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說吧,綠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3647
- 條形碼:9787549633647 ; 978-7-5496-336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說吧,綠城 本書特色
本書為紀實故事集,由專業作家們采寫分布于綠城全國各小區內的八位代表性人物,有帶著浪漫情懷在人生中折騰躁動著的企業家陳燮中、在音像出版事業開拓上一路奔走的姜雨田、心中永遠燃燒著夢想火焰的豐派漫畫傳人王金祥、為芭蕾舞奉獻一生的萬琪武與陸衛蘇、如原石般堅硬的女強人郭志華、嚴謹似鐘表機芯的張榮林、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網紅奶奶”江濱……
說吧,綠城 內容簡介
本書由《在路上》《命運接力賽》《追火焰的人》《尋覓人生的舞者(上)(下)》《無水之湖》《一個鐘表匠人的歷史》《“離經叛道”的旅行者》等八個平凡人物的故事組成,有一生貢獻給了繪畫藝術的畫家;有在舞臺上十分閃亮舞臺下卻百般艱辛的演員;有不斷幫助丈夫戰勝病魔的可愛妻子;有時時與命運抗爭的鐘表匠人;充滿傳奇色彩的“離經叛道”的旅行者……他們既是一個個生活在身邊的鮮明個體但又是經歷過改革開放40年時代變遷大環境中的勇者,既是普通個人,又帶著傳奇般的人生經歷。
說吧,綠城 目錄
命運接力賽
追火焰的人
尋覓人生的舞者【上】
尋覓人生的舞者【下】
無水之湖
一個鐘表匠人的歷史
“離經叛道”的旅行者
后記
說吧,綠城 節選
在路上 知青和支邊時代的年輕人們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永遠在路上的精神。他們樂觀地接受時代的浪潮,帶著革命的浪漫隋懷在各自的人生里“折騰”著、“躁動”著,永不停歇。 01·北上 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江南水鄉浙江的一個叫作石門鎮的小鎮上,陳燮中出生了。 小鎮雖小,也有大塊大塊的青石板鋪成的街道,石板的縫隙之間也有倔強的青苔和雜草在生長。還有不少人從小鎮里走出去,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這依賴于小鎮濃郁的文化氛圍。陳燮中所在的家庭就是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里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唯一一所小學的校長,母親則是一名語文老師,他的外婆是當地的大戶人家,他的舅舅是新中國成立后*早一批歸國的著名醫生之一。所以,從陳燮中出生開始,他的家庭教育就相當嚴格。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陳燮中的人生應該沿著既定的軌道一環接著一環走到*后。在父母眼里他從小應該受到良好的教育,未來從事教育或者文化領域的事業,繼承他們的衣缽。然而變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在他的幼年時期,原本寧靜安穩的江南水鄉生活,猶如被一陣強臺風襲擊一樣,徹徹底底地變了個底朝天——“大躍進運動”開始了。在陳燮中的印象里,家中本有六個兄弟姐妹,可是當時條件變得艱難起來,大家庭開始連吃飽飯都成了問題。父母已然盡力,把家中余下的本就不多的糧食留給了六個孩子,但自己的一個弟弟還是因為營養不良而夭折了。那個時候,年幼的陳燮中對于生死沒有意識,他只是隱隱覺得有些悲傷,那張鮮活的面孔就這么與自己永遠告別了,后會再無期。當他成長到足夠理解這件事情的年紀的時候,再回想起這件事情來,想起當時父母欲哭無淚的麻木的神情時,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和后怕。因為他記得長大以后在《動物世界》里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臺詞:“幼獸們在母親懷中奮力掙扎,來爭取固定數量的乳頭獲得養料,而那些體形不夠壯碩的幼崽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會體形越來越小,長時間后會成為惡性循環,*終被自然法則所淘汰。”從弟弟走了以后,小小年紀的陳燮中對家人尤其在意。家人就是他的逆鱗。 陳燮中的幼年時期就像悶熱潮濕的水鄉一樣,在巨大的陰影下悄無聲息地生長著。那是一個充滿著變化的時代。在他的少年時期,“文化大革命”運動席卷到了石門鎮。原本知識分子的標簽和校長的身份也成為他父親被批斗的原因,父親被剝奪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安排去了供銷社上班。那是陳燮中還在讀初中的某天,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等他湊近一看,自己的父親就是風暴的中心,那伙人都是當地供銷社的漢子,知識分子的父親進了供銷社就等于是羊入了狼群。那伙漢子平常就干些欺善怕惡的事情,以往見了陳父總是唯唯諾諾,不敢越界,有時還得尊敬地叫一聲“陳先生”,可現如今往常受人尊敬的陳先生居然和自己一樣干著體力活兒,甚至干得還沒自己好,就不由得開始冷言冷語。反正大伙兒也不懂得陳先生做錯了什么事情,但是他已然被定為了有罪,那想來便是有罪了,既然有罪就無須再顧忌些什么,語言上的暴力和日常交集中的詰難肯定是少不了的。這可是供銷社這幫漢子們的拿手好戲。察言觀色、迎風而動的本事自然信手拈來。陳先生雖然靜默忍了又忍,可是心底里的骨氣和傲氣都讓他沒法學做鴕鳥不聞不問,終于在某一天爆發了出來。說是爆發,其實也就是口頭上抗爭兩句。可憐聰明博學了一輩子的陳先生全然忘記了書本上老祖宗的教誨:“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他越是辯駁,遇到的反擊和嘲弄便越大。發展到后來,便是供銷社的漢子們拉著陳先生出來批斗,給他冠之以頑固反動派的污名,也就是陳燮中放學路上看到的這一幕。 P2-6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