層,這一群體中超過80%對他給予積極評價。不僅政黨的支持率下降,而且各種意識形態的擁護者也有減少的趨勢。“中派主義”的擁護者三年來從25%下降到10%。群眾對這次大選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據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2003年8月的民意調查,只有54%的選民準備參加投票,28%的選民還沒有*后決定是否參加投票。4國際觀察團意見歐洲安全和合作組織秘書處官員表示,有來自43個國家的500名國際觀察員抵達俄羅斯,并監督俄國家杜馬選舉。*終,共有1200名國際觀察員在各投票現場監督投票和記票進程。歐安組織議會大會會長布魯斯·喬治8日稱,俄國家杜馬選舉投票的公平性“沒有達到國際標準”。他表示,“統一俄羅斯”黨利用政府資源和媒體做大量有利于自己的宣傳,使俄羅斯其他黨派和候選人“處于不公平的環境中”。歐安組織負責監督此次俄國家杜馬選舉的觀察員代表團團長阿特金森則說,歐安組織觀察員認為這次選舉“是自由的,但肯定不是公平的”。5選舉過程是否平穩俄羅斯幅員遼闊,橫跨11個時區,各地選民都在當地時間7日上午8時開始投票,在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共設有94萬個投票站,整個投票過程將持續12個小時。俄羅斯總共登記選民約109億,有觀察家預測,此次選舉的投票率將難以超過1999年第三屆國家杜馬選舉時6475%的投票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楚科奇、科里亞克和堪察加三個地區的選民當地時間7日8時(莫斯科時間6日23時)率先前往各投票站投票,從而正式開始了俄羅斯第四屆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2003年9月2日普京簽署議會選舉命令,揭開了國家杜馬競選運動的序幕。有資格參加競選的44個政黨和20個組織經過3個月的緊張角逐,有18個政黨和5個競選聯盟進入*后決戰。據此間輿論分析,能闖過5%得票率底線而進入杜馬的政黨有5個左右,其中實力*強的是普京總統支持的“統一俄羅斯”黨和當局的反對派俄羅斯共產黨。俄聯邦中央為選舉撥款35億盧布(約12億美元),并組織了100萬名工作人員。80萬俄羅斯人和1200名國際觀察員在各投票現場監督投票和記票進程。為確保選舉順利進行,俄羅斯當局還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動用了37萬名民警、內務部軍人和軍校學生參與維護秩序和安全工作。各投票站有民警晝夜值勤,在投票站周邊地區加強了巡邏。*終,據俄羅斯塔斯社消息,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召開會議,正式公布了12月7日舉行的……
新世紀俄羅斯政治經濟與外交 作者簡介
徐光輝,1987年生,中校軍銜,現任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國際關系與安全戰略教研室副主任、講師,主要從事大國關系與安全戰略問題研究,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級課題2項、軍隊級課題3項,參與出版專著3部,撰寫論文和研究報告20余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