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不朽的焦慮:宋代文學傳播與文人身份認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16341
- 條形碼:9787307216341 ; 978-7-307-216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朽的焦慮:宋代文學傳播與文人身份認同 內容簡介
本書從身份認同的角度系統研究了宋代文人的文學傳播行為與現象,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西昆詩派、歐陽修、蘇軾、陸游等案例進行集中探討,以圖深入宋代士人精神世界和文學傳播的豐富生態,并從整體上考察了宋代士人的身份認同上的追求。如考察了西昆詩派的句法與立場、宋代文人雅集與結社及其文化圈、宋代文人的閱讀與寫作及其詩法變遷、宋代文人的文獻收藏、宋代文集序跋中的修辭及作者建構等。架構出宋代文人的相關文學活動所建構出來的“文化共同體”,使當代人了解宋代文人的內心世界及其自身價值和時代印記。
不朽的焦慮:宋代文學傳播與文人身份認同 目錄
緒論
一、研究現狀
二、選題意義
三、研究視角
四、基本思路
**章 結構與歷史:西昆酬唱中的詠史句法與詩派立場
一、立場的歧異:君王與館臣
二、情景的終結:《南朝》與《成都》
三、時間的截取:《公子》與《舊將》
四、盛衰的切換:《宋玉》與《明皇》
五、熱冷的突轉:《秦皇》與《漢武》
六、處境的憂懼:《宣曲》與《別墅》
七、結語
第二章 文章之盟:宋代文人投謁與延譽及同好與師承
——以歐陽修為中心的考察
一、風氣之綿延:將推仁義之道,宜取奇偉閎通之士
二、使命的分任:各極其長,不能優劣
三、以文章自任:名世之士,相與主盟
四、道德的感召:士欲見其守,視其居賤貧
五、道義與權力:騰上必速。但不能久
六、有功于斯人:吾常患力寡,欣子好古徒
七、有功于斯文:新文時我寄,庶可蠲煩壅
八、未息之余波:稱道誘掖,倦倦不怠
九、結語
第三章 活動與身份:宋代文人雅集與結社及其“文學圈子”
一、風尚:擬洛耆英宜有詠,班唐九老可成圖
二、高趣:淡泊交情俱耐久,幾多瀟灑寄琴樽
三、文會:會時要似庖丁刃,妙處應同靖節琴
四、典范:酒徒詩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賓送
五、結語
第四章 媒介與詩學:宋代文人的閱讀與寫作及其詩法變遷
一、閱讀沉浸與士人生活:積書山崇崇,探義海茫茫
二、閱讀沉溺與詩法轉向:資書以為詩
三、形式偏重與認識超越:悟入與活法
四、現實疏離與體驗超越:萬象與征行
五、精神斷裂與情感超越:性情與興致
六、德性隔膜與道德超越:涵養與自足
七、結語
第五章 斯文曲折:宋室南渡后的蘇文命運與文統接續
一、定型與延續:高孝兩朝的蘇集刻印與蘇軾形象
二、修補與發掘:周必大的廟堂路線與楊萬里的鄉賢模式
三、分立與掩映:洪炎《退聽堂錄序》與被遮蔽的眉山之宗
四、批評與重構:從朱熹的義理到魏了翁的氣節
五、經典與程序:呂祖謙的《皇朝文鑒》與《古文關鍵》
六、自得與傳承:葉適眼中的李燾與永嘉門庭的氣脈
七、結語
第六章 服膺斯文:宋代文人的文獻收藏與裒輯及其文化意識
一、保藏:創造對一個共同體的信心
二、散亡:我們需要一種共同文化
三、裒輯:基于同步的信念或激情
四、范例:社會和文化合法性的擁有——《嵩山文集》的裒輯
五、結語
第七章 呈示與自我:紹熙退居后陸游的社會交往與身份書寫
一、親舊:身體的關注與特異性標志
二、座客:在場的座客與情景化行為
三、兒孫:具有集體意識和共同行事
四、鄰翁:急欲融入鄉里與去個性化
五、道士:相似性尋找與自我差異化
六、后學:詩法傳授與詩統中的定位
七、結語
第八章 對話的準則:宋代文集序跋中的多維修辭及其作者
建構
一、作者:援筆自述
二、名公:增價信傳
三、摯友:述實見蘊
四、后學:表章斯文
五、子孫:顯揚父祖
六、結語
第九章 變化與生成:戴復古的詩集編次與交游序跋及其詩壇
地位
一、“石屏詩卷”:詩承父志與凌厲當世
二、《石屏小集》:方駕李杜與深入陶柳
三、續集、三稿、四稿:大似高適與遠追陶謝
四、《石屏后集》:海上詩翁與遺世獨立
五、結語
第十章 走向自覺:宋代文人與文學傳播及其身份追求
一、斯文自任:身份意識與文人活動
二、當世之知:發現自我與融入群體
三、后世之知:媒介憑借與追求永恒
四、身份焦慮:“不朽”追求與傳播自覺
五、結語
引用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不朽的焦慮:宋代文學傳播與文人身份認同 作者簡介
楊挺,男,教授,文學博士。1974年生于貴州銅仁。四川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畢業。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四川省哲社項目1項,及四川省教育廳項目2項。在《敦煌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宋代心性中和史學研究》《場所、身份與文學:宋代文人活動空間的詩意書寫》。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