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吳湖帆與周煉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7650
- 條形碼:9787101147650 ; 978-7-101-1476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湖帆與周煉霞 本書特色
1.吳湖帆研究已成為近年來藝術史研究的熱門(2011年,吳湖帆臨摹的《富春山居圖》已近億元的價格在北京成交,引起了藝術品市場的巨大轟動。2015年以來,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等先后舉辦了吳湖帆鑒藏與文獻展),引人矚目。市場上還沒有同類書。 2.吳湖帆的晚年生活不太為人所知。周錬霞亦是著名女畫家,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本書作者搜羅資料,詳加考證,還原二人在上世紀50年代相識相戀的一段故事。這段愛情故事也一直少有人了解,二人戀情的相關圖書目前市場上缺乏同類書。 3. 本書設計精美,圖片豐富,共有一百多幅彩色插圖,多為吳湖帆與周鍊霞的合作繪畫或詞稿信札。本書為裸背裝,極富藝術氣息。
吳湖帆與周煉霞 內容簡介
吳湖帆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級人物,也是近現代著名收藏鑒賞大家,他曾被稱為“海上畫壇盟主”,與張大千、溥心畬等齊名。吳湖帆研究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史研究的一大熱門。然而,對其晚年生活,因資料有限,人們一向缺乏了解。尤其1950年代后吳湖帆和女畫家周鍊霞的一段戀愛經歷,令人始終難得其詳。本書作者搜羅材料,詳加考證,一步步梳理還原出兩位名畫家在上世紀50年代相識相戀的一段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雖為戀情揭秘,卻行文嚴謹,不偽飾、不夸張,皆以證據材料說話,又能曲盡人情,讓人信服。這既讓我們得以走進藝術家晚年的情感世界,也讓我們可借此窺見藝術家所處時代的方方面面。
吳湖帆與周煉霞 目錄
前 言
一.從《佞宋詞痕》談起
二.文字訂交
三.紅羅薦酒
四.分淺交親
五.上元梅影
六.三場約會
七.中秋夜雨
八.清夢纏綿
九. 碎心如剪
十.詞痕出版
十一.唱予和汝
十二.結茅南陵
十三.重理殘稿
十四.風吹雨打
十五.多病多愁
吳湖帆與周煉霞 節選
后 記 這不是一部風月八卦之書,而是一本文史考證之作。考證的內容,是近代畫家、詞人吳湖帆和周鍊霞的戀愛故事。 今天,對藝術家的生平經歷,尤其是情感經歷的研究,早已成為藝術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環。可以說,如果不走進藝術家的情感世界,我們其實很難真正理解他們的藝術創作。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正是這個道理。 何況,即便單純索隱吳、周之情事,本身也是一件極有興味的事情。作為畫家、詞人,吳湖帆、周鍊霞哀樂過人,他們恰恰是晉人所說“情之所鐘,正在我輩”者。而吳湖帆當年又有意將這段戀愛故事,發之為吟詠,寄之于翰墨,這必然會引起后世讀者無窮的興趣。本書的寫作,其實是一系列探謎揭秘的過程,是作者根據吳湖帆詞中留下的種種線索,通過一個個考證,還原出一段隱藏了六十多年的情感故事。 不過,用“詞”這一傳統的文學作品作為考證的依據,本身仍是一件充滿爭議的事情。明末清初,黃宗羲提出可“以詩補史之闕”的同時,王夫之就認為“夫詩之不可以史為,若口與目之不相為代也……”(見《薑齋詩話》)逮至近世,在陳寅恪撰寫《元白詩箋證稿》,試以文學作品來補充糾正歷史記載的不足之后,錢鍾書卻不以為然,批評說“不能天真地靠文學作品來供給歷史的事實”(見《宋詩選注》序)。 不能否認,“以詩證史”的研究方法確實有著先天缺陷。除文學作品本身的夸張和想象外,古典詩詞的多義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人解詩,以意逆志,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還原詩人之本意呢?古人云“詩無達詁”,良有以也。不過,其他史料也都不可避免會存在種種不足。比如,日記在撰寫時就不免經過精心修飾,有預備留給后人看的嫌疑;回憶錄中則常常充斥著不靠譜的回憶;而看似語無顧忌的書信,也不排除有信口開河、夾帶私貨的可能……而作為考證材料的詩詞,如就可信度而言,其實未必會比其他材料差。所以說,“以詩證史”的關鍵,不在“詩”,而在“證”。研究者對材料的判斷和使用,才是更重要的因素。何況,在考證當事人情感經歷的特殊情形下,詞往往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詞,作為傳統文學之一種,與“載道”之文和“言志”之詩不同,它一向就有抒寫“閑情”的傳統。從北宋的歐陽修到清代的朱彝尊,一段段隱秘難言的幽微情事,恰恰是通過一首首遣興抒懷的小詞,而流播于后世。在士大夫看來,這些雖是“累德”之行,卻不妨又是填詞的好材料。可以說,詞中所寫雖不完全等同于客觀之事實,但詞中記錄的卻恰恰是詞人更為真實的心理感受。(正如西方印象派畫作雖看似背離了傳統的寫實,但其追求的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更為真實的視覺感受呢?) 因此,從《佞宋詞痕》中梳理出一條男女主人公情感發展脈絡的同時,作者特別注意這條脈絡與其他文獻能否相互印證,與情感發展的自身邏輯和通常情理是否有所抵牾。對詞作的解讀,務必求訓詁之依據;然對事態的發展,也不妨作合理之推測。希望既可免膠柱鼓瑟之譏,又可避附會穿鑿之嫌。 本書撰寫,所引詞作,原則上以《佞宋詞痕》十卷本為準,插圖手跡,僅供對照。書中部分篇章,承嚴曉星先生、陸灝先生、鄭詩亮先生不棄葑菲,曾刊于《掌故》與《上海書評》。材料、圖片,多承梁穎先生、祝淳翔先生和王叔重先生提供。在此一并致謝。一書雖成,錯漏不免,然數年心血,盡拋于斯,庶幾可使吳湖帆和周鍊霞的戀愛故事為世人所知,則幸甚矣。 有情人未必終成眷屬,謹以此書獻給這個世界上曾經彼此相愛過的人們。
吳湖帆與周煉霞 作者簡介
劉聰,1982年生,北京人。文史學者,致力于研究吳湖帆與周鍊霞,有考證文章多篇。編著有《無燈無月兩心知:周鍊霞其人其詩》。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